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1)

在我们的印象里,李四光是《奇怪的石头》里的地质学家,却不知道他是幕后的“两弹元勋”。

1945年,美国成功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迅速投入到二战战场中。

五年后,朝鲜战场,美国在前线告急。为了扭转局势,杜鲁门做了一个可怕的决定:“用原子弹对付中国共产党”。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2)

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如乌云笼罩在新中国的上空。

为了应对,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核武器。但此时的中国,没设备没技术,甚至连造原子弹的原料铀都没有。

李四光因此开始了艰难的寻铀之旅。

前期,由于照搬苏联的经验,铀矿的勘测进度延期。为了挽救不利形势,大家将希望再次寄托在了李四光身上。

他从研究铀矿的分布特点入手,足迹踏遍中国,终于发现了有价值的铀矿。

在寻找铀矿的同时,李四光带动着中国的地质事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和各类地质队如雨后春笋在全国涌现。

周恩来评价李四光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3)

李四光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亲身经历了甲午海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立志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4)

为了报国,他三改专业。

第一次,他立志建造坚船利炮保家卫国,所以选择了机械造船专业。

第二次,学成归国,他发现中国连炼钢用的铁矿都没有,硕士阶段改学了采矿专业。

第三次,李四光发现中国的中国采矿业没有理论基础,于是又改学地质学。

三易专业,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国家需要。

当导师高薪留下他在英国深造时,他婉言谢绝,回复导师“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1948年,李四光到英国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会上他发布了自己的最新成果《新华夏海之起源》,将力学作为工具引入地质构造学,创新性地提出地质力学理论,动摇了传统的地质学理论,轰动整个欧洲。

所以,在会后合影中,李四光成了最耀眼的亚洲面孔。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5)

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四光被周总理亲自提名为政协委员。正准备回国时,突然接到国民党通过驻英大使阻拦其回国的消息。

李四光当机立断,策划了一出瞒天过海的回国之计。

他第一时间嘱咐妻子将原先买的船票退掉,然后将护照、文章手稿、几件衣服放进一个小公文包,作为唯一的行李,迅速坐火车离开英国。

他先到南安普顿,然后绕远路从普利茅斯海港,乘坐货轮,渡英伦海峡去法国。

到法国后,李四光从瑟堡上了火车,经过巴黎,南锡到达瑞士。最后在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住下,然后写信给自己的妻子,通知她来这里与自己会合。

1950年3月,李四光夫妇从欧洲出发,辗转三个多月,抵达香港。

一个多月后,夫妻二人终于冲破重重阻挠到达北京。

车马很慢,但依旧挡不住李四光为国奉献的决心。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6)

1953年,中国的工业建设刚刚崛起,可是石油却扼住了工业建设的脖子。此时,国内外很多专家都给中国扣了一个“贫油”的帽子。

李四光却认为:“中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需要开展大量的普查工作”。这番话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据可依。

早在1935年,李四光就发现中国东部有可能找到石油。

1955年,地质部组织了包括新疆、柴达木、华北等5个石油普查大队。两年后,各路都找到了油区,但都无法圈定油田。此时,中国的建设对石油的需求更加紧迫。

李四光焦急万分,此时,四川传来了找到油苗的消息。“又是油苗”,李四光怀疑地层中的油早就流失掉了。

联想到外国专家的理论,李四光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根据构造体系理论,到四川中心地带勘察呢?

最终,勘察大队在四川南充打出高产油井,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供应全国需要,还有差距。这时候,李四光做出大胆决定,“不放弃西北,多搞东北”。

石油勘查队的大部队东迁,可是事情远没有现象中那么顺利。

一年多过去,打出来的油井,处处见油,但不流油。压力落在了每一个石油人身上,大家士气低落,出现了怀疑李四光的声音。

这时,勘测队传来一件好消息。1957年,经过两年的勘探,石油大队在松辽盆地东北斜坡发现了蕴藏石油的线索。

但连续打了两口井,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油田。此时,李四光病倒了,因为左肾有大结石而被迫摘除。他的精神鼓舞了在一线的人员。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7)

不久,勘察大队就将目标圈定在了黑龙江大同。1959年9月26日,一条黑色的油龙从油嘴冲天而上,新中国终于发现世界级大油田了。

举国欢庆之时,李四光非常清醒,开始思考石油开采的下一步计划,他将目光放在华北、北部湾等地。后来,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等油田。

1963年,周总理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石油可以实现基本自给了。

1965年,76岁的李四光连任地质部部长。同年,在体检中,李四光被查出患有动脉瘤。患病的李四光来不及停下,继续奔跑在地质研究的路上。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8)

从1904到1965,李四光的每一步都影响着祖国的发展。从铀矿到石油,中国都面临着前途未卜的命运,但每一步前进,每一次困难,李四光都能目光如炬,坚持正确的方向,带领着国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9)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造成众多人员伤亡。事发后,当所有人都笃定地说“地震不能预测时”,唯有李四光坚持“地震可以预测,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

为了证实这一现象,李四光派了科考队前去勘测。结果,十四天后,邢台发生了第二次地震,考察人员发现附近一块枣林南北来回反复运动,这一事实与李四光的“水平旋钮”理论不谋而合。

得知这一消息,李四光决定亲自去现场勘测。亲友们多方劝阻,李四光直接递上报告到国务院,“不要再阻拦我了,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怎么能贪生怕死呢?”

就这样,李四光如愿奔赴灾区进行考察工作。在前期的发现“地震是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质现象”的基础上,李四光的研究后来有了突破性进展。

他认为,“邢台地震是新华夏系构造带运动的结果,并预测地震未来可能将在唐山等地区进行活动”。而这些预测后来都一一应验。

李四光立志要攻克地震的预测工作,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1971年的冬天,李四光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一代科学巨匠就这样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临终前,李四光留下遗言:“如果再给我半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10)

在祖国最难的时候,李四光站了出来,承担起兴国的责任。他带领着一大批人,摸着石头过河,即使一路艰难险阻,但他始终架海擎天,将中国的地质事业带入新的局面。

在研究迷路时,他拨乱反正,高瞻远瞩,为地质事业指明方向,让中国的工业建设不再被拖后腿。

李四光曾说:“我们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把所学到的知识,献给亲爱的祖国。”他的这一生都在用脚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这一生都在用行动践行对祖国的责任。

他是地质之光,更是国家英雄。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11)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 咪咪马滋味】

【编辑 | 都都】

【排版 | 都都】

点击右上角"关注",带你看尽人生百态,照亮心路旅程。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投稿,加入写作变现社圈。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资料都有哪些(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为人知的一面)(12)

江西最感人爱情:新婚10天男人离家,童养媳苦等72年

凤凰传奇翻“火”,这对“土”了16年的组合被严重低估

38岁赚到37亿,首位被注射死刑的富豪,愿意捐出495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