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车联网的应用之一,汽车数字钥匙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几个发展周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数字钥匙的配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数字钥匙的配置(前装搭载率站上10)

数字钥匙的配置

作为车联网的应用之一,汽车数字钥匙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几个发展周期。

2018年6月,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联盟推出了数字汽车钥匙的第一个标准:Digital Key 1.0,以实现车主能用智能手机等设备来锁车、解锁、启动引擎或分享车辆访问权的一套标准化解决方案。

这个时间点也是全球汽车数字钥匙刚刚起步的阶段。彼时,在中国市场,只有比亚迪、欧拉、荣威、蔚来等几个品牌少数车型搭载蓝牙、NFC等数字钥匙功能。

2020年5月CCC Digital Key 2.0发布,新增了对车辆和智能设备之间提供标准化身份认证的协议,在安全服务器上如何生成数字密钥并将其传输到汽车和设备,并确保不同智能手机与车辆之间的兼容性,同时推动了近场通信技术NFC的应用。

这一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数字钥匙上险量首次接近100万辆,2020年也被很多企业定义为数字车钥匙的标准化和市场元年。

2021年7月,CCC Digital Key 3.0发布,将超宽带(UWB)与蓝牙低功耗无线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通过兼容的移动设备进行被动无钥匙进入和引擎启动。这也被视为数字钥匙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里程碑事件。

同样在2021年,苹果公司发布首个基于UWB技术的数字钥匙方案,基于iPhone U1芯片,并率先在宝马新车型搭载量产。此外,谷歌正在为安卓开发一个单独的UWB公共API,第三方App开发者将能够调用该API,添加UWB相关功能。

此外,有消息称,目前,大众集团正在与NXP进行联合开发,并逐步在旗下品牌车型陆续普及UWB技术应用,并且不限于数字钥匙功能。

与此同时,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数字钥匙上险量为285.19万辆,同比增长191.58%。前装搭载率也首次站上10%大关,达到13.98%。

而在过去几年时间,全球范围内也成立了不少类似CCC联盟的组织。尤其是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都有类似的围绕手机制造商、汽车制造商、软硬件方案商的团队联盟。比如,中国的ICCE联盟数字车钥匙工作组。

而在这些行业组织和标准出台之前,实际上在分时租赁市场,早已经出现类似的数字车钥匙的功能。这些方案大多数通过车载T-BOX/OBD实现开关车门的自助式车辆租赁模式,门槛低、安全性差,几乎都是后装产品。

实际上,对于真正面向个人用户来说,数字钥匙有两道基础安全防线。这也是系统方案商,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树立的前装准入门槛。这种类型的前装产品,基本上是从2018年开始才逐步在中国市场出现。

一是基础的车规级硬件方案。

比如,ST今年推出的STSAFE-VJ100-CCC车载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基于CC EAL6 认证,汽车级ST33K-A安全IC,集成Java®Card应用。SoC存储凭据和其他敏感信息,并执行实现不同的加密操作,如所有者配对、密钥共享、密钥终止/删除。

同时,这套嵌入式硬件方案具有高度的网络抗攻击能力,并具有基于NFC、超宽带和BLE的智能和方便的车辆进入访问解决方案。而UWB方案则是驱动下一代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的高安全性方案。

比如,最新的CCC Digital Key Release 3.0版本就是重点围绕UWB和蓝牙低功耗连接方案,其中,在安全性方面,传统的中继攻击方式并不适用于UWB技术。

而在软件方面,实际上数字钥匙一直是与车联网安全紧密相关。

比如,车联网传统方式是无认证、或仅采用用户名口令或凭证进行鉴权认证,未对通信双方进行强身份认证,网络通信容易被窃听与篡改。而车联网安全则需要提供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建设的完整解决方案。

此前,有第三方机构测试结果显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无线网络钥匙存在系统漏洞。比如,加密方式。特斯拉也是全球最早推出NFC和手机蓝牙钥匙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在对无钥匙进入系统进行改进,包括启用UWB技术。

