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1994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3)

近日,许鞍华新片《第一炉香》陷入了口碑风波。比起饱受观众吐槽的剧情和人物,由王家卫“御用摄影师”杜可风亲自操刀的电影画面似乎差强人意。真正经典的港风画面是什么样的?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回顾老电影中的港式美学。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4)

巧妙构图

作为电影美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香港老电影的构图往往巧妙而独具一格。例如使用镜面反射打破常规画面,营造出恍惚感的同时又能够分割画面,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调整构图比例。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5)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1994年

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便常用这种方式丰富原本单调的场景内容,使画面产生“精心计算”后的不规则感。这种手法美国摄影家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也曾作为对“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反叛而使用过。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6)

杜安·迈克尔斯《不确定性魔镜》,1998年

构图的对称性也是“镜面”的作用之一。镜面的映射能够形成一种重复的美感,而当镜像中的虚影与现实中的实体重叠,孰真孰幻?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就曾用镜子彻底打破了现实世界的逻辑性,以一种辩证、诙谐的口吻营造出视觉矛盾。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7)

电影《甜蜜蜜》海报,1996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8)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1994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9)

雷内·马格利特《不可复制》,布面油画,81.3×65cm,1937年

“镜面”能够将不同平面的视角拼凑在一个画面中以塑造奇妙的空间感,传达更多信息的同时使构图具有一种延伸性。而电影《堕落天使》则通过广角镜头的使用,以一种扭曲的张力营造出空间的纵深感。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0)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1997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1)

电影《堕落天使》海报,1995年

使用丰富的前景来打造画面的空间感是港片十分地域化的标识。物件的稠密突出了空间的逼仄,而正是在这样狭小拥挤的香港,闷热黏腻的暧昧才得以滋生,故事才能够发展。道具的繁琐和空间的狭窄也凸显了“人”这一主体,被强调的孤独感无处藏匿,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也显得更加尖锐。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2)

电影《阿飞正传》剧照,1990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3)

电影《甜蜜蜜》剧照,1996年

运用黄金分割比例的构图在塑造人物关系方面也有着独特效果。人物间微妙的站位产生的对峙感,营造了一种暧昧但有距离的氛围,仿佛两个想要靠近彼此的人却顾忌于对方身上隐形的刺而滞步不前。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4)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1994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5)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2000年

复古色彩

如果你是小红书的忠实用户,一定刷到过许多“港风调色教程”,而色彩也确实是香港电影独特风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刻画香港这座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城市时,红色和绿色成为了港片中经典的色彩选择。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6)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1997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7)

电影《2046》剧照,2004年

首先是整体的色彩氛围。港片常常通过提高色彩饱和度或调整色温、色调的方式,制造一种偏红或偏绿的复古滤镜感。其次,在道具或服装的选择上,导演也常使用红与绿这两种鲜明而浓郁的色彩,以制造丰富的视觉体验。这种高饱和的红绿配色不禁让人想起热情的野兽派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8)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1997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19)

亨利·马蒂斯《甜点:红色的和谐》(The Dessert: Harmony in Red),布面油画,180×220cm,1908年

色彩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林青霞在《重庆森林》中的杀手形象堪称经典,金黄的卷发、鲜红的嘴唇和指甲、黑色的戒指与镜片共同构成了一个造型夸张的复古摩登女郎,而这种张扬的色彩实际上更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孤寂。

而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胭脂扣》中梅艳芳饰演的如花,同样鲜红的嘴唇,更有惨白的脸和艳丽的旗袍,然而承载这副精致打扮的环境色调却是冷的,更加反衬出她作为“孤魂野鬼”的萧瑟之意。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0)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1994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1)

电影《胭脂扣》剧照,1988年

导演的主观表达也是影响色彩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春光乍泄》中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切换表达了二人在情感的缠绵与无奈之间状态的转换:黑白是冷的,但又是纯粹无暇的;彩色暧昧、却又避不开现实。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2)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3)

电影《春光乍泄》剧照,1997年

这种主观性王家卫在《旺角卡门》中就曾表现出来,偏蓝的冷色调塑造了经典黑帮片的风格。但在此之上,高饱和红色的使用则以极具个性的方式表达了人物情感的热烈。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4)

电影《旺角卡门》剧照,1988年

独特光影

作为电影表达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光影所创造的艺术效果既能够营造特定的氛围与场景,又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那么香港电影是如何塑造光影的?

在塑造香港纸醉金迷的奇异东方都市氛围时,光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酒吧这种特殊空间,在电影《堕落天使》中,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管既展现了香有的酒吧环境,又映衬出一种迷离而恍惚的气氛,在这种氛围的弥漫下人物内心的孤独和迷失被格外放大。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5)

电影《堕落天使》剧照,1995年

人物情感的外化往往也依赖光影的作用。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说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经典台词的一幕里,一半侧脸浸没在阴影中,隐忍而克制的情绪慢慢吐露。她对叶问的感情终于由暗走向明,但整体黑暗的环境又隐喻了这份刚刚表明的心意必然的悲惨结局。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6)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7)

电影《一代宗师》剧照,2013年

除此之外,光影也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是香港电影美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影片《东邪西毒》对光影的运用就相当前卫。暗黄的光透过错综复杂竹编网络,在人物脸上留下支离破碎的繁复投影,直接将角色内心的爱恨交织与复杂情绪外化,同时又创造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几乎构成一幅抽象表现主义画作。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8)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29)

电影《东邪西毒》剧照,1994年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30)

杰克逊·波洛克《No.23》,575×784cm,1948年

美术设计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老式香港影片独特的风格基调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这些独特的构图、色彩与光影运用为人们展现了一座奇异的东方都市和其中的醉生梦死,将那个年代地域性的韵味风干成一张名片留在人们的印象中。你最喜欢的港风老电影是哪部?欢迎留言讨论。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31)

编辑、文马添翼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一炉香电影配图(第一炉香画面还行)(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