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层中,长期以来都被臭氧层空洞问题困扰,比如南极上空,因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度出现了极大范围的臭氧层空洞。在冬末春初的北极地区,一般是不会有大型臭氧空洞的,但在2020年的冬末春初,情况却有些不同——据观测资料显示,北极上空最近出现了一个巨型的臭氧层空洞!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修复情况(北极突现罕见巨大臭氧层空洞)(1)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期形成巨大的臭氧层空洞是极其罕见的,根据监测数据,今年北半球靠近北极地区出现了相当大范围的臭氧浓度低值区,这个区域涵盖了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北冰洋大部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部分地区,很多地方平流层臭氧浓度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臭氧层空洞。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修复情况(北极突现罕见巨大臭氧层空洞)(2)

同时,通过观察北极今年的臭氧平均浓度变化规律,可以看到北极今年的臭氧浓度变化打破了往年的规律——按照以往的观测数据,北极臭氧浓度在10-12月期间达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并且从1月开始逐渐回升,但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以来北极臭氧不仅不回升,范围日渐走低,到2月以来下降得更加明显,以至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按道理说,每年这个时候应该开始上升,但如今,北极上空的臭氧消耗比以往都高,平均浓度已经下降至217个多布森单位。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修复情况(北极突现罕见巨大臭氧层空洞)(3)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重要部分,虽然它在平流层中实际上只是薄薄的一层,但能够有效过滤紫外线等有害射线,阻止其抵达地面而对生物造成危害,因此巨大臭氧空洞的出现能加强北极地区的紫外线强度,从而危害这一地区的人和生物。那么,北极为什么反常的在今年以来出现大范围的臭氧空洞?这是不是人类排放臭氧损耗物质造成的?

虽然事实上,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由悬浮微粒及其化学破坏过程引起的,而是由特定的气候环流模式引发的。通常来说,低于零下78摄氏度的极冷空气、阳光和氟氯烃等臭氧损耗物会形成臭氧空洞,因为极低的温度可形成由水合硝酸晶体或纯水冰形成的极地平流层云,为氟氯烃等臭氧损耗物在阳光环境下分解出氯自由基提供了环境,而氯自由基正是直接破坏臭氧的物质。对比起来,南极的平流层往往更冷,更容易形成极地平流层云,因此南极以往臭氧层空洞都很大。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修复情况(北极突现罕见巨大臭氧层空洞)(4)

南极拍到的极地平流层云

但通常来说,当阳光在2月-3月到达北极时,平流层没有那么冷,因此往年不足以形成极地平流层云,也不会诱发臭氧层的大量消耗。但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北极上空的平流层异常寒冷,当阳光到达北极时,就形成了极地平流层云,从而生成大量的氯自由基,诱生大范围的臭氧层空洞。因此,北极的异变还是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虽然人类目前已经尽可能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但此前排放的氟氯烃还在不断的破坏地球臭氧层。科学家推测,随着3月的到来,北极平流层温度将逐渐上升,北极臭氧空洞将在3月以后慢慢消失。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修复情况(北极突现罕见巨大臭氧层空洞)(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