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很多喜欢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非常久,大概三千多年。总的来说嫡长子继承制从出现后就被历代王朝重视,不过有一个王朝却例外,这个王朝就是清朝。清朝对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不屑一顾,因为清朝的皇帝中一共只有一个是嫡长子,其他的连嫡子都没几个。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1)

嫡长子继承制诞生之前,君主位子大多数状况下是兄终弟及的,也有少数是父死子继的。我们熟悉的商朝,很多时候都是兄终弟及,这也是商朝经常迁都的重要原因。在当时的状况下,父死子继取代兄终弟及还是很先进的。而这个先进的做法,经过西周改良后优点就更明显了。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2)

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简单地说就是君主去世后,其地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这个制度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嫡长子继承制最复杂的部分就是确定谁是嫡长子。所谓嫡长子,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我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有一个正妻。正妻生的儿子是嫡子,其他小妾生的是庶子。如果执行严格的话,比如一个女性是小妾的时候正妻之前生了一个儿子,成为正妻后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话,第二个儿子是嫡长子,第一个并不是。虽然都是同一个所生,地位完全不同。如果嫡长子去世了,继承君主位子的可以是嫡长孙,也可以是嫡次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3)

这个制度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的,执行起来也容易。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在继承人选择上非常明显,你是嫡长子就有继承权,不是嫡长子就无法继承。毕竟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也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这就造成了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优点:稳定。这使得嫡长子继承制不会出现很多人争夺储君的现象。所以君主之间的传承还是比较平和的,要知道历代王朝最大的心愿就是君主位子和平交接,这也王朝才能传得更久。正因如此,嫡长子继承制在西周被发明出来后,被后世王朝不断采用。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4)

西周灭亡后,东周和诸侯用的大多数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秦朝建立后,由于只传了两世,所以无法确定。汉朝建立后,也一直用嫡长子继承制。之后汉人建立的王朝都一直沿用这个制度,西晋、东晋、南朝、隋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基本上都沿用这个制度。除了汉人,很少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后来也大多数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北魏、辽国、西夏、金国、元朝使用的也都是这个制度。不过清朝却是个例外,可以说清朝一直没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5)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从后金算起的话,清朝一共有12位君主。这里面努尔哈赤是开国君主就不算了,后面的11位皇帝一共只有1位是嫡长子。清朝的皇帝中道光是唯一一个嫡长子,其他的连嫡子都没几个。光是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清朝对嫡长子继承制并不感冒。我们看一下清朝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好选继承人,不会造成大家争夺储君的位子。不过这个制度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管嫡长子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是储君。说白了储君如果没治国能力,或者脑子不正常都无所谓,只要他是嫡长子就行。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即使继承大位。也未必能治理好国家。而清朝之所以不采用这个制度,主要是想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来继承皇位。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6)

选有才能的人继承皇位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就有。不过才能这个东西不好确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君主有很大的决定权。正因如此,会出现很多皇子争夺储君的位子。有些朝中大臣甚至会参与其中,严重的话会引起朝野动荡。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王朝才不敢采用其他制度选继承人。而清朝之所以敢这样做,主要是清朝做到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清朝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就是把地方大权集中到中央,君主专制是中央的大权集中到君主一个人手中。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君主掌握全国大权。最初的时候,君主权利并不是很大,有很多大臣能威胁到君主的权利。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君主权利越来越大,尤其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再也没人能威胁到皇权。清朝建立军机处后,皇帝的权利达到顶峰,大臣连参与权甚至都没有。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7)

就是说,在这种状况下,皇帝不管选谁做继承人都可以,毕竟其他人都不敢和皇帝对抗。不管储君之前如何,只要他成为了皇帝,就能自动掌控所有大权。那些反对他的人也不再是他的对手。这样的状况下,根本不会造成政局动荡。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8)

其次就是清朝有新的立储制度。雍正即位后,设立秘密立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度是“皇帝写出储君之名,密封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以备不虞。”皇帝去世后,再取出宣布新的继承人。这个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皇帝可以自己选继承人,而且没人知道谁是继承人。这样的话,皇子虽然暗中争夺皇位,但大臣也不敢轻易支持别人。毕竟储君是谁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9)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大臣们都会提前知道储君是谁的。这个表现一般很明显,看皇帝和皇子之间的态度就能知道了。

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是对的吗 盛行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10)

正是这两点原因,使得清朝不再使用嫡长子继承制。当然,清朝虽然在君主继承上不使用嫡长子继承制,不代表嫡长子继承制在清朝不存在。很多官员爵位的继承,还是依靠这个制度的。在民间,嫡长子继承制也很盛行。毕竟这个制度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不可能突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