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1)

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60年来,乌兰牧骑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卓越姿态不仅活跃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巡演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成为了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我18岁成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一份子,38岁当上了队长,今年我78岁了。哪怕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认真地演一场。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2)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78岁老队长巴图朝鲁

- 一演半年 -

“我是1960年进队的,算是第一批乌兰牧骑队员,那会儿我们下牧区演出,还用马车,很苦,但又不觉得苦。”今年78岁的巴图老人神采奕奕,他的汉语并不算太流利,但他认真地介绍说,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我们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职能。1957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以后,我们每年4月到10月下牧区送演出,每次半年。”现在,整个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3)

内蒙古乌兰牧骑舞蹈演员在表演《蒙古马赞》

“那会儿,每天演出一场到两场,每场两个小时。“巴图介绍说,限于交通条件,一般一天只能辗转一个地方,但有时候会一天连演几场,“比如我们演完了,才听说有牧民今天去放羊,没能看上,那等他们回来,再演一遍;比如有老人病了来不了,那我们就去老人家里,单独为她演一场……那时候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落下一个蒙古包,也不落下一个想看演出的牧民。

- 沪蒙有情 -

“不演出的那半年,我们会集训,会创编新节目,会把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都集中起来,相互学习、切磋。”巴图告诉记者,他们在长期的排练演出中,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满足牧民的需求,“牧民相对分散,草原上很少幼儿园,牧区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好的学前教育,怎么办?”队长巴图在1981年提出要组建木偶小组,“可是我们不会制作,也不会表演,于是我们想试着来上海取取经。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4)

内蒙古乌兰牧骑歌手呼斯楞和娜仁图雅来到观众席中

演唱《敖包相会》

上海木偶剧团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甚至是毫无保留地将技艺倾囊相授,“我们1982年的3月来的,当年6月1日就带着一台演出和五个短剧所需的道具回到了内蒙古,在苏尼特右旗的一个幼儿园进行了第一场木偶演出。”78岁的老人有点激动,“没想到那么受欢迎。不仅孩子高兴,孩子的父母也跟着高兴,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也特别高兴。真的非常感谢上海木偶剧团,是他们为牧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巴图说,他还带着当地幼儿园的老师来上海再取经,“这次来上海,也带着任务呢。想让上海木偶剧团再教我们一点‘新招’,好回去给现在内蒙的孩子用新的道具,讲新的故事。”

昨天晚上,巴图朝鲁与演员代表黄小云接受了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夜线约见》的采访,分享了上海和内蒙古两地艺术交流的故事,讲述了草原上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与乌兰牧骑精神,点击【阅读原文】链接,一起领略黄浦江畔的草原风。

原文摘自:《新民晚报》2018年11月13日 A17版

原文标题:《不落下一个蒙古包——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

原文作者:孙佳音

摄影:郭新洋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5)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6)

乌兰牧骑干什么的(专访乌兰牧骑老队长巴图朝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