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浩 口述 郭全森 整理

“郭京斗是我的四哥,参加革命最晚。他1939年参军,当年10月25日就参加了五井战斗,表现英勇。当年11月3日《大众日报》发表了题为《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中,誉称五井之战‘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

1942年,郭京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之前,我的三哥郭京月和五哥郭京永在和日伪军的战斗中先后壮烈牺牲。我们一家,有三位烈士为国捐躯。

我叫郭京浩,是临朐县赵家楼村人,一九三五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妹七人,我最小。在我出生几个月时,母亲便生病去世,三位哥哥也相继参加了共产党八路军,家人自然就成了八路家属。

那时候,汉奸、土匪以及国民党第七、八、九支队经常特别“光顾”我们村,大哥、二哥经常被他们抓去绑在西山不给吃喝。土匪根据家庭情况要钱,限期交款赎人,逾期不交清者便被处死。于是,父亲只好卖地、卖牛、卖大型农具赎人,最后家当都卖的所剩无几。家人整日东躲西藏,夜里还不敢睡在一个地方,天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安。这种情况下,大哥二哥两家被迫离乡逃荒(其中大哥家大女儿15岁就送给别人当了童养媳)。一九四二年小麦绝产,姐姐也因土匪光顾担惊受怕和饥饿难忍、瘟疫盛行而得病,最终无钱治疗而去世,年仅21岁。至此,家中只剩下年迈的父亲和8岁的我,一老一小欲逃不能,土匪、伪保长催粮逼款,非打即骂,都是家常便饭。一九四三年,父亲不堪岁月的困苦和饥饿,无奈地撒手人寰。当初的大家庭,此时只剩下一个9岁的孩童。这一年,我真正成了一名孤儿。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了,由于家中三个哥哥参加革命并相继牺牲,孤苦伶仃的我也根据党的政策享受烈属待遇。再到后来,按照政府的安排,我一步步走上人民教师的岗位,并且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我衷心地感谢党,同时更加敬佩和想念已逝的三位烈士哥哥。

五哥郭京永:雪夜参军冲锋在前

向先烈致敬一将功成(一门三烈士热血铸丰碑)(1)

最早参加革命的是五哥郭京永(1919-1941)。五哥在本村读完小学后考入了五井完小读书。这个时期,正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之时,学校里不断传来“华北沦陷”、“山东沦陷”……一条条国破家亡的消息,听了让人悲愤难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家的生死存亡到了最危急关头,家乡也同样面临着被日军侵略占领的悲惨局面。五哥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刻苦用功,学习优异,而且思想活跃进步,经常组织同学们讨论时局,讨论如何救亡图存,成了班里满怀爱国救国热血激情的学生代表。

那时,我县共产党组织负责人、进步青年高奋经常以五井镇赶集的名义,去五井完小寻找进步学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进步思想,秘密发展共产党员。郭京永作为五井完小的进步学生代表,在党的影响下,于1936年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入党后,郭京永响应党的号召,打出“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旗号,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发展进步学生。

1939年正月,尚未完成学业的郭京永,毅然决然决定参加八路军,投身到抗日救国的革命中。当他告诉父亲这一决定时,父亲当时说什么也不愿意,就让他好好念书。他理解父亲的心情和期望,可他还是打定主意,心志不移,理直气壮地对父亲说:“现在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我们的东北了,侵占了华北了,如果我们再不团结起来抗日,就成亡国奴了,国没了,还有家吗?还能上学读书吗?”说到这里,见父亲紧绷双脸,不再吭声,便又接着说:“现在全国各地都起来抗日救国,共产党号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我们兄弟6人,要人有人,应该带头出人参加抗日!”父亲终于不再反对,点头同意了他的决定,并让他背上了家里唯一的“沂水造”快枪(沂水造是枪名)。当月16日夜里,天正下着小雪,寒风吹个不停。郭京永同高奋等十多名青年一起,连夜赶往益都(现青州)阳河参加了八路军十支队,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向先烈致敬一将功成(一门三烈士热血铸丰碑)(2)

烈士郭京永用过的课本

1938年初开始,日军曾对益都地区的阳河、朱良等一带进行过“扫荡”。郭京永参加八路军十支队后,多次参加了对日军、伪军的反“扫荡”斗争。最著名的当属1940年10月8日夜,参加了由支队司令员杨国夫率领的对日伪徐振中部队的战斗。当时郭京永任先头突击连指导员,战斗一打响,他就带领突击连,向敌人位于藏台上的碉堡据点冲锋。当他们这支先头部队冲到藏台据点前时,敌人碉堡内的4个射击孔吐出火舌,连续3个战士倒了下来,未等拉响或投出身上的炸药包,就倒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如果再不及时炸掉敌人藏台上的碉堡,我们的大部队就无法顺利向敌人阵地展开攻击。

