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某企业因为员工午睡超时竟然开除当事员工的消息刷了屏,以史为鉴不好置喙此事,但是倒是可以从古代讲一讲午睡的故事。

午睡是属于现代“修仙党”的一大快乐,夜里修仙,只能靠白天午睡回血这样子。有的人习惯于午睡,而有的人对于午睡没有什么偏爱。和风风火火的现代生活不同,古人生活节奏慢了不少,那么他们是不是会选择悠然午睡自然醒,享受人生的快落呢?

经典诗词名句露从今夜白(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1)

实际上对于午睡这个行为,文人中的终极大佬曾经高能唾弃过!《论语·公冶长第五》中有一段: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这个事情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宰予的在白天睡觉,孔子直接骂他朽木不可雕,没救了。

这个昼寝其实并不一定是午睡,应该是白天睡觉的意思,也可能宰予是在孔子的课堂上直播睡觉,直接导致老师暴怒也说不定,并不一定是孔子吐槽午睡。不过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这种白天睡觉的事大概率是不怎么看得上的,认为是浪费时间。

不过呢,对于很多文人来讲,正午时间,小睡一会儿,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孕育灵感,激发诗性。

三国时期有一位有名的午睡引领者,他就是诸葛亮

可能由于大佬的特殊性格,在隐居时期诸葛亮热爱睡觉,这也是后来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用诸葛亮的话说:“大梦谁先觉,平时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可见诸葛亮对白天的快乐午睡多么的满足。

经典诗词名句露从今夜白(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2)

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作为一个热爱享受的诗人,午睡也是他的一大爱好,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对于白居易来说,午睡简直必不可少,带给他的是一级棒的愉悦: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昼寝》);

旦暮两疏食,日中一闲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食后》);

总之大概的生活就是,吃完早饭干活,干完活快乐睡觉,睡到自然醒之后一看快晚上了喝喝茶吃吃饭,快乐继续睡觉,简直是神仙生活。

感受到了午睡美好的唐朝诗人还有一位柳宗元,他有一首《夏日偶作》有一句“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可见对于柳宗元,在炎热的夏日中午小睡一会儿,消夏避暑,是居家必备之良品。

唐朝诗人大概还比较勤奋,像白居易这样默认午睡并享受之的还不那么多,等到了宋朝,这个神奇的朝代的文人们对于午睡的热爱就更进一步了。

诸多宋代大儒们都热爱午睡,包括工作狂人王安石,他虽然是加班狂人,但是迷之热爱午睡,劳逸结合使人力量max: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臺上示吴愿》);

午梦觉来闻语鸟,歌眠似听朝鸡早”(《渔家傲》);

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悟真院》)……

这一系列的诗句,都是王安石午睡醒来或者是谈起午睡而作。

经典诗词名句露从今夜白(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3)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不像对于白居易,睡一觉来一壶是人生的一大纯粹的快乐,而对于王安石,无愧于他永远在工作和工作的路上之名,对于他来说,午睡也能够格物致知,悟出一些道来。

每天操心到失眠的陆游,午睡显然很重要,不然容易猝死,所以陆游也感慨过午睡的美好: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半西窗无夕阳。”——(《客去》)

陆游与客人面面相困,于是决定各回各家,各睡各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当真是惬意的一天,朋友之前也毫无芥蒂,相处自然而快乐。

经典诗词名句露从今夜白(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4)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午睡还是闲情逸致的,杨万里也是如此。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

夏天使人困倦,长长的一觉醒来后,百无聊赖,看着孩子们玩闹,是最为惬意闲适的生活,令人向往。不过对于有心仕途的文人们来说,偶尔一天的闲适是情调,如果因为仕途不顺而被迫休假,就带着淡淡的悲伤了。

除了闲适,学习使人困倦,王安石的重要支持者蔡确就是如此:“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夏日登车盖亭》),看书看着看着就睡了,也是无数人学生党时代难忘的经历。

在古人的生活中,午睡往往和夏日,闲适挂钩,闲来无事小睡一觉,确实是人间乐事。如果能在睡觉中思考出人生道理,就是王安石级别的大佬,也难怪古有王安石午睡论道,现有薛定谔梦中解方程了。

睡眠之重,我们应当注意,修仙易猝死,午睡不秃头。

文/特约作者 元气爆破少女乖酱

图/网络

参考资料:《论语·公冶长第五》、《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闲居初夏午睡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