村官的职责(监督哨无意之语揭开村官面纱)(1)

图为剑河县纪委监委干部向群众核实资金发放情况

“我自恃村民们信任我,把存折交给我保管,只要我和杨某某不讲出去,就没人能发现我们私自整理材料冒领补助资金的问题......”日前,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镇巫溜村村委会原副主任杨某在庭审现场不断忏悔,但为时已晚,等待他的将是漫漫的铁窗生涯。

  去年6月,剑河县纪委监委在全县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振兴”专项行动,当监督检查组来到久仰镇巫溜村时,接到村民李某某反映其危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一直未发放的问题,随即走访群众进一步了解情况。

  “2015年,村里发生火灾,为了开辟防火带,我们的房子被紧急拆除一部分,当时村里答应帮助我们申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我家房子当时也被拆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副主任还特地帮我们收集补助材料......”

  “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们还一直都没收到钱,上个月村支部书记还叫我们再等等,说补助应该快到了。”

  ……

  经过入户走访,共接到8户村民反映危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一直未发放的问题。

  “时隔多年,涉及群众又多,这很可能存在侵占问题。”县纪委监委随即成立调查组到久仰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财政所和银行调取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发放资料进行核实。

  让调查组感到意外的是,从查阅的农村危房改造档案、资金发放清册和银行汇款凭证,所有的资金已经足额发放到村民名下的账户中。

  “到底问题出在哪?”调查组带着疑惑又找到镇政府具体负责农村危房改造业务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

  “他们村的村委副主任杨某很热心,村民都对他很放心,村民交材料、办业务也都是他跑腿,有的甚至把存折都交给他保管。”工作人员无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检查组的注意。

  既然镇里没问题,那么杨某的嫌疑就很大了。在重新对问题线索进行分析梳理后,调查组顺藤摸瓜,决定先从外围开展调查取证,兵分两路,一路对巫溜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材料和银行流水进行比对,另一路入户实地走访调查,深入群众家中进一步了解村委会副主任杨某平时工作情况。

  “包含李某某在内,有8户村民资金发放清册中的银行卡或存折账号并不在他们的手中,数据正好对得上!”在比对危房改造材料、银行流水与村民手中的存折后,调查组马上找村委会副主任杨某谈话。

  “取款机只有镇上才有,考虑到大家取钱不方便,我就帮他们保管存折了,我自己出工又出力,村民应该感谢我才对。他们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是不是镇里发错账户了啊?”面对调查组的询问,杨某避重就轻,辩称自己好心帮村民办事,企图蒙混过关。

  “这是当时取钱的视频,你看这个人是不是你?”面对铁证,杨某迟疑片刻后,将自己伙同村支部书记杨某某伪造材料骗取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的事实一一道出。

  经查,杨某和杨某某利用群众的信任,以村“两委”帮助受灾群众申请危房改造项目为由,向8户村民收取身份证和存折账号,利用职务便利,采取虚开“代办证明”的方式,到农村信用社以村民名字分别新办8本存折,私自整理《农村危房改造一户一档》项目申报材料,冒领群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14.38万元并占为己有。

  最终,杨某和杨某某被开除党籍。2022年4月,剑河县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贪污罪判处杨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针对久仰镇党委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剑河县纪委监委聚焦村务公开、项目建设、“三资”管理等8个方面列出25项具体监督任务,形成《村级纪检监督员监督任务清单》,推动村级纪检监督员照单开展监督。同时,要求久仰镇做深做实“一案一整改”,并推动镇党委修订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级四议两公开制度》《干部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3项制度。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