在这紧要关头,郭京永奋不顾身,从身边的士兵身上夺过炸药包,从侧面迂回冲了上去,并将炸药包准确地投向敌人的据点碉堡,土石冲天四散,碉堡被彻底炸毁,终于完成了先头突击任务,为大部队炸出了一条通道。我方的士兵冲向阵地,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拼刺刀的“喀嚓”声响成一片,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战斗持续到10日拂晓,敌人徐振中部队350人剩下不到50人,徐带20人化妆后于拂晓前趁乱逃跑。

这次战斗,对依据朱良据点大肆抓捕共产党同志和抗日家属、以及经常勾结日军对阳河一带根据地进行“围剿”和“扫荡”的日伪徐振中部,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正是这次战斗中,郭京永带领突击连冲锋,并在关键时刻自己冲锋在前,炸掉了敌人的碉堡,为战斗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得到了全支队及杨国夫司令员的肯定,并被提拔为连长。

1941年始,日军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深入,对我们这一带的侵略“扫荡”也更加疯狂,尤其在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为主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之时,日军及伪军也加大了对我方根据地的“扫荡”。

1941年冬天,日军及伪军再次对以朱良为主的益都根据地发起大“扫荡”。战斗中,郭京永再次带领冲锋连打头阵,在与敌人展开交战中,他作为连长身先士卒,一个人冲在最前头,毫不畏惧敌人的枪炮扫射,掩护战友们向前进,最后在与敌人的搏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三哥郭京月:带伤作战捐躯沙场

向先烈致敬一将功成(一门三烈士热血铸丰碑)(3)

其次参加革命的是三哥郭京月(1913-1942)。1938年12月,在李少寒、冯少伯等共产党员的组织下,临朐县在五井暖水河成立了抗日独立团,共140余人。1939年2月,临朐独立团与安丘、博山、临淄等地方武装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2大队;8月,2大队再次改编为临朐独立营。1939年春天,三哥郭京月由于受五弟郭京永的革命影响,满怀抗日救国之志,与父亲、家人不告而别,动身到临朐五井暖水河参加了八路军4支队。先是跟随部队,多次参加对临朐西南部、沂源、沂水、博山等地方日伪势力的清剿战斗。1940年春天乘部队战斗间隙回家结婚,新婚的第三天他就告别妻子,立即返回部队。

1940年5月,郭京月所在部队再次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8团一营。之后,该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执行南下沂蒙战斗任务。他先后参加了博山、青杨行、莱芜棋山、莱芜等多次战斗战役。尤其在莱芜棋山战斗中,表现英勇,可歌可泣。棋山位于莱芜东南25公里处,是一座海拔近600米的山,日军的据点就盘踞在山上的南大顶上。这个日军据点是我军障碍之一。只有拿下棋山,我军才能打通南下的去路。

1940年底,一支队接到上级命令,必须于年底前打下棋山,打通南下沂蒙的通路。我方战斗部署是,支队三个团,一个团从北面正面向山顶攻击,另一个团从东面侧面攻击,还有一个团机动打援。郭京月所在的三团负责正面攻击。战斗从上午打响之后,直到临近黄昏仍处于胶着状态,双方你争我夺,我方迟迟接近不了南大顶,只在棋山的北大顶和南大顶(主据点)之间激战争夺,我方伤亡很大,正面进攻的一个团已所剩人数不多。天黑之后敌人的反攻更猛烈,他们占据制高点,处于有利位置。

这时,支队领导决定调郭京月所在的一营仅剩人员,尽快向西侧迂回,从西面“侧面”插到敌人身后去,为机动团拉上来加强攻势开路。就这样,他们十几个人携带好枪支尤其多带了手榴弹后,乘夜色向西面山后摸去,由于夜黑、山陡、无路,他们多次跌倒、绊倒或甩落石下,他也因多次摔倒腿部受伤,流血不止,但仍不顾伤痛,咬牙坚持和战友们一起向南大顶目标袭进。次日黎明前,他们终于从西面悄悄攻上南大顶,乘敌人不备,一起向据点攻击,用手榴弹炸开了敌人的据点。紧随的机动团立即攻上南大顶主峰,占据了制高点,向后面端了敌人的老巢。我方从西、东、北三面夹击,很快于中午前拿下了棋山,取得了棋山战斗的胜利。