一个完整的数字钥匙系统包括车端硬件模块,基于类似SE、TEE的可信执行环境,后台服务,和相对应的手机端或者其他形态的电子产品。实现数字钥匙的功能并不复杂,挑战是如何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障服务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这就需要一套整合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全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其可以保证加载到该环境内部的代码和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性以及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硬件的成本(大部分主要是芯片,天线设计,并且主要是第三方能力),整套软件系统则需要具有代码小、运行速度快、安全等级高等优点,并且随着整车电子架构的不断升级,具备快速灵活的硬件集成能力。

在供应链侧,目前,数字钥匙的硬件部分仍主要有传统的PEPS、BCM等厂商占据,而软件部分则包括车企自研、软硬件全栈方案商、车联网安全软件供应商、数字钥匙完整软件方案商、手机厂商等组成。

其中,在软件方案商份额方面,以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口径,银基、Pektron、捷德排名市场份额前三位,合计占据42.89%;大陆集团、KOSTAL、Pektron排名第三方硬件供应商前三位。

随着整车电子架构的集中化和区域化升级,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在硬件端还要出现新的变化,比如,过去从PEPS到BCM的集成,现阶段车身域控制器集中化甚至部分功能与座舱域控制器的融合,再到未来的整车中央控制 区域控制架构,硬件供应商的市场格局正在进入一个调整周期。

相比而言,软件能力更体现差异化。

此外,在技术方案方面,蓝牙钥匙仍是主流(成本相对较低,技术相对成熟),同时UWB方案进入早期导入阶段。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数字钥匙前装搭载率(2022年1-5月已经升至20%左右)有望在2024年达到50%。

同时,技术方案的交替,以及数字钥匙(比如,UWB技术的各种不同应用)作为切入点的V2X联网商业模式也是巨大的机会点。

近日,根据目前各家软件、硬件以及软硬全栈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性(其中,软件权重高于硬件)、前装定点及量产项目、细分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及经营能力等多维度指标,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正式发布《2022年度数字钥匙方案供应商市场竞争力TOP10》榜单。

排名榜首的银基(INGEEK)创立于2008年,早前主要服务对象包括金融、电信以及汽车行业客户。2018年公司完成由华登国际领投的A轮融资,2019年完成由北京车联网基金领投的A 轮融资。

在此基础上,银基将金融级的安全技术应用到汽车行业。从2018年开始,以智能汽车网联化领域作为核心方向,自主研发车联网安全产品“汽车数字钥匙”,至今已与国内外50余家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100多款车型定点。

目前,银基数字钥匙已实现多通讯协议组合技术、BLE UWB双频定位技术、定位趋势补偿技术、云/手机/车的三端安全技术、车规级SE/BLE/UWB/NFC软件及芯片一体化、秒连技术、多手机保活能力、近场与远程车控安全无感切换技术、远程低功耗快连技术、全链路监控、数字钥匙SOTA、汽车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成为业内技术栈最全面的汽车智能钥匙产品。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搭载银基数字钥匙方案的新车交付量为62.7万辆(上险量统计口径为准),市场份额占比为21.99%,排名第一。

今年初,该公司完成B轮融资,由人保资本、腾讯等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汽车网联化3.0时代产品——“汽车智能连接系统”(Intelligent Connected System 简称ICS)的研发。

这套以数字钥匙为基础模块的产品矩阵基于芯片及通讯技术(近距离:BLE、UWB、NFC,长距离:5G、C-V2X)的完全整合,满足不同行业标准要求,以用户为中心,从智能汽车的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出行运营和用车服务等应用场景,帮助主机厂搭建完整的网联化基础设施平台,并在数据安全、自动化管理服务、服务业务平台连接等方面提供完整的平台级支撑。

基于ICS,可以帮助主机厂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用车服务、共享出行、分时租赁等场景和应用。比如,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一系列流程:扫码认证、车辆确认、付费等。有了智能连接系统及解决方案,车辆在靠近充电桩时就能完成车辆、车主或是服务人员的身份账号认证,让用户体验无感充电。

