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这是清康熙年间云南名士孙髯翁,为1696年落成的大观楼题写的长联。

从中可以看到,东骧神骏的传说由来已久。

在今天保留并恢复的金马寺原址,我们目睹了这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诞生的地方。

沧海桑田,很多遗迹都消散在历史的风云中。

从唐代构筑拓东城、到元代建造中庆城,延续到明清的昆明古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涌动的脉络。在背靠蛇山、面朝滇池的昆明城坐北朝南的格局中,东面一直保有一条穿过金马山通向中原腹地的交通要道。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

通京桥老照片

古代通京大道在此设置驿站,因离老昆明城有十里,故得名“十里铺”。这里有座小石桥——通京桥,石桥沧桑破旧。古时,送行的人送到这里,十里相送,仁至义尽,也就不得不分手了。

沧桑的石桥,承载了历史的过往。后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石桥被拆迁;但为了记住这一段历史,政府又择地复原了这座桥,给老昆明人留下了一点念想。

2012年6月,作为国家战略性的第4大门户机场———长水国际机场的灿烂启用。人们惊讶地发现,现代昆明通往世界坦途的机场高速,正穿越金马山、大板桥直通长水机场。这条历史上重要的脉络,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历久弥新。

历史,竟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和巧合。

从“通京古道”咽喉要塞,到如今现代路网四通八达;从昔日辉煌的“中国乡镇之星”,到新昆明临空经济配套服务区,金马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2)

金马街道新貌

官渡区金马街道因境内“东骧神骏”的金马山而得名,是昆明市的“东大门”。

600年前的明代在肇建昆明砖城时,汪湛海大师走遍、踏勘了滇池北岸的所有山川地脉,他把“金马山前一树花,蝶恋蜂随绕琼芽”这样的赞誉,献给了地灵人杰的“东骧神骏”金马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城市前进的铿锵脚步,这片“东骧神骏”的故地,又将承载着怎样的希望和梦想,在马不停蹄地跨越腾飞呢?

金马街道辖区内分布有众多重要民生市场——担负着昆明城区70%以上蔬菜供应的“菜篮子”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果盘子”正昌水果批发市场,“米袋子”凉亭大米批发市场。2019年,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街道全域划入自贸区,占自贸区面积31.2%,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动力。

“‘十三五’期间,金马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十九届全会精神,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城市管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3)

金马街道城区俯瞰图

官渡区金马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环宇介绍,在城市面貌上,实现了功能叠加,更具时代特色;在文化变迁上,实现了百花齐放,更具时代韵味;在党建引领上,实现了优势变现,更具时代方向;在民生福祉上,实现了用心用情,更具时代底色;在社会治理上,实现了多元共治,更具时代活力。

“‘十四五’期间,金马街道将聚力创新,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多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继续关注民生,争取做到‘去物管、强自治’;在整合资源方面,深入推进‘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保障体系;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历史印记:

金马山坳里,十里香依旧

金马街道位于昆明主城东部。经过了历史的变迁后,现在,金马街道共有东华路、东骧、曙光、幸福邻里、凤凰山、昆东、建工这7个城市社区和牛街、大树营、黑土凹、十里、方旺、金马这6个“翻牌社区”。

金马山和金马寺素来是昆明的骄傲,也是金马街道的骄傲。

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古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4)

“金马山前一树花,蝶恋蜂随绕琼芽”——汪湛海

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57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

从文献资料看,金马山灵应寺自蒙诏开山以来,虽然朝代更替,代有废兴,始终雄踞昆明名胜古刹。据文献记载,旧时金马寺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古的是金马神祠,其他两部分是三贤祠和灵应寺,旧时建筑宏伟,古树参天。

金马寺现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金马山的灵应寺虽然未复旧观,但在昆明地区影响依然巨大;1983年官渡区将灵应寺的三太子殿、神骥亭和金马寺塔,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这里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家喻户晓的金马山的种种传说,老昆明人最念念不忘的,还有金马山十里铺村出产的远近闻名的“十里香茶”和金汁河畔的汩汩清流、一片蛙声、稻花飘香……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5)

十里社区辖区的入滇河道——海河

昆明“十里香茶”是云南高香型茶之一,属高香型茶树品种,是云南历史上的名茶之一。又名宝洪茶,缘于其出产于宝洪寺而得名,唐朝由福建开山和尚引进福建小叶种茶种植而成。民间赞誉宝洪茶的香气为:“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据1948年《新纂云南通志》载:“滇茶除云南普洱茶外,还有宝洪茶……”

因此,老昆明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喝水要喝吴井水,吃茶要吃十里香。”但是,时至如今,老昆明人回忆起昆明十里香,除了赞叹就是遗憾。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6)