1941年,郭京月在南下沂蒙战斗中,越战越勇,屡建战功。行军至蒙阴境内时,由于他之前的战斗中多次负伤,加上密集的战斗体耗,他的伤病积发。首长看他伤情严重,加之军情紧急,便安排他在蒙阴梨山后的大教堂内临时养伤。一天,日军突然“扫荡”过来,教堂外枪声大作,郭京月顿感情势不对,虽身负重伤,但凭着多年的实战经验,觉得应该马上撤离。他立即让人扶了起来,瘸着腿挨个屋内通知伤员。他一面组织指挥伤员们,一面借教堂墙壁掩挡,和日军展开枪战,掩护着战友们安全撤离。直到最后,被日军枪杀,虽伤不屈,以身殉国。

四哥郭京斗:最后撤离英勇牺牲

向先烈致敬一将功成(一门三烈士热血铸丰碑)(4)

最后参加革命的是四哥郭京斗(1914-1942)。1938年日军侵占临朐后,大肆搜捕,镇压八路军家属、亲人。因早前受五弟郭京永、三哥郭京月都参加八路军的影响,所以,日军、伪军多次到四哥郭京斗家中搜捕。这时,他毫不惧怕日军的镇压,毅然决定向五弟、三哥那样,跟着共产党走,抗日打鬼子。

1939年6月,郭京斗到五井参加了八路军一支队,当时他被编入一营三连一班。1939年10月25日凌晨2时,驻扎五井莲花山的日军30余人,纠集伪军300余人,向驻扎五井镇的八路军一支队发起进攻,他们从五井镇的东门、北门同时进攻。

当时指挥战斗的一支队副司令员钱钧和一营长李福泽,从枪声的“清脆”和“闷钝”中判断出,进攻东门的是日军,北门的是伪军。郭京斗所在的三连,负责在东门伏击日军。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天明后伪军被击散,日军也退回莲花山顶。为了彻底干净消灭敌人,钱副司令员重新作了兵力部署,其中要求一、二连以最快速度向莲花山进攻,三连一个排留守,两个排增援前锋部队。

郭京斗就在三连增援前锋的排内,从南北两面的莲花山东侧高地发起进攻。他们采取迂回战术,前后夹击,使日军腹背受敌,逼迫日军向退向北面的松林坟地。下午3点,敌人大势已去,山顶的敌人退至松林攻地,与那里的敌人汇合,负隅顽抗、企图逃走。5名日军合抬一挺“九二”式重机枪逃至莲花山北约500米平地时,被我三连一班架在土窑上的机枪阻住,在被我方击毙4名日军后,仅剩的一名日军拿着机枪仍在顽抗。

这时,三连连长命令:“机枪掩护,将重机枪夺过来!”连长身边的一班战士郭京斗第一个喊道:“是!”,一步跃出,在战士们的掩护下,他奋不顾身,冒着日军机枪如雨点般的扫射,冲了上去,从侧身一把抱住日军的腰部,两人展开肉搏,并很快从鬼子手中夺过了机枪。松林坟地的日军见其机枪被我方夺走,便组织了四五个人,向郭京斗这边扑来,企图重新夺回机枪。郭京斗立即用夺来的敌机枪,向日军扫射,死死地将反扑的日军压住了。他见敌人仍依靠子弹车里充足的弹药,对我方进攻顽固抵抗,于是,他边射击,边冲到敌前推起敌人的子弹车,推向几十米外的壕沟里。敌人战斗力大减。营长乘机带领一连战士冲上来,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终于占领五井镇的制高点,夺回了莲花山。

向先烈致敬一将功成(一门三烈士热血铸丰碑)(5)

1939年11月3日《大众日报》版面

这场战斗,除少数伪军溃逃外,来犯日军被全歼,取得了全面胜利。当年11月3日《大众日报》发表了题为《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中,誉称五井之战“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这次战斗中,郭京斗在紧急关头勇夺日军机枪的壮举,深得支队领导的肯定和赞许,他也因此获得“夺枪英雄”的美誉。事后,他被提拔为三连一班班长。

之后,八路军一支队南下沂蒙作战中,支队领导发现,郭京斗不仅作战勇猛,出生入死,英勇无比,而且战场发挥上,表现出了足智多谋、果断善断的良好才能。于是,1942年支队决定,让郭京斗参加了蒙阴地区抗日军政学校学习培训,作为将来的军事指挥人才使用。有一天,因叛徒告密,学校被日军突然包围。这时,他沉着冷静,一边把日军的注意力引到他这边来,一边掩护同学们尽快突围。有的同学要拉着他快走,但被他拒绝,并一把推开他,先让同学们快撤离,坚持让同学们都走后,他最后一个再撤。最后,他的同学们大多安全撤离了,而他却在与日军遭遇后的搏斗中,被日军用枪上的刺刀刺杀,光荣牺牲。

说出了一门三烈士,不是为了标榜什么,而是还原那样一段历史。我也八十多岁了,说出这些,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先烈,更是为了用他们的精神,激励后人继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