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公益卡片,送乡村儿童一本好书!

六和公益“安的种子”讲师计划是由六和公益定制,一阅书院专业支持,并由双方共同实施的旨在促进六和公益项目区儿童阅读教师阶梯式成长的项目。

该项目是针对六和公益全国阅读项目区遴选出的优秀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所进行的一个全面提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目前有30位学员老师参与了项目学习。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好声音(安的声音赵秋玲)(1)

讲述与演讲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阅读讲师的重要素养。为了帮助“安的种子”项目学员们提升该项能力,除了在本学期开展了《像OKR一样演讲》的共读外,项目还设置了“月夜琐话”活动,通过讲述稿撰写指导、群内分享、导师点评等一系列流程,在导师的帮助下,学习讲述儿童文学作品、自己的生命成长故事和班级阅读故事不断提升自己在公开场合进行讲述或演讲的能力。

老师们的阅读故事,现在就讲给你们听……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好声音(安的声音赵秋玲)(2)

人这一生中会有太多的遇见。在这千百次擦肩而过的遇见中,为之驻足停留的那次一定是最美好的。与六和的结缘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后最美的遇见。因为遇见,有了我对阅读教学的追求。因为有追求,也有了我教学生涯中和这群娃娃们最美的时光。

追溯过往,从事教育工作已近二十年的我,每天重复繁琐的工作早已磨去了我年少时的豪情和锐气,我以为我的余生将在这不断的重复和反复中度过。然而,2018年的那个春天,在六和公益一期安的种子小伙伴的感召下,我有幸成为了二期种子预备讲师。这个期盼已久的消息就像一盏灯塔,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让我知道为梦想而不断追求是多么美的一件事。

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是忙碌的、充实的,也是快乐的,充满希望的。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我们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素不相识但又志同道合的种子们,天天一起听网课、在群里打卡阅读指导中的发现、思考、困惑。参加每周的话题讨论,取长补短,在碰撞中不断成长。虽然做阅读已经很多年了,但究竟该怎么做我却很茫然。每到上阅读课时,总是让孩子们自由去读,偶尔交流也没什么目的,因此孩子们的认识是粗浅的。现在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也努力把学到的阅读策略运用到我的课堂中。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也特别开心。

日子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不断流淌。2018年暑假,我有幸首次参加了六和公益在贵州举办的阅读研习营,这次学习让我眼界大开。原来在天南海北有这么多爱阅读的人执着地做着让阅读温润教育的事情。在为期近十天的学习中,我聆听了李祖文、周其星、岳乃红、余耀、邱凤莲、钱锋、阿宝老师等一大批阅读大咖们的讲座,颠覆了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任重而道远。于是返校后我就带领孩子们开始了自内而外的蜕变。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为了更好地实践阅读教学,习惯于教高年级的我,主动申请从六年级直接空降到了三年级。刚开学,新年段新班级,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常常忙得我分身乏术,对阅读教学的实践也暂时搁浅。可是每当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说原来二年级的老师经常给他们讲绘本,我听了心里酸酸的。虽然我也看过绘本,但是对此太陌生,更不知道该如何讲起。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含糊其辞地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可是孩子们的世界却是干净的、纯真的、透明的。今天来一波催催,明天来一波问问。如果是现在,我会马上答应他们的恳求。可在当时,我只能听他们说说而已。孩子们对阅读绘本的热情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能。无奈之下,我就去向申老师(一期种子)取经。申老师告诉我,你不知道怎么讲就只管给孩子读故事,她还发给我了很多绘本故事PPT。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就自己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近半个月的挑灯夜战,我上了平生第一节绘本课。记得那天下午第三节是阅读课,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大眼睛姑娘李天艺望着课表问我:“老师,这节上什么课?”“黑板上不是写着阅读课吗,明知故问,小调皮?”“我们要读什么书?”“《鸭子骑车记》吧!”“绘本?老师!绘本?”得到我的肯定后,她兴奋地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喊:“大家快点进教室,我们要上绘本课了,快点回来!”我只顾播放课件,抬头才发现刚刚还没几个人的教室瞬间就坐满了。更让我意外的是坐在后几排的孩子一涌向前,全部分散坐在了堂桌周围。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我感到很自责,我的课上得太晚了。凭着对绘本教学的一些简单了解,我让孩子们从封面看起,指导孩子们看图,提问图上都画了什么?鸭子站在自行车前都会想些什么?”接着就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

