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和奔驰跑车 徐峥主演了淘宝的广告(1)

今年初淘宝在央视上线了由徐峥主演的2条广告,分别主打优惠和无理由退货。没有什么情怀,也没有什么套路,就是直接优惠,简单而直接,犹如西门吹雪的剑。

淘宝也要做广告?我们要来看看淘宝是做的什么生意。简单而言,淘宝就是一个提供交易的平台,把买方和卖方聚集在一起,进行高效的供需匹配,完成交易的地方。其中,交易的本质是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的契合。而平台依靠广告费,钻石展位以及相关插件等服务对商家收费。通过这部分的收入,淘宝让自身的平台更加高效,同时尽可能多的获取流量来满足卖方的需求。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呢?要知道,交易的本质是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契合,而平台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怎么办?铺天盖地做广告,以低价宣传为策略!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成功的。从2003年到2006年仅3年的时间,淘宝就已经是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了,那个时候据说每天有近900万人上淘宝逛街。到了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的时候大约有3.02亿人参与了网上购物。

随着流量不断上升,淘宝平台的生意也越来越多,但是问题也就渐渐暴露出来了。首先,流量越来越贵,原本获客成本只有几元钱,而现在要上千甚至是上万。一开始在淘宝注册是不要钱的,但是后来淘宝直通车,上首页,各类服务插件都要钱,而且还不少;其次,流量的质量越来越低。还记得交易的本质是什么吗?是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契合。平台中的商家众多,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而服务和质量等等是通过图片和文字以及视频进行传播的,这些在虚拟状态下消费者很难感知到。当皇冠卖家和5星好评逐渐变成了“过得去”的代名词,消费者做出决策的依据就基本靠价格;最后,淘宝本身的广告就是靠价格来吸引流量的,这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期待。

2015年2月有一个《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阿里举办的培训班上获悉,当时淘宝集市店有600多万个卖家,真正赚钱的不到30万个,仅占5%;天猫商城店有6万多个卖家,不亏本的,不到10%。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是,容易做的生意,往往很难赚到钱。

我们再来看汽车之家。汽车之家是一个以内容起家依靠流量变现的公司。原本只是一个垂直媒体类的网站,发布一些汽车的测评和广告的内容,依托广告费做为主要的获利来源。随着广告和各类评测内容越来越多,也带来了大量的流量。毕竟买车还是一件大事,原本消费者购买产品在和汽车销售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而现在汽车之家的各类视频、软文让消费者的产品信息大涨,也就更不容易被销售忽悠。这个时候,汽车之家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做平台的机会,把消费者和汽车经销商在汽车之家进行交易,汽车之家可以收取经销商费用提升利润。经销商当然愿意进入,毕竟汽车之家的流量较多,获得成交的可能性就高。

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上市,当时的招股书显示,前3季度汽车之家广告收入为6.179亿元人民币,经销商会员服务收入则为2.126亿元人民币;而最近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汽车之家净营收18.884亿元,其中媒体服务为9.013亿元,经销商会员推广服务为7.393亿元。也就是说经销商的会员推广收费逐年增加接近了广告费用收入。而逐年增加的会员收费能给经销商带来多少的价值呢?2018年北京车展的十天内,汽车之家车展资讯发布总量达到31550条,其中文章5297篇、图片74377张、视频2754个、小视频1363个、车展贴80个。这么多资讯让汽车之家网上车展访问超过了4189万人,充分说明汽车之家网站吸引流量的能力。

但是为什么,汽车之家在今年初遇到了中升、庞大、运通等汽车经销商集团先后宣布停止支付给汽车之家相关费用的事情呢?说明在高昂的收费下面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是无法带来多少有价值的客户了。平台上大量的客户面对着同质化的产品,面对着统一标准的经销商,没有能力分辨出哪家店的服务好,所以价格变成了判断的标准。这让原本就利润较低的汽车经销商更加雪上加霜。当汽车经销商招兵买马,花了大量的力气在各类汽车垂直网站做会员,打广告,其实是把大量的精力让消费者更方便把自己和其他上万家统一标准经销商做比较。那些有着优质服务的有自己特色的经销商在海量的比较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好的生意从来不在平台上,仔细问问那些买了车的人,尤其是那些买了比较贵的,上百万豪车的车主,有多少说自己是在淘宝上发家致富的?

这个世界稳健的生意有的是,但不会在平台上面。

当我们回过头,仔细看一看平台这门生意。其实就是把大量的商家聚集在一起,加大商家之间的竞争,然后通过广告引入大量的流量,引导他们对低价的期待以此来证明平台的价值。当消费者在平台中搜索者大量同质化的产品,雷同的经销商,价格就是唯一的标准,这逼迫商家不断的降价失去利润。

徐峥主演的淘宝广告最后,一名女性拿着手机惊呼:一块九还包邮。这东西是赚钱还是亏钱呢?如果亏是亏淘宝还是商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