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的一位老人去世了,她叫邓玉芬,享年79岁。在她人生的最后一程,没有亲人在身旁。邓玉芬曾有7个儿子,但是在抗战期间,6个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一个儿子不知所踪。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中国人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日中国之强盛。邓玉芬,1891年出生在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后来嫁到张家坟村,一生都在农村务农。但是当国家被侵略,民族危亡之际,邓玉芬舍家纾难,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作出许多贡献。

9旬老人临终前透露真实身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1)

邓玉芬在很小的时候,便嫁给了任宗武,但是婆家也是世代的庄稼人,家中很是贫困。邓玉芬却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换来好的生活。

婚后没多久,邓玉芬和丈夫任武宗先后生下了7个儿子,她含辛茹苦的养育着自己的孩子。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

9旬老人临终前透露真实身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2)

邓玉芬为了生活下去,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眼见着日本人一步步的想把中国人变成亡国奴,她心中这个气啊!虽然邓玉芬老人没多少文化,但她懂得道理,“我们是中国人,谁做了对不起中国人的事,就是对不起老祖宗”。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当邓玉芬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八路军的话,在邓玉芬的心中,是记在心中的。邓玉芬深知只有穷苦人抱成团儿,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救国救己。

9旬老人临终前透露真实身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3)

同年6月,10团开始组织游击队。当时邓玉芬便和丈夫商量,自己家没有钱财资助革命,但是家里有人。于是她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了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过了几个月,三儿子由于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回到家中后,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就把三儿子送到了白河游击队。1941年底,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制造了大片的“无人区”。

9旬老人临终前透露真实身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4)

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开展“无人区”斗争。

1943年,当时为了抗日,邓玉芬和山里群众决定回山里春耕。就先丈夫留下来搭窝棚,然而走后没多少天,就传来了噩耗,丈夫任宗武和四儿子永合、五儿子永安,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9旬老人临终前透露真实身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5)

就在一夜之间,丈夫被抓,儿子也被抓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邓玉芬,此时该是多痛苦,然而她并没有被屈服,而是选择了继续选择前往“无人区”。邓玉芬拉起两个小儿子的手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

1942年,邓玉芬的大儿子不幸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没多久,就传来四儿子被日军杀害的消息。后来,二儿子由于负伤严重回到家治疗,但是伤势过重不久也离开人世。

邓玉芬的一家子,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牺牲了7个亲人,她在当地被人称为当代“佘太君”。在抗战时期,有太多像邓玉芬这样的中国人,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许多贡献的人,历史会记住这些人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