其实当时我就是规规矩矩地把书上的文字读了一遍。尽管我的讲述水平不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目不转睛,眼睛里闪烁的智慧光芒再次提醒我,对待阅读这件事不可怠慢。随着故事的讲述,不断有孩子根据画面问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不断停下来,让他们问、说。直到快下课的时候,才勉强把这个故事讲完。那节课上,我没用什么阅读策略,可是孩子们却都很开心,就连最调皮,上课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的李宗恒也一直跟着我的思路在不断思考发言。教学相长,孩子们热切的目光,让我勇敢地迈出了绘本教学的第一步。

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到后来慢慢地学会了从护封、图文的作者、前勒口、环衬、跨页、后环衬等细节来引导孩子解读绘本。现在孩子们每到上阅读课都兴奋地背着凳子涌坐到教室最前面,恐怕自己看不清、听不明。我也不但在课堂上讲绘本,还会把绘本当成给学生的奖励。每节阅读课上孩子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又收获多多。有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上阅读课,孩子们就会前后缠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故事。日子久了,孩子们也把读绘本、读童书当成了一种休闲方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着孩子们对阅读日益感兴趣,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纸上得来终觉浅

有了绘本教学的实践,我热血沸腾,一定要把在经典研习营中学到的吟诵方法应用到晨诵教学中。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晨诵”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我们当下的生命。

每天伴着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就开始读童诗、美文、小古文,并进行童诗创编。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把余耀老师教给我们用童谣调唱诗的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从而取代传统的古诗背诵。在一次青屏教办举行的诵读示范引领课中,为了给更多老师的诵读课提供一些启发,我由诗题的情境简单导入后,先让孩子们一起回顾跟唱了经典咏流传中《苔》这首诗,接着让他们用平时的童谣齐唱了四首五言律诗,同学们兴致盎然。接着我出示了当节课新授的一首七言律诗,让大家自读、调生读、齐读、谈古诗大意,跟唱梁俊的七言律诗《秋思》童谣,孩子们很快就学会用童谣调唱七言律诗了。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古诗吟唱的形式,我还让孩子们听了经典咏流传中曲调欢快的《江南》、音韵甜美的《题都城南庄》、节奏明快的《明日歌》、激情高亢的《墨梅》、生动活泼的《咏鹅》。孩子们听了不同风格的古诗吟唱后,我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其实古诗词就是古人唱歌的歌词。诗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心情进行不同风格的谱曲,我们大家也可以进行古诗吟唱的创编。受到鼓舞的孩子们跃跃欲试,姜烁用童谣“黄鹂鸟”的曲调试着唱《夜书所见》。也许是不好意思,她唱的声音有点小。孩子们听到熟悉的旋律,禁不住嬉笑着喝着节奏,用手打着拍子唱了起来。尹承硕看到有人自创,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用“哆啦A梦”的调子唱了《秋思》一诗,欢快的曲调赢得了大家羡慕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朱峻熙是我们班头脑最灵活说话最滑稽的一个男孩。这样露脸的场合怎能少了他?他用“学猫叫”的调子唱了《山行》。他唱着唱着就不由自主地笑起来了,惹得师生们也哈哈大笑。在这节课上,高潮迭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虽然他们唱得没有明星好,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古诗谱曲,独创了诵读古诗的新方法。每天唱着诗来到教室,下课唱着诗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知不觉中,唱诗成了他们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也自信地做了自己的明星,这难道不是我们开展晨诵课程的目的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各位前行的老师那里,从各种理论书籍之中,我学到了很多,感恩我所遇见的这一切,他们为我指明那条通往远方的路径!但我深深知道,让我和孩子们迅速成长起来的不仅是这条路,更是这条路上一日一日我们共同的行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今

随着阅读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中成长了许多,孩子们也越来越享受阅读的乐趣。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2018年下半年,六和有幸请到大陆最早做整本书阅读的岳乃红老师为我们上《绿野仙踪》的网课。自从听说岳老师要给我们讲《绿野仙踪》整本书教学后,我特别高兴。长期以来,虽然我一直在引导孩子读书,但是究竟怎样让孩子深入阅读,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我热切希望通过岳老师的讲述,能够解开心中的疑惑。于是,我在班级家委会的帮助下,当周就给孩子买了书。

