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百岁老人;

他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翻译学界泰斗;

他曾获得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他就是在夜里偷时间的老人许渊冲。

他笔下译作的诗词不仅再现了经典场景,字字句句都凸显了许老与众不同的翻译境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许渊冲译白居易诗选》感受他笔下“意美,音美,形美”的翻译世界。

最受国人推崇八首诗词(他笔下翻译的诗词太美了)(1)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野火,春风”“烧,吹”“尽,生”“不,又”这四组对仗工整的字词在先生笔下被译作了下列内容。

With spring and fall they come and go.

Wild fire can’t burn them up again.

我们可以看到不尽,又生这些词本身是没办法量化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许老却能结合常用的表达方法将这些抽象名词转化为另一种语言。“Come and go”“burn up again”不仅将这个两个词汇的精髓传达出来,更让人感受到原始诗句中诗人白居易想要战象的草生命力之旺盛。

最受国人推崇八首诗词(他笔下翻译的诗词太美了)(2)

最受国人推崇八首诗词(他笔下翻译的诗词太美了)(3)

最受国人推崇八首诗词(他笔下翻译的诗词太美了)(4)

在《忆江南》中,原句中“绿如蓝,红似火”虽然有具体的颜色但是翻译起来是要综合考量的,既要结合诗句前面的意象又要整体通顺,在许老的笔下这个词汇被翻译做了 “blue as sapphire”解释一下就是sapphire (n.) a bright blue color

宝蓝色;天蓝色。

许老先生耄耋之年仍旧笔耕不辍提笔翻译,他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他对于翻译的热爱。犹记得他曾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还是其它作品,他都极尽所能最大程度保留诗歌的音韵美,在翻译上也结合词汇保证译作的合辙押韵。此外,他更采用了外国人能看得懂的表达方式,真正实现了翻译中的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将中华文化千百年的优秀历史传播了出去。

纵观其它译者的作品,虽然尽全力保留了作品本身的意思,但是却没有把汉字的魅力及中国诗词的魅力传递出来而许老却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像他自己顶定下的严苛翻译标准一样,他只想通过自己的翻译,在不失真的情况下将诗词优化和再创,以确保原诗的内蕴和存意不流失,在音形上更熨帖、更醒豁,使读者能从中体味诗词艺术的音韵之美,不让读者感觉到味同嚼蜡,枯燥无比。

“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是许渊冲教授对自己的学术要求。躬耕译林,许渊冲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他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只有在面对蝇头小字的书本需要拿放大镜时,才会感叹一句“确实是老了”。

尽管身患疾病,尽管心系翻译,尽管在每一个日夜里加班加点,但对于许老来说他始终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就像一个在夜里偷时间的小孩一样,乐此不疲,捍卫着自己毕生的事业,难以忘记他在朗读者上铿锵有力的发言,他始终如一,为这个世界延续了不同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