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探寻雷锋的初心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源自伟大的初心。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正是这样的初心,指引着我们党不懈奋斗,才迎来了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此,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之所以学习他的活动55年经久不衰,之所以他的精神得到人们世代传承,追根溯源是雷锋的初心在发挥着指引作用。而雷锋的初心是什么?这是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进而去研究和探寻,并作出历史性回答的课题。

我在部队工作11个年头,时间虽然不长,但有几段记忆真真切切的与雷锋、雷锋精神密切关联,它们历久弥新、深刻难忘,甚至现在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那份力量,而正是这些与雷锋相关的记忆,让我个人对雷锋的初心有了一些考量。

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1)

雷锋纪念馆(资料图)

我想,雷锋的初心首先在于感恩,是“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集中体现。2007年,刚刚入伍的我跟随战友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旅程,从宿营地出发,徒步行军30余公里,来到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那是入伍后的特殊一课,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与回忆,也正是在那里,雷锋这个我们从小就学习的榜样,有血有肉的走到了我的眼前。特别是当我在雷锋故居那座破旧的茅草屋前,听到雷锋惨痛的童年经历,听到他的一家人如何在旧社会含恨而死,而他未满7岁就成为孤儿……旧社会的苦难、孤独、皮鞭、手背上的刀痕,与红旗下党和人民对他的关爱、抚养、培育、照顾形成了天壤之差,可以说是党把他从苦海中救出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话讲,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雷锋对党对人们对事业的爱来源于一颗砰然跳动的感恩之心,他把党比做母亲,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生命和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而回报母亲是一种朴素的情怀,他用一生去回报这份恩情,这份感恩比常人强烈而炙热。

乌鸦反哺人念恩,一般来说,人都会有感恩之心,都能知恩图报,而雷锋感念党的恩情更加情真意切,这份情谊也贯彻和引导了他伟大的一生,成为他为党为人民甘洒热血、奉献青春,成长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初心之源。

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2)

雷锋(资料图)

雷锋的初心还在于善良,是“崇德向善、当个好人”的生动展示。2013年,学雷锋活动50周年,那一年我有幸参加了纪录片《雷锋班》的首映式,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某部电影或纪录片的首映活动,影院中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更令我终生难忘的,是电影中雷锋班5任老班长共忆雷锋时,个个老泪纵横,制定班长守则时,人人心存敬畏;那已神志不清的第三任班长于泉洋,一听到战友提起雷锋,便自顾自地念叨他是“超人”;那第5任班长杨东顺年逾六旬,仍驾车奔赴抚顺抗洪一线,为灾民送温暖献爱心;那雷锋班的战友们在一次次任务中、一封封回信中,始终把“当好人、存好心、做好事”作为人生信条……那一年在影院中因感动而抑制不住的泪水,现在回想起来仍能触及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想这就是善良的力量,这份力量与今天的好人精神、感动中国、公益力量等等一脉相承、同根同源。

这些雷锋的身边人、见证人、传承人,用他们一生的真实和真情让我相信善良是可以传递的,而雷锋的善良正是这一切的根源。可以说,雷锋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更是一种善良的为人状态,这绝不仅仅限于某种具体的行为。如果我们总认为学雷锋就是做好事,那就是对雷锋精神的错误解读,听起来很狭隘,做起来也不会长远。我想雷锋精神不是做好事那么简单,首先是要做好人,崇德向善、心存善意、为人着想。只有这样,做好事才有内心根源,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巨大的,现实意义是丰富的,其发自内心的善良正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解读和传承,也是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泯灭的初心所在。

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3)

雷锋(资料图)

雷锋的初心更在于责任,是“爱岗敬业、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追求。2015年,因学雷锋活动,我作为基层官兵代表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雷锋班、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从地方到军队,他们讲述雷锋的故事各有侧重、他们纪念雷锋的方式让人动容。雷锋虽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刘胡兰那样的舍生忘死,也没有董存瑞那样的英雄壮举。但作为国家建设时期的一名青年,我感觉有一点对于雷锋来讲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责任,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在县委当公务员,他是机关模范工作者;在团山湖农场,他是县里第一个学会开拖拉机的优秀拖拉机手;在鞍钢当工人一年零两个月,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积极分子”称号。入伍后,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所开的老式苏联嘎斯车耗油太大,硬被他改修成节油标兵车;当战士他是好战士,当班长他是好班长。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把自己锻炼成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这些真实的经历,让我感到,雷锋不同于常人就在于他始终以一种竞赛的状态投入工作,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什么都干得非常出色,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这种“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定位,牵引着雷锋。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力量源泉。

讲: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雷锋精神,中国梦需要雷锋精神,我的梦更需要雷锋精神。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都应心存感恩、心存善意、心存责任,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自己的青春事业上,无论何时何地,每每念及初心,都能无怨无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梦想,更无愧于自己的青春芳华。

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让雷锋成为每个人的学习楷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