在前期学生自读的过程中,由于不知岳老师课程如何安排,就一直缓一缓,缓一缓,一缓就是一个多月。终于等到那一天了。听完岳老师的课后,我茅塞顿开。岳老师的课就像一束光,给我指明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向,于是也想迫不及待地进行实践。马上就要段考了,其它班都在紧张复习,上不上导读课我还在犹豫。一天早上,孩子们问我:“老师,下午的阅读课我们上不上。”我明白了,他们特别想上。我立刻当机立断,但故意卖了个关子说:“是呀,到底上不上呢?”看着他们瞪大眼睛,目不斜视,着急紧张的样子,我禁不住自己先笑出了声。孩子们听到要按时上课的消息,兴奋地跳了起来。其实在我心里,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提分神器就是大量阅读,段考并不影响我们正常上阅读课。

下午,课外活动还没有结束,孩子们就早早把大屏打开,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看到他们期待兴奋的眼神我暗自庆幸自己的英明决策。当《绿野仙踪》第一张幻灯片出示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让孩子们观察图画,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故事?孩子们思维活跃,兴奋异常。不等我开口,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欣喜地看着大家,就连平常最不爱说话的王永涛也高高地举起手,勇敢地预测说:“稻草人可能是为了救小姑娘落水了。”接着我让孩子们结合目录,猜猜这本书主要讲了哪几个主人公?他们要去哪里做什么呢?孩子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有些预测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孩子们正在兴头上,我紧接着追问了一个问题:“多萝茜为了实现愿望,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危险?是怎么解决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再次被我调动到极点。许多孩子都撒娇似的反复问我:“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就快点告诉我们吧!”我看火候已到,就郑重地进行了授书仪式。孩子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看着我把一本本新书发给前面排着队的孩子。那种对阅读的如饥似渴,熠熠生辉的眼神让人为之动容。

拿到新书以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看起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如痴如醉。就这样,时间无声的流逝。开饭铃已经响了,可是他们仍然意犹未尽,不肯把书收起来。在我再三催促下,才依依不舍离开座位去吃饭。有几个孩子立刻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谈论着书中的故事,书中的发现。李蕊和高玥琪旁若无人地看着书。李一鑫拿着书让我看书中铁皮人的无奈。谢振宇笑开了花,说:“老师,怎么会有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这本书买得太值了。”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笑脸,作为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职业幸福感!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跟着网络学讲绘本。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我跟着导师学如何上整本书的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为了让孩子不畏惧写作,我带孩子去看竹子、看玉兰花、做实验,为孩子积攒更多写作的素材。为了让孩子读经典为生活所用,我结合生活实例,给孩子们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让孩子们明白凡事都要追根溯源,遵循规律。从每天晨诵经典童诗到实践古诗吟唱;从迎合孩子需求讲绘本到让孩子爱上阅读;从迷茫地让孩子自由阅读整本书到跟网课学习领悟专业知识;从赶鸭子上架被动上课到主动向名师取经;从孩子们畏惧写作到能自由表达内心感受,从低调萎靡到高调突破,我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在这充实和坚定背后是更多辛勤的付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挑灯夜战,多少次上课前的不眠不休,多少次对爱人孩子的冷落,多少次身体的勉强支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今。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们的认可,六和公益三期种子教师的邀约时,我所有的辛苦顿时烟消云散。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的成长离不开孩子们的陪伴,同事们的倾力帮助,更离不开各位导师的精心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去追梦,用阅读记录我们最美的时光。此时此刻,我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在未来的阅读之路上不断砥砺前行,遇见最美的自己,遇见最美的我们,遇见我们最美的时光。

学员信息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好声音(安的声音赵秋玲)(3)

赵秋玲

河南郑州新密市新世纪学校语文教师。六和公益“安的种子”讲师计划第二、三期学员,小学二级教师,新密市阅读导师。她常勉励孩子们说:“读书越多,就越发现自己是无知的。多读书,让书为自己打开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好声音(安的声音赵秋玲)(4)

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

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简称:一阅书院)是由一群热爱儿童、热爱母语的阅读推广人发起,以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为志业的民办非营利组织,旨在为儿童、教师、家长以及学校、机构提供专业的儿童阅读指导和母语教育服务。

——END——

那些年我们记忆中最纯粹的好声音(安的声音赵秋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