十里社区在养护入滇河道海河

原来,在昆明十里铺村周围,还存有200多亩昆明“十里香茶”茶园。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昆明“十里香茶”茶园所在地,逐渐变成了高速公路和工厂。

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保护中,昆明“十里香茶”茶树被移栽到云南农业大学进行保护和研发。与此同时,秉承“不让昆明‘十里香茶’灭绝”信念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芳赐,在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数十年坚持培育昆明“十里香茶”。使得这一贡茶,持续在昆明周边的县份扩种到上千亩;并在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中,获得“绿茶类”金奖。

老昆明人的记忆里,难忘的还有牛街庄的滇剧。

滇剧在昆明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滇粹”,是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牛街庄滇剧有近200多年历史,被云南人称为“滇剧戏窝子”。在牛街庄,滇戏植根于群众当中,拥有世袭乡情,是牛街庄连锦几代人的儿孙戏。

牛街庄滇戏博物馆(滇剧团)于1976年建团(原名牛街庄文艺组),50年来从一支民间文艺组织,发展到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演出团队。现在,牛街庄滇戏已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滇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经济腾飞:

旧时半山区,现在金不换

历史的变迁中,有很多印象,还依然倔强地保留在每个老昆明人的记忆深处……

曹玲娜现在是官渡区金马街道十里社区居委会书记。孩提时代,这里还叫十里大队,是一个由十里铺村、大桥村、虹桥村、龙池村四个自然村组成以农业为主的半山区。当时,经济落后,生活清苦,民间流传着“十里铺,苦荞粑粑辣萝卜,背时地方鬼地方,挑着粪桶还要爬栗树山……”

但那时,对于孩子们来说,吃饱、玩耍、开心,就是最大的快乐;而村里的入滇河道——海河,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7)

云南天文台(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那时候,海河清澈,莲花绽放,垂柳依依;抓鱼摸虾,一群小屁孩在河里玩得不亦乐乎。除了十里大队的地盘,孩子们也会结队疯跑着玩。金马山、金马寺、归化寺、东骧神骏,金汁河、凉亭……都留下了无数的小脚印。

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迁移研究所——云南天文台(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清代滇戏梨园——牛街庄滇戏博物馆(全国唯一滇戏主题博物馆),这些地方都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8)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员在认真揣摩剧情

时光催人老,当童年的稚气褪尽,曹玲娜也开始正视村里的现状。好在她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十里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剩余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大部分群众建盖了砖瓦房,告别了屋漏水淹的茅草房,向着“万元户”的目标奋进,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社区工作10多年,曹玲娜目睹了村里的变化:2010年,群众都住上了砖房。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十里社区的大桥村、十里铺村,纳入了东连接线支线方旺片区改造范围。历年五年时间后,2016年,十里铺、大桥村的700余户家庭,陆续入住东旭骏城新居。

现在,社区里的居民,每年都能拿到人均5000余元的分红。改革开放40余年,从解决温饱到小康生活,十里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辖区企业有100余家,昆明最大的“菜篮子”(王旗营•景臻蔬菜批发市场)也迁入辖区,市场的年销售额每年都在70亿元以上;而周边保利中心的商品房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当年的半山区,将全部纳入城市新区。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9)

王旗营•景臻蔬菜批发市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在金马街道,和十里社区辖区内的“菜篮子”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齐名的大型农业经济体,还有昆明人的“果盘子”——金马正昌水果市场。市场成立于1997年,位于东郊凉亭火车站旁,是全国水果运输交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云南省水果批发交易量较大的市场。由于云南地处边境,邻近泰国、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所以运输成本较低,交易量大,对官渡区的经济拉动起到了明显作用。

在金马街道的凉亭,当年还有昆明的“米袋子”——凉亭粮食交易批发市场。还有中铁装备、水电十四局等,这些当年“巨无霸”级的批发市场,都给昆明、官渡和金马带来了极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目前,金马街道全域划入自贸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6000余家、个体工商户12000余家。聚集了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水下特种装备“水—空”跨介质立体性综合性试验场(中国船舶750试验场)、有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商(中国铁建高新装备公司)、有中国南方最大的天文实测基地(中国科学院天文台)、有被誉为“地下铁军”“水电劲旅”的中国水利水电等公共单位。

城市管理:

先锋小管家,社区大治理

“春登里”“夏阴里”“秋实里”“冬青里”……东华小区的有些院落,是以春、夏、秋、冬、四季如春的昆明命名的。四季如春的气候,给昆明这座老城添加了几多暖意颜色。由此,东华小区从诞生之日,就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东华小区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商品房小区,市民对当年东华小区承载的丰富多彩的老昆明文化娱乐和商业美食夜市(烧烤摊),滋生了特殊而深厚的感情。

