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定时发送健康的相关文章,让觅健陪您一起关爱健康资讯~

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春节期间是一定要吃鱼的,这寓意着“年年有鱼”。因为“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就代表了劳动人民对新一年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但是,有很多肿瘤患者却不敢吃鱼虾蟹贝等海鲜,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海鲜都是“发物”,肿瘤患者一定要忌口“发物”,否则会加快癌症复发!

然而,面对新春佳节满桌的山珍海味,觅友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吗?实际上,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海鲜会引起癌症复发,而且还有研究认为[1],多吃海鲜,尤其是深海鱼,还有助于延长总生存期(OS),甚至能使总生存期(OS)接近翻倍。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1)

为何海鲜会上榜“发物清单”?

科普君在网上搜集资料时,发现很多人总结了各种各样的“发物清单”,一份份清单看过去,真的替觅友们委屈。如果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地“这不吃,那不碰”,那肿瘤患者真的没啥可以吃的了。

而且众多“发物清单”中,无一例外的,海鲜都能“光荣上榜”。那为什么海鲜会上榜“发物清单”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发物”?

我国神话故事中,就有神农尝百草的无惧牺牲、勇于实践的精神。神农尝遍百草,才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物、药物可以吃,而哪些有剧毒。

“发物”的出现也是因为后人继承了神农的这种精神。古人发现,有些人在吃完某些食物后,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能诱发疾病、引起疾病的复发等,于是古人就会根据这些现象,将这些食物称为“发物”,并整理成“发物清单”,以告诫后人,平常要少吃这类“发物”,在生病时更要避免食用这些“发物”。

但是受限于古代医疗技术,“发物”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而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发物”引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一些健康人或病人食用“发物”后,出现了过敏、肠胃不适、关节肿痛等情况。

海鲜之所以能频频上榜“发物清单”,就是因为一些病人或健康人在吃完它后,出现了以下这些问题:

海鲜中的组织胺,就是非常常见的过敏原,这类过敏原会引起皮肤瘙痒、发红、水肿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过敏性休克[2];

海鲜中还有很多寄生虫和致病菌,如果海鲜未煮熟煮透,或直接吃生冷海鲜,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甚至肠梗阻等;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海鲜通常含有较高的嘌呤,而高嘌呤饮食是引起痛风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就这样,海鲜频频上榜了“发物清单”。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3)

EPA、DHA,或能让总生存期翻倍!

虽然海鲜因为种种问题而上榜“发物清单”,但是,海鲜的高营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对海鲜不过敏,也不吃生冷海鲜,本身也没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觅友们都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吃海鲜的。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4)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因为海鲜能提供非常优质的蛋白和脂肪,是食物界妥妥的“高质量食物代表”。膳食指南推荐[3],每人每天应该吃40~75克的水产品(如鱼虾蟹贝等)。膳食指南还指出,多吃鱼肉能降低人群的总死亡风险。

不仅如此,有研究发现[4],多吃海鲜,尤其是深海鱼,还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这是因为,深海鱼中含有一些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等,这些物质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并具有抗氧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功能,因此,多吃海鲜,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

另外,EPA和DHA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也有好处。比如:

还有研究发现[6],对于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吃下含DHA的胶囊后,其血清中DHA浓度越高,其疾病进展时间越长(8.7月比3.5月),总生存期也近乎翻倍(34月比18月)。在未来,通过补充EPA、DHA或它们的混合物,也许能成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式。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5)

海鲜这么吃,才安全!

看到这里,觅友们对于海鲜这种“发物”是否有了全新的认识呢?但是,科普君经常强调,凡事要适量,海鲜也是如此!

我们前面说过,海鲜之所以上榜“发物清单”,是因为吃完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过敏、腹痛腹泻、痛风发作或复发等,因此吃海鲜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7]: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6)

年年有鱼

(1)对海鲜过敏的肿瘤患者,最好别吃海鲜;

(2)尽量避免吃生冷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3)本身有痛风或关节炎的,也尽量避免吃海鲜,如果要吃,不能吃太多;

(4)在处理海鲜时,要注意避免被海鲜的尖锐物扎伤,否则会有海洋弧菌感染的风险,在吃海鲜时也要注意避免被鱼刺扎喉咙;

(5)深海鱼油不是“液体黄金”,鱼油中的EPA和DHA含量实际上并不多,鱼油对于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的证据还不明确,建议还是从饮食中摄入EPA和DHA等。

恶性肿瘤患者能不能吃海鲜(海鲜是发物)(7)

END

最后,在这喜迎新春佳节之际,觅健科普君也希望觅友们都能吃好喝好玩好,健健康康跨过一年又一年!祝愿大家在虎年,事事都如意,虎虎有生气~

参考文献:

[1]Bougnoux P, Hajjaji N, Ferrasson MN, Giraudeau B, Couet C, Le Floch O. Improving outcome of chemotherapy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y docosahexaenoic acid: a phase II trial. Br J Cancer. 2009;101(12):1978-1985.

[2]Prester L. Seafood Allergy, Toxicity, and Intolerance: A Review. J Am Coll Nutr. 2016;35(3):271-283.

[3]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国家卫生健康

[4]Yurko-Mauro K, Van Elswyk M, Teo L. A Scoping Review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Genetic Variation in Relation to Cancer Risk. Nutrients. 2020;12(6):1647.

[5]Newell M, Mazurak V, Postovit LM, Field CJ. N-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Eicosapentaeno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and the Role of Supplementation during Cancer Treatment: A Scoping Review of Current Clinical Evidence. Cancers (Basel). 2021;13(6):1206.

[6]Bougnoux P, Hajjaji N, Ferrasson MN, Giraudeau B, Couet C, Le Floch O. Improving outcome of chemotherapy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y docosahexaenoic acid: a phase II trial. Br J Cancer. 2009;101(12):1978-1985.

[7]Wenstrom KD. The FDA's new advice on fish: it's complicated. Am J Obstet Gynecol. 2014;211(5):475-478.e1.

作者:觅健科普君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