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青铜器大多与吃喝相关,前面我们介绍了酒器,这次我们来介绍一下食器,与酒器一样,食器也是多种多样。

1、鼎(肉食器)

鼎是古人用来煮肉或者盛储肉类的器具,最早作为肉食器,后演变为权力的象征,比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鼎大名等等。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1)

鼎最有三足和四足之分,又有有盖和无盖之分,三足得多为圆鼎,四足多为方鼎。在商代之前,鼎多为三足圆鼎,后来多为四足方鼎。

在史书中记载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高级的士使用三鼎一簋,低级的士使用一鼎。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2)

鼎最出名的代表当属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标志着商代青铜技术的发展水平。除了司母戊鼎,还有郑州出土的兽面乳钉纹铜方鼎,也非常出名。

2、簋 guǐ

簋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食物。鼎和簋一般配套使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等级编制。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3)

通俗来说,鼎相当于锅,簋相当于碗。

北京有一条小吃街叫簋街,都是和吃喝相关。

3、鬲 lì(肉食器,另一说为炊粥或盛粥)

鬲是古代一种煮饭的炊器,一般为三足,鼓腹。最早的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青铜鬲和陶鬲并存。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4)

4、甑 zèng(相当于今天的篦子)

甑是古代的蒸食用具,是甗的上半部分,底部是鬲,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类似于今天的篦子。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5)

一般来说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组合使用。

5、甗(yan)

甗是鬲和甑的组合产品,上部用于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一般有穿孔的篦,便于水蒸气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6)

甗有单体和连体之分,1976年在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三连甗是连体甗的代表,下方的鬲是长形方案,上方放置三甑,可以同时煮三种食物,有没有可能,这种是用于打仗时使用,方便快速做饭,毕竟妇好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7)

妇好三连甗

6、簠(饭食器)fǔ

簠是古人盛放黍、稷、稻、梁的方形器物,有盖,盖和器物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8)

簠盛兴的时间比较短,产生于西周,结束于战国。

7、盨xǔ

盨也是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物,是由簋演变而来,其外形有点类似今天的饭盒,一般为椭圆口、有盖、双耳,圈足或者四足。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9)

盨的器盖上有四个方足,取下盖之后翻置起来就是另一个器皿。原先的簋只能盛放一种食物,延边后的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盛放两种食物。

8、豆(盛放腌菜,肉酱或者调味品)

豆是古人用来盛放腌菜或者肉酱的器物,就像今天吃火锅一样,酱也是古人必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10)

之前在一些资料中也见到过这样一种解释,在古代没有桌子和凳子,古人席地而作,在吃饭的时候会用到豆这个东西,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类似于桌子,不过这种说法现在查不到了。

9、敦(食器)

敦出现在春秋时期,也是盛食器,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诞生的产物,与鼎是配套使用的。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

簋是夏商周时期的餐饮用具吗 鼎簋盨簠敦的作用(11)

在古代,能出现这么多食器,也反应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古人的吃的是一种信仰,今人吃的是一种健康与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