不夸张地说,东华小区的兴衰变迁,成为见证昆明这座千年古城变化的缩影。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0)

时光如梭,岁月情深。

东华小区位于市中心一环路旁,在上世纪80年代,属于城郊结合部,没有物业管理。几十年过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存在着老龄人口多、留守老人多、独居老人多、流动人口多的几大现象。

东华路社区党委聚焦老旧小区治理、“大党委”共驻共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一核多维•共建共享”模式,成立“先锋管家”服务中心。以居民区党支部为单位精细化网格服务,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管、协商共治”做到“去物管、强自治”,构建6个“党员网格长 栋长网格员”自管网格,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综治维稳、纠纷调解等工作,提供多元化服务。

同时,健全联动机制,让“好邻居议事厅”“家门口福利社”“三块三伙食团”等7个为民服务本土社会组织进网格、连家庭,业务精细化,服务零距离。

在东华小区里,60岁以上老人有近5000人、80岁以上老人有600多人,老年人就餐和日间照料一直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三块三”伙食团曾有效满足了居民的部分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三块三’伙食团由于空间较小,已很难满足各类服务需求。东华小区把‘三块三’伙食团提升改造,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

东华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玲介绍,去年10月22日,全新的“三块三”伙食团正式投入使用,食堂由原来的不足50平方增加到近500平方米。之前只有四菜一汤,如今菜品更加丰富。

近年来,东华路社区党委被评为“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昆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昆明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1)

文化艺术节上的戏剧表演

在东华路社区里,还有个特殊的所在——芳华里。

芳华里位于东华东路一侧,这些略显陈旧、外表统一的建筑,是当年官房集团建设的周转房。随着岁月的流逝,周转房的功能失去后,这里逐渐打造成为芳华里创客青年社区,重新焕发出生机。

“近年来,芳华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园区环境提升、产业革新升级、创新人才汇聚的新路子。”

孙建安是芳华里创客青年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创客社区运营公司的执行董事,他介绍了创客社区的发展情况。社区现有建筑29栋,已吸引入驻企业120余户,其中互联网企业占到75%,从业人员600余人。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2)

创客青年社区党支部利用“云岭先锋”智慧党建系列平台,把网上网下各类人群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开启了党建引领“芳华共享·阳光共创”的青年创客新征程;形成了以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网络新媒体、电子体育竞技等新兴业态和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创客青年社区。

目前,这里构建起了“云直播 ”模式,开辟了网红云直播院落,设立了电竞云直播工作室、红色先锋云直播工作室、文化剧场云直播工作室、电商网红云直播工作室,把互联网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实现了“红色引擎”领航社区快速发展。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3)

创客社区举办的部分活动

通过培育文旅品牌,打造非遗文化空间、米轨文化时空走廊,提升园区营商“软环境”,实现了芳华里片区从“老旧院落”到“智能创业园区”再到“创意宽窄巷子”的蝶变。

红色物业:

建红色机制,增民生福祉

红果树、冬花里、傲雪园、针葵园、白楠园、茂叶林、荷莲庄……金马立交桥西侧黎明路的曙光小区。这里的院坝名字,还真是很有艺术感。

“当年院坝建成初期,就在院坝栽种了各种植物,所以以不同的植物来命名院坝。比如,冬花里的院坝里,种的就是冬樱花;月季园的院坝里,种的就是月季。”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4)

社区组织的冬至慰老活动

曙光社区居委会书记魏平介绍,曙光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旧物管于2013年退出后,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小区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各小区热心居民建立了“自管小组”,但“自管小组”靠热心开展工作,组织松散,管理经验和设施设备均不足,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018年6月,官渡区委、区政府和金马街道党工委,聚焦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的难点和痛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共建物业为总抓手,指导曙光社区在“U循环”区域,开展社区“红色物业”党建试点,引入第三方物业管理公司;并成立物业公司党支部,突出党建引领,有效改善物业服务水平,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助力、强化居民自治”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曙光模式”。

曙光小区分为三个区域:“U循坏”区域,曙光东区1、2、3号门片区和幼儿园片区。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5)

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健康小屋

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打造了“一刻钟百姓生活服务圈”。

在曙光东区1、2、3号门片区,社区将10间新增社区用房,改造成惠民美发室、暖心改衣铺、红色物业维修站、便民小超市等多个便民服务点,并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和无偿、低偿的便民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隔墙。真正实现了“基本服务全覆盖,个性服务有特色”的要求,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圈”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6)

