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山麓下的户县,被誉为“既有临近古都长安文脉之灵气,又得终南圭峰与草堂渼陂之精华”。

中国特有的古典戏曲与乡村传统的衣耕文化,滋养浸润了这片土地,两者一脉相承,共同衍生出一个原生态的民俗庆典娱乐活动,那就是户县社火。

作为户县社火的非遗传承人之一,年近七十岁的曹静香对于社火的热爱,可谓深入骨髓。“社火是了解中国历史人文,特别是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活教材’。”曹静香说。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1)

|| “一辈子都离不开社火”

户县社火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周礼·地官·鼓人》就有记载。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2)

户县社火种类繁多。包括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等近二十种形式。一场社火表演通常从正月十五开始,持续3天至一周,每天演出4小时左右,表演队伍长达3、4公里。以其恢弘的规模、昂扬的气势、生动的造型及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3)

户县社火中名气最高、特点最突出的是高台芯子社火,难度大、技术含量高,这也是户县社火独一家的手艺。高台芯子社火的四大特点是高、险、妙、悬,造型精妙、气势恢宏。芯子是由钢筋做成,是连接社火表演组的“骨架”,要在保证美感、契合故事情景的基础上,能够同时承受数个孩童的重量。一般芯子高达7、8米,更有甚者高达10米,芯子上系扎小孩最多可达24人。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4)

曹静香从小喜欢文艺,对唱歌跳舞颇有兴趣,样板戏年代唱得一手出色的旦角。另外,曹静香还受到母亲高超手工布艺的熏陶,并得到了母亲的真传实教,这些都为她日后学习钻研社火艺术打下了基础。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5)

自1969年嫁到宋西村后,曹静香便选择加入了社火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学习社火的选题、化妆、服装、搭配和造型等,到现在已经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用曹静香的话来说,“那时候就是喜欢得不得了,到现在还是感觉一辈子都离不开社火”。

|| 群众热情越高,社火表演就越精彩

社火是全村人都参与其中的庆典节目。每逢要演社火,每家每户有手艺的出手艺,有人力的出人力,有演员的出演员,全村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各村村民还会相互鼓动竞演,心中都有一股劲,要让自己村的社火,是镇上最出彩、最亮眼、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社火。通常会吸引四个村的参与,且一村比一村精彩,一场比一场叫绝。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6)

社火是一种群众活动,所以群众关系也非常重要,村民们要共同选举出可以担当重任的统筹者或领导者。

社火表演当日,要指挥分配化妆组、服装道具组、芯子组、运输组和安全组等数个小组,数百的参与者和成千上万的参观者需要领导,曹静香因为对社火艺术的审图钻研和高超技艺,自然成为众望所归的领导者。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7)

据曹静香说,每当定下了社火表演的日期,自准备阶段起,缝衣服、做道具、训练演员,必然会忙得嘴干唇裂、肩背酸痛难忍,“这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苦,我们全凭一腔热爱在做”。

因为社火归根结底是一项群众活动和民间艺术,因此群众的情绪一旦高涨,社火表演起来就愈演愈精彩。每年春节常常因为村民的热情邀约,将三五天的表演延长至一周,甚至是半个月。“村民喜欢看、爱看,咱就要演”,曹静香说起户县社火表演时的热闹场面,难掩开心的笑容。

|| 微缩社火“缩而神不缩”

一直以来,户县社火虽然有较深的传统根基和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但其传承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一方面,举办一次社火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庞大,许多村子已经无力支撑社火表演,仍在坚持的村子,也仅仅能保证每年春节表演一次。

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特殊社火艺术的核心人物已经作古,而留下的骨干人员大多年事已高,面临着后无学艺之徒的窘境。

因此,社火如何能够更好地传承成了压在曹静香心上的大问题。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8)

2009年,曹静香、宋志荣和何东继共同提出创办微缩社火的概念,即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将社火表演时的热闹场面还原成微缩模型,供喜爱社火的群众可以日常观看,让户县社火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社火展演时间短、花费巨大的问题。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9)

2009年6月11日,恰逢国家第三个“世界非遗日”,三位老人将他们做的首批30多个微缩社火作品在户县进行了展览。“没想到特别轰动,近千个观众把展台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10)

三位户县社火传承人一下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决心精益求精,将微缩社火做成户县社火的标志性“招牌”。

从第一台微缩社火“天女散花”,到如今上千台微缩社火,这已经成为如今户县社火文化传播推广的主要形式。据曹静香介绍,每年都有上万人来到户县社火传习所参观学习。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11)

微缩社火的主题也颇具教育意义,既有包含传统红色记忆的英雄故事,也有契合时事热点的重大事件。

户县社火从不固步自封,始终走在创新发展之路上。曹静香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希望他们爱上社火,深入地玩社火、耍社火”,让这古老的文化技艺守住根脉。

户县1999年社火名单大全:记载乡村历史人文生存变迁的(12)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