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CCTV热播的电视剧《装台》,演员们的精彩演技、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受到了很高评价。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1)

剧中西安的生活场景、陕西方言,满屏的“老陕”味。

其实,剧中的张嘉益、闫妮、尤勇智、孙浩、姬他、姜冠南、郭文岗等演员,都是陕西籍,可谓本色出演。

对于陕西人来说,对剧中人物的方言对白觉得亲切。而对于外省人尤其是南方人来说,在理解方面会有较大障碍。

陕西方言的分类

很多外地人对于陕西方言的印象,大多停留于张艺谋的电影、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女主角佟湘玉。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2)

中国有句老话:“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句话在陕西体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方言可以根据地域,细分为很多种。甚至县与县、乡镇之间,在同一语言的发音腔调或者个别词语上就有差异。

从大的方面讲,由于陕西的地理特征是南北狭长、东西相对较窄,加上气候特征差异,陕西省大致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域板块。

因而,这三个地域板块的方言也就分属于晋语、中原官话、西南官话。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3)

陕北方言属于晋语,其中夹杂有一些蒙古语。

陕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其中夹杂有少量的中原官话、晋语、江淮官话、楚语、赣语、湘语。

《装台》剧中的生活场景是西安,他们所说的陕西方言就属于中原官话。

因为西安属于关中平原,因而当地的方言被通俗地称为“关中话”。

关中一带在陕西属于发达地区,西安又是省会城市,因而往往“关中话”也就代表了陕西方言。

其实,“关中话”可细分为东府方言(西安一带)和西府方言(宝鸡)。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4)

本文就拿广义的“关中话”来说。

关中话里,有一些生活常用词语广为人知,例如:

额滴神呀(“我的天哪!”,表示惊叹,《武林外传》中女主角佟湘玉的口头禅)、嫽咂咧(liao za lie,指非常好)、蕞娃(sui wa,指小孩,蕞表示小)、谝闲传(pian han chuan指闲聊)、咥饭(die fan,指吃饭)、骚轻(指过分表现、轻浮)、日踏了(指坏了,破坏) 、亏了人咧(指丢脸、没面子)等。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5)

陕西方言中的外来词语

有个特殊的现象是,关中话里有一些常用词语,是外来词语。

它们并非本土语言,而是源于契丹语、波斯语、突厥语等。

到过西北的朋友们知道,馕是一种圆形面饼,是新疆的特色食品。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6)

其实馕在西安也很流行,西安的回民美食街就是著名的旅游打卡地。

“馕”字源于波斯语。《突厥语词典》称馕为“埃特买克”和“尤哈”。

这种面饼是中亚和南亚地区人民的主食。在西班牙的土耳其烤肉店,也将饼称之为“nan”。

它原先被维吾尔族称为“艾买克”,后来改叫馕(náng)。“馕”的汉语发音与“nan”很接近。

麻食

这是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一种面食。如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空心、卷筒状。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7)

它源于突厥语中的“tutmaq”。

11世纪的维吾尔族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就记载有“tutmaq”,指面片,是突厥人的一种著名饭食。

它在中国古代被音译为“秃秃么思”、“吐吐麻食”等。

元代宫廷食谱《饮膳正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就记载有 “秃秃麻食”。

明代美食学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书中记载:“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8)

皮实

这个词来源于契丹语,本意是”金刚”。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时期,有“皮室军”的称谓。

后来被引入汉语之中。

关中话里的“皮实”,主要意思是“结实”。既可形容人也可形容物件。

例如“这孩子真皮实,从来没闹过病。”,是指身体结实,不易得病。

形容物件,是指耐用、不易破损。例如“这款捷达车很皮实,开了十年了。”

更有趣的是,“皮实”竟然被列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公司的招聘要求中。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9)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10)

难道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官是陕西人吗。

阿里巴巴的高管彭蕾,曾在湖畔大学发表过关于“阿里人才观”的主题演讲。

她提出阿里巴巴对人才的要求是四个词:聪明、皮实、乐观、自省。

其中“皮实”是指抗挫折和抗击打的能力强,信念坚毅。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11)

克里马擦

源自古突厥语。现代土耳其语中为“Koklimuhsaa”。

意思是“快点儿、抓紧时间”。例如“你克里马擦,咱们快迟到了!”

由于这个词用得广泛,现在以“可立马遪”为书面标准形式。

其中的“遪”,是行走、行动的意思。

西安也因此衍生了城市艺术品—时尚“萌娃”:克里与马擦。

除了以上这些常用语,关中话里的马卡(指差劲)、幕囊(指行动迟缓)、扑西来海(指邋遢、不整洁)、麻达(指麻烦、问题)、噶达马西(指乱七八糟一大堆)等词汇,也有人说是源于外来语。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12)

为什么关中话里会有不少外来语呢?

这与陕西关中地区的地缘位置、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关中地区地处东南西北交汇之地,与不少民族的生活地区毗连,自古交流频繁。

我国古代共有13个朝代在陕西关中地区建都,长安是千年古都,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尤其在繁盛的汉唐时期,长安是国际著名大都市,万国来朝,商业贸易发达。

突厥、波斯、阿拉伯、回鹘、吐蕃等众多民族人口,也在长安汇聚、生活乃至世代定居。

随着经济、文化的长期交流,以及战乱迁移,陕西关中地区自然也就融入了一些外来文化,其中也就包括语言词汇。

陕西方言聊什么(说说陕西方言里的外来语)(13)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任何一种语言,只有不断吸收新的词汇,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得以发展,与时俱进,延绵不绝。

一个区域的方言,是当地的文化名片,见证着历史的演变,承载着文化的丰厚沉淀。

关中话就是一个缩影。

#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