“微法庭”工作场景

同时,社区建立了“微法庭”,搭起“一站式”社区法治服务平台。

曙光社区成立了社区“微法庭”“法官工作室”,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方式连接金马法庭法官,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为社区居民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等服务。大力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让居民真正享受到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的便捷服务。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7)

“吾家食堂”让老人吃上放心饭菜

另外,根据小区里老人较多的情况,社区在2019年就成立了“吾家食堂”,赢得了居民一致好评。

魏平介绍,“吾家食堂”针对老人办理暖心卡,按年龄段让老人享受补贴。“60岁以上老人充100元享受20元补贴;70岁以上老人充100元享受50元补贴,80岁以上老人充100元享受补贴70元。食堂成立至今,平均每天中午都有100余人到食堂用餐。”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8)

在腊八节为居民免费送粥

家住曙光小区47栋1单元的84岁独居老人顾文慧,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每天买菜做饭就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社区食堂成立后,她每天都来食堂吃饭。

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可以为残疾人、高龄和出行不便的人群,提供免费送餐服务。但老人拒绝了,笑呵呵地说:“现在不用买菜、做饭、洗碗,已经方便多了。每次走到食堂就可以吃饭了,还可以锻炼下身体、晒晒太阳,多好啊……”

近年来,曙光社区成功创建为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昆明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社区、昆明市“五星级”示范党支部、官渡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19)

“红色物业”协调摊位进小区,在小区内低于市场价售卖猪肉

党建引领:

建强“大党委”,拓展“朋友圈”

在1.2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管辖服务着17809户5万余人——金马街道凤凰山社区,这里也是官渡区大型社区改革试点之一。

凤凰山社区于2017年由区民政局批复成立,2019年5月正式开展工作。管辖服务着包括回迁安置房小区东旭骏城、市级公租房小区盛惠园、老旧小区CY集团砖瓦厂职工住宅区,以及商品房小区中南碧桂园·樾府小区和在建的奥园小区。服务对象以市级统建公租房租户和城中村回迁房居民为主,属于典型的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社区。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20)

官渡区金马文化艺术节表演

凤凰山社区是官渡区“大型社区”改革试点之一,区级和街道层面在工作经费、人员配置、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政策倾斜,切实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

近年来,凤凰山社区着眼“三大指数”,强化社区服务供给能力、深化拓展“网格化”治理、优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着力破解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构筑育才匠心、邻里热心、居住安心、环境舒心、帮扶暖心、书香沁心、歌舞欢心的“七心”温度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多元协同治理,发掘居民骨干,培育社会组织,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构建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社区党委为轴心、多元参与为齿轮的“1 X”社区治理品牌,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动力不足、服务功能局限难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拓展了服务功能。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21)

孩子们在社区内参加阅读培训

“通过提供群团组织参与,凝聚共建合力;社会组织参与,持续赋能增效;居民骨干参与,激发自治活力;社会力量参与,描绘共享画卷等措施,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拉近了和居民的距离。”

凤凰山社区居委会书记钱洪娇介绍,“现在,凤凰山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在社会治理方面,成效初显:构建了金小马‘1652’志愿服务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成效明显,形成了社区便民服务品牌。”

2020年3月5日至今,辖区的“金小马”志愿服务队,招募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学校等志愿者521名,打造了“小读者课堂”“英语角”“文化精品项目”“邻·聚力居民议事会”“滇戏传承”“小马帮帮帮”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志愿服务惠及260余万人次,“线下”累计服务辖区居民10万余人次。

金小马志愿服务队也从开始的几人,迅速发展为有5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并获得了最美志愿服务队的称号,在昆明市“春城先锋”志愿服务项目中立项。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22)

官渡区金马文化节现场

官渡区金马街道共有基层党组织134个,其中党委1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20个;管理党员3754名,承接离退休国有企业1998名党员。

近年来,在官渡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金马街道围绕中心工作,街道班子团结带领机关、社区干部职工奋勇前行、扎实苦干,稳步推进街道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连续三年街道党建目标考核全区第一。

街道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党建聚能仓助力产业发展、多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红色之声”理论宣讲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建成全省首家“红色物业”“1 4 N 1”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社区“微法庭”等。

春临神州跨百年虎啸河山添威风(金马振翅重生东骧依然神骏)(23)

金马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示意图

近年来,金马街道建成团中央“社区青春行动”试点、云南省社科院城市社区治理调研基地、省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云南·昆明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昆明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昆明市统战文化基地;创建了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民族团结示范街道。工作举措被人民日报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案例进行报道,是官渡区“一核多维•共建共享”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前沿实践阵地。


来源:环球网 张密 张议华 张永直,区融媒体中心 向文 ,金马街道 杨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