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1)

过去,人的遗体基本上都是进行土葬。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土葬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土地。要知道,每一分钟,全球估计有106人去世,每一年就是5600万人。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火葬在全世界得到更多提倡和实施。

火葬就是要把遗体火化,燃烧殆尽,只留下骨灰。最后,再把骨灰进行安葬。那么,无法被燃烧殆尽的骨灰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骨灰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又会变成什么呢?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2)

之所以人的遗体能够燃烧起来,是因为身上包含了很多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另外还包含了氧和氢。再加上人的身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水分,所以氢、氧、碳占据了人体超过90%的质量。

此外,人体中比较多的元素还有氮和磷。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这种无机元素主要构成了人体骨骼、牙齿。不过,人体的骨骼并非纯粹由无机物组成,其中也是包含了一些有机物。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3)

骨骼的30%为韧性基质,其中最主要成分为具有弹性的胶原纤维,又称骨胶原。骨骼的另外70%为无机物,其中包含一些水,其余主要的物质是骨矿物质,或称骨盐,这是骨头的硬度来源。

骨盐中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为磷酸钙,其他的还包括碳酸钙、柠檬酸钙。这些骨盐以晶体形式存在,它们之间会结合成羟基磷灰石,化学式为Ca10(PO4)6(OH)2。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4)

虽然人的遗体是可燃的,但为了让遗体燃烧充分,火化炉中通常还会添加柴油等燃料。在大约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化炉中,遗体中的水分将会完全蒸发掉。各种有机物都会被燃烧殆尽,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结果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

在正常的人体细胞中,存在着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们携带着人的遗传信息。这种有机物也会在火化炉中燃烧掉,所以骨灰中将不会留有人的基因。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5)

骨骼中的有机物也会被燃烧殆尽,但无机物无法被燃烧掉,最多只能分解成更为稳定的状态。最后,遗体只剩下一堆脆弱的骨架,经过敲碎和研磨之后就成了骨灰,重量大约在2至4公斤。

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发现,骨灰中主要包含的物质为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3(PO4)2。纯净的磷酸钙呈现为粉末或者晶体的形式,颜色是白色的,但骨灰的颜色不是纯白色的。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6)

骨灰大都是从白色到灰色,不同人的骨灰颜色略有不同。骨灰的颜色与人的肤色无关,但与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有关。如果逝者在生前长期接触到较多的金属,骨骼会吸收这些金属,最终让骨灰的颜色显得更深一些,甚至会发黑。有些人在生前患病,火化后的骨灰可能会呈现出粉红色。

此外,骨灰中的碳酸钙经过高温燃烧后,有可能会与逝者在生前摄入的无机盐进行结合,出现重结晶现象,晶体不断长大,结果形成彩色的晶体球,这就是所谓的“舍利子”。事实上,舍利子可以人为制造出来,有人专门利用骨灰来制造舍利子,并为此申请了专利。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7)

骨灰下葬后,经过长年累月的时间作用,骨灰中的无机物又会融入大自然中。曾经组成人体的原子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继续在自然界中循环。

除了舍利子之外,有些人为了纪念逝者,还把人的骨灰做成了其他纪念品,比如钻石。从化学成分来看,钻石由碳原子组成,这其实与石墨、黑炭是一样的,它们互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只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样。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8)

遗体经过火化后,还会残留下少量的碳,它们主要以碳酸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从骨灰中可以提取出碳石墨,再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就能把这些碳制成钻石。

骨灰和舍利子的区别(人的骨灰是什么)(9)

有人甚至还利用人的骨灰,制成骨瓷。在瓷泥中加入骨灰,然后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就能得到骨瓷。相比起骨灰钻石,骨瓷的制作显得更容易一些。那么,大家能否接受这些骨灰制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