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食品成为不少人出行途中用餐的选择,因为这些自热食品只需要一点冷水与发热包反应,在3-5秒钟内,就能立刻升温到150℃以上,产生的蒸汽温度可能高达200℃,最长保温时间可以维持2-3小时,因此特别容易煮熟食物,方便快捷又兼具美味。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1)

自热食品被动车“拉黑”

最近广西出台了一项规定,给自热食品上了紧箍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条例》明确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使用能够诱发烟雾报警的自带加热食品”。一旦违反将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记者调查发现,除广西外,福建、四川等地也曾出台类似规定,禁止在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内吸食或者使用能够产生烟雾的物品。

其他地区虽无明确规定,但是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官方微信今年6月初发布的《带这些东西上火车,可能会被没收》一文中,明确提到: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2)

为何自热食品不能上火车?

据北京、浙江等地消防队员实验,在向自热食品底座注入矿泉水后,只需短短20秒,上部食物就开始煮沸,并冒出热气。此时如果自热食品出气口被不慎堵住,很容易就会造成整体包装膨胀,甚至最终爆炸。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3)

关于动车上使用“自热食品” 操作不当、造成危险的新闻屡有发生。

2019年2月,有位女性旅客在用自热饭时担心被蒸汽烫到,遂将整个自热饭装进塑料袋并系紧袋口。结果造成塑料袋鼓起,马上就要爆炸的样子,令周围游客担心不已。后乘警对涉事旅客进行了批评教育。

2019年1月,一名男性乘客在乘坐G1684高铁时,也曾因使用自热盒饭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车厢内烟雾滚滚并触发报警器,致使高铁减速行驶。后被乘警批评教育。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4)

网友有话说

旅客乘坐高铁禁止携带自加热食品,你认为合理吗?来看看网友们的留言:

网友琳琳说:我支持这样的规定。一来是比较安全,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种自热食品的包装太大了,我觉得出门在外,就应该轻装出发,能不带的尽量不带,现在不管是超市还是高铁、飞机上都有吃的,随便吃点啥就好了,带个那么大的东西,有点麻烦。

网友背道而驰说:我在动车上吃过一次自热小火锅,说实话真的挺麻烦的,小桌板太小了,导致前期准备工作束手束脚的,然后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很烫,让人隐隐地感觉害怕,最后吃起来味道也没多好,还不如吃泡面。

网友绝尘说:支持,最好动车都能禁止乘客使用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自热食品,这样比较安全。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5)

看来,绝大多数网友是支持“高铁上禁止带自热食品”这个规定的。

自热食品正确使用姿势

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自热食品,注意保质期。要严格按照自热食品说明书操作,特别注意在加热过程中透气孔是否通畅,和易燃易爆物品、不耐高温物品隔离,尽量在隔热垫上操作,避免爆燃等意外发生。

自热火锅引发爆炸(自热食品操作不当易发生爆炸)(6)

自热食品携带过程中,尽量和水隔离。同时,自热食品属于航空管制物品,严禁飞机上携带。特殊人群如儿童等,需要在成年人监护下才能吃自热食品。

在平时乘坐高铁、飞机出行时,乘客们应该更加注意规范行为,不要因为“守规”“诚信”等文明意识的缺失而影响行程。具体到自热食品来说,虽然它方便受欢迎,但在安全面前,也必须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