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添加个人a010022033加群,并获取方言版《万箭穿心》电影资源。


今天我想跟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万箭穿心》,这是一部小说,也有改编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就挺小众的,但是这本书更小众,估计很多人都没看过。

万箭穿心的作者方方是一位比较有名的作家,之前担任过湖北省作协主席,而且从小就一直生活在武汉,所以《万箭穿心》这本书里面的文字就夹杂了许多武汉方言,读起来特别有感觉,一下就把人带入到那座城市里面去。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这本书的故事,然后再说说故事之外的东西。

《万箭穿心》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叫李宝莉,是个下岗女工。她以前工厂的老板把厂子给弄垮了,后来老板在汉正街摆摊儿批发袜子,他就叫李宝莉过来给帮忙看摊儿。虽然说也发点儿工钱,但那点儿钱也根本不够贴补家用。好在李宝莉的老公收入还不错,所以家里面的生活条件也算是小康水平。

李宝莉的老公名字叫马学武,在一家工厂当厂办主任,他不光钱挣得多,还把家里的房子给换了,从原先的小破房换到了一处带电梯的高楼里面。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1)

电影《万箭穿心》中的马学武(画面中间戴眼镜者)

这间新房下来之后,李宝莉就叫上她的好姐们万小景一起到新家去看房子。的新家在16层,视野非常好,连长江都能看得见。李宝莉以前没住过这种独门独卫的房子,更别说精装修还能看见长江了,所以这一看到新房就觉得挺满意。万小景也觉得这个房子不错,就跟李宝莉说,你这可算是嫁对人了。不过我得劝你一句,你们家马学武当这个厂办主任也当了一两年的时间了,房子也给你换了,你可不能再跟以前似的,天天骂人家。你得对他客气点儿,让人家在外边有面子。

李宝莉就说了,是是是,我是得改,以前不是骂习惯了吗?

为什么万小景会在这时候劝李宝莉一句呢?因为李宝莉的性格太泼辣,尤其是在马学武面前更为凶悍。其实马学武和李宝莉两个人并不是那么地般配。马学武长得很一般,但是念过大学,有个学历;李宝莉的文化没有那么高,脾气也不怎么样,但是长得很漂亮。可能是这俩人都想着互补,一个看上了对方的长相,一个看上了人家的学历,就这么着结婚了。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2)

马学武和李宝莉并不般配

但是结婚之后,这俩人就总吵架,吵急了,李宝莉就用指甲掐马学武,而且是专往脸上掐。第二天一上班,所有同事都看见马学武脸上有伤,甭问,肯定是被老婆掐的,这多丢人啊。所以