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我的故事之前,咱们先聊一聊狼孩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我的故事说给谁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我的故事说给谁听
转变心态,向阳而生在讲我的故事之前,咱们先聊一聊狼孩的故事: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和怕水,他们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这说明自身的生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终生的模板!妈妈都说:你们爷俩啊,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个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不仅仅只有遗传的因素,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一个人要做出改变,看起来是个人的问题,实际却是环境的问题。很显然,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例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英雄,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要做出改变,还得靠自己悟。
却又说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处最明显莫过于“变形计”——富二代的改变之路;亦或者是烽火戏诸侯笔下的“徐凤年”、“陈平安”,好似形成鲜明对比,却又不相上下。
有人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好的环境使人成长,而消极的环境只能使人堕落。”我看不尽然,环境对人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人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主要因素。那些生长在好的环境中的人,有些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在他们的生活里,即使出事了,他会下意识的想到他们的爸妈,还有他们的某某亲戚………
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半会是“无根浮萍”,随波逐流。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吃不得“苦中苦”,也做不得“人间人”吧!
当然,如果你怀抱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怀抱阳光,那定然是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毕竟,既有资源,又有上进心,想不成功都难。
好一个养家糊口古有“孟母三迁”,成就了儒家代表人孟子。
今有“留守儿童”,爷孙独守家园!小孩子调皮,又不懂事,爷爷奶奶又管不住,又是宠得“凶凶”,结果到了青春期以后,就渐渐发现越来越管不住了,有时候即使你一步三回头,他也不肯挪动一步!
90后的许多留守儿童啊,父母出去就是一年一回,或者几年一回。那时候又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还可以打打视频,聊聊天这种。这也导致了有些孩子甚至是不知道怎么称呼自己的爸妈,心里只有爷爷奶奶。在称呼自己爸妈时,有时候就是“喂”:吃饭了;或者是:那个,吃饭了!……等等
这个有必要澄清一下的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连诺基亚是啥都不知道,一个村里只有一个座机(现在的固定电话),还贼卡,有时候有电话来了,有话也说不出口,那时候啊,就好比有一个“恶鬼”掐住了我的喉咙,把那些我藏在“心渊”里的话,全部赌了进去,怎么也说不出口,就连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也没有勇气说出口,这难道不是懦弱吗?
当然,也可能是那些话被我藏得太深太深了,一点也不像马路边的“一滩烂泥”中的混水,轻轻用手指一滑动它便顺着那条线流了出来。
其实这种原因,有时候真的不能怪孩子不会叫,因为在他们需要爸妈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咬着牙过来的,现在的话,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会觉得莫名其妙。有时候话到了嘴边又突然换了口风,而且还会心跳不已,情不自禁!眼泪打转,却又要等平复了以后才进屋吃饭!
有时候吧,本来就是几年没有见一面的爸爸突然回来了,孩子内心激动不已,可是好景不长,爸爸过个三两日便发现自己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于是开始数落孩子,打骂孩子,更有甚者是说孩子——你读的那个书有什么用啊,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干脆别读了,出去打工算了,让你感受一下老子在外面是多么多么不容易,这个钱是如何如何的不好赚………
呵呵,好一个不容易啊,都说父母在外打工赚钱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我想问你养的什么家?糊的谁的口?
生来便是倔强人那作为孩子的我,心里会怎么想呢?我生来倔强,懂事之前,我是孤儿,懂事之后,我仍旧是孤儿!
能活到如今,个人觉得乃是这个时代的一大奇迹。当然,说好听一点就是“有娘生没娘养的”,呵呵,或许这种话在许多人听来,心里是多么地想问候说他的那个什么人,甚至想给他一个闷棍。
那时候啊,总是会羡慕那些有自己亲爹亲娘打骂的人。但是,看了一会,发了一会呆,觉得无趣,然后又偷偷回屋去了。嗯……还是被窝比较温暖!
那个时候啊,我最常说的口头禅就是:唉,一不小心又多活了一天,哈哈!然后随波逐流,满山撒腿跑,摘果子,掏鸟蛋去了。呵呵,好一潇洒小儿郎,还成了他们羡慕的对象,呵呵,我可真的很开心呢!
区区一个时代的悲哀罢了别人家吃饭是坐着的坐着,站着的站着,一个屋子里面全是人,有吵闹声,有谈笑声,有高谈阔论声,好一个热闹画面不止!而我们家就比较显得与众不同,一张饭桌空了三边,偌大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煤炉,一盏煤油灯,还有两兄弟,好一个清净之所。或许,这大抵便是生活吧!因为,我们有两个长辈,一个在远方,另一个也是!
江山易改之,本性却难移。这些事情那时候也许是真的没办法吧,毕竟,从一九七零以后出生的那一辈人终究还是有些影响不能褪袪,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悲哀的时代。他们的悲哀已经给了我,我不可能再把这个悲哀再转给他们,转给我的爱人,转给我的孩子!
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真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当然,从那个悲哀中走出来的人,终将活在他们的对立面,那个时代已经逝去,那便不需要再过多纠结,也没有必要去追究太多,我不能让时代的悲哀成为我的悲哀,我也更不可能让我的悲哀成为时代的悲哀,成为家庭的悲哀!
区区一个时代的悲哀罢了,不是吗!
人生再苦,仍有“第三选择”一个雏鹰总是先破壳而出,然后在母亲的照顾下慢慢成长,待得羽翼渐丰之时,便是翱翔天际之日。那时,它们便会一啸九天鸣,蛇虫速避退。而我也坚信,我会像它一样,“终有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有可能万劫不复,我亦将笑傲乾坤!
人嘛,总是会成长的,即使这个代价有点大,大到你头皮发麻,怀疑人生。只要你有足够坚毅之心,方可逆流而上。眼睛想在前面,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吗?
四年级那时我便开始思考:既然因为情绪才会遍体鳞伤,那如果我控制情绪以后会不会就不再那么像他们了呢?当然,这是有一个契机的,当时摔了一跤,突然就打通“任督二脉”了,于是便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渐渐地,我就把那些藏在“心渊”里的故事藏得更深了,深到有时候连自己都会忘记的地步。
或许,这大概是因为我想留到我能释怀的那一天,然后慢慢讲给我的爱人听,讲给我的儿子听,讲给我的孙子听,亦或者写成一本书……
奇普·希思说:想要改变任何事情,都必须让人以与之前不同的方式来行事。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那时我便想,既然改变不了我是“孤儿”的局面,那不如慢慢地去适应它,终于有一天,我变得与众不同,虽然我仍旧是一事无成,但是,我心里那一束光还没有熄灭,我坚信即使是“星星之火”,依旧可以有“烽火燎原”的那一天,我很期待。
我的人生也开始步入正轨,未来可期!
这便是我的“第三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