ICS实现了“人-车-场”的安全智能连接,集“数据安全-用户体验-服务应用”于一身,助力主机厂升级为出行服务提供商,将成为网联化3.0时代下的重要基础设施。

作为传统的无钥匙进入系统主要供应商,大陆集团也是全球较早布局研发CoSmA智能手机数字钥匙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其中,基础版智能手机车辆访问系统采用了低功耗蓝牙(BLE)技术,在本田e车型量产;最新一代UWB数字密钥系统则与宝马在内的多家车企达成了前装量产定点。

而大陆集团的竞争力体现在车身高性能计算机 (HPC)的率先规模化量产。HPC提供对车辆系统的集中控制,并配备安全网关功能以实现云服务连接,也宣告传统独立网关、车身控制器、无线连接终端等分布式ECU正在向域集中式中央网关以及中央集中式服务器方向快速演进。

联合汽车电子(UAES)成立于1995年,背靠上汽集团和博世,2020年12月公司首款蓝牙数字钥匙控制器下线,并陆续搭载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车型。今年5月,UWB数字钥匙产品在柳州工厂投产。去年,公司还与上汽零束达成战略合作。

此外,联合汽车电子还提供区域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网关等产品。其中,区域控制器均集成了电源分配、网关和相应的车身功能。去年,首个车身域控制器BDU8.1项目也顺利批量交付。

该公司也是目前为数不多可以提供包括车端硬件模块(主控、天线、读卡器,支持BLE、NFC、UWB三种主流方案)和软件服务(云平台、手机APP SDK、安全组件)在内的完整的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自2019年起,博泰车联网数字钥匙解决方案陆续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等车型上量产落地,也是入围前十榜单企业中为数不多可以提供完整智能联网座舱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拥有操作系统、智能语音、硬件、地图以及云平台五大核心技术平台。

目前,该公司客户覆盖豪华、合资、自主等近30个汽车品牌、近百款车型,200余个车款迭代,同时,已经累计获得一汽、东风、小米等产业战略投资者近20亿元的融资,并且累计投入18亿元研发资金,并将营业收入的30%以上持续投入。

今年6月,博泰车联网基于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与高通围绕整车智能化、智能汽车连接功能、SOA架构、驾舱一体以及基于中央控制器的多域融合等领域扩展合作并开发解决方案。

作为传统的无钥匙进入系统主要供应商,没有在蓝牙、NFC数字钥匙方案上发力的KOSTAL(科世达),率先在中国市场押注UWB技术方案,并在蔚来ET7等多款车型陆续实现量产前装。

同时,基于UWB技术,科世达开展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研发,并成功通过了量产验证。比如系统级的FOTA能力,作为UWB数字钥匙未来持续拓展应用的关键,将成为系统的一项标配。

科世达的UWB数字钥匙系统,根据钥匙与车辆之间的不同距离,由远到近分别可以实现舒适迎宾、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功能。在距离汽车50米之外时,系统就会自动连接手机来确认身份。

作为传统遥控钥匙的主要供应商(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仅次于大陆集团),2020年8月开始,海拉的蓝牙智能车辆进入系统陆续在上海工厂实现量产,此前获得多家知名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订单。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海拉采用了全新的加密算法和独立的安全芯片,以避免数字钥匙的非法复制。

目前,海拉也在主推UWB技术方案,并预计2023年率先在一家国际汽车制造商量产搭载。不过,佛吉亚于2022年1月31日完成对海拉控制股权的收购,合并后新集团命名为FORVIA。目前,双方还处于业务和产品线整合阶段。

此前,有报道称,佛吉亚正在考虑在双方合并完成后,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此外,在中国市场,佛吉亚在智能座舱赛道并没有获得太多的业务增长,而海拉的主要产品线也在遭遇白热化竞争,比如,盲区毫米波雷达正在加速国产化。

此外,包括铁将军、华阳多媒体、有感科技等中国本土供应商也在加快数字钥匙市场的份额争夺。当然,还有类似比亚迪、斑马智行、联友、Pektron、现代摩比斯等背靠少数车企的方案商。

其中,华阳多媒体、有感科技是目前车载无线手机充电的主要前装市场份额占有者,而数字钥匙的应用之一就是只需要把智能手机或卡片钥匙放在车内无线充电面板即可启动车辆。此前,有感科技的数字钥匙方案已经在奇瑞捷途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