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人们比较熟悉,殊不知楚庄王之所以声威赫赫,观兵问鼎,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丞相(令尹)孙叔敖。是孙叔敖的用心辅佐,出谋策划,使楚国实力大增,灭国数十,问鼎洛阳。

遇蛇是什么故事(见蛇相交必死无疑)(1)

孙叔敖——生年不详,卒于楚庄王十九年(公元595年),楚之巴陵人(今湖南岳阳一带)。刚生下来就不见其父,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捕鱼、打柴、摘野果喂养他。因生活太苦,孙叔敖长到五六岁还是光屁股,或用几片粗麻布包裹身子,如打了野兽,就剥了皮披在身上。

春秋时期的巴陵一带,还是一片原始开发的地域,不是滔滔的江水、湖水,就是莽莽森林,生产工具粗陋,文化十分落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更没有书籍和学校,民风淳朴,巫术盛行。所以大诗人屈原被贬岳阳、沅湘一带时,说这一带多淫祠而好鬼,民俗特殊,都是事实。

史传孙叔敖性极聪慧,说一知十,悟性极高。尽管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他还是好学不倦,靠听人讲故事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或随巫师跳大神以通晓人世间的万事物理。也许穷人天相助,即使生活艰苦,孙叔敖还是顽强地成长起来,到了十多岁,他成长一个面目清秀,骨骼清奇、心地善良、人品高贵的小伙子,人见人爱。他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干农活,一减轻母亲的劳动强度。

遇蛇是什么故事(见蛇相交必死无疑)(2)

相传在孙叔敖十岁那年,有一天他上山打柴,途中一巫师对他说:“你眼睛双瞳反光,阳气飘散,气色黑紫,必将大难临头。”孙叔敖道:“何时?”巫师双眼一闭,口中念念有词:“黑紫阳气尽,命归今日终。”接着,提高声音道:“你命不过今日。”

孙叔敖一听,吓坏了,就哭哭啼啼起来。巫师斥道:“命该如此,何必啼哭?”孙叔敖不听,就哭泣着上山大柴去了。在打柴途中,一个情景把他吓呆了:他看见两条青花蛇在草丛里缠在一起交配,像几股绳索合成一股一样。按当时当地的风俗是:看见蛇相交,不死也要夭。孙叔敖吓得手足无措,心想:看来自己是死定了的,因为看见了不祥之物。他捡起一块石头,把蛇砸死,并埋在人不易看见的石缝里,一边打一边骂:“我一人看见足矣,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以遭此祸。”

遇蛇是什么故事(见蛇相交必死无疑)(3)

埋完蛇,孙叔敖挑柴回家去。刚放下柴担,就哭哭啼啼地把巫师的话,以及所见蛇交配并把蛇打死埋掉一事详告其母。他母亲一听,开始是惊,后是恐,最后大喜,摸着他的头说:“吾儿不要怕,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你把蛇大死免别人看见,心地好,天会保佑你的。”说完,母子俩就进屋烧火做饭,刚吃到一半,只听见呼喇喇的一声巨响,一股强大的气浪把他母子俩推出门外。这时,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把他们那破陋的房屋砸成平地。他的母亲心有余悸地对孙叔敖说:“已应验了,不要怕了。”

几天后,孙叔敖喜气洋洋地去见巫师。巫师一见,大吃一惊:“不可思议,你本来必死无疑,只因你有善行,躲过了厄运。你小子将来大有造化,大贵无疑。”说完,仔细端详孙叔敖道:“你阳气已聚,双瞳放红光,八年之后,必有大贵人相助。”说完,巫师咿咿呀呀地跳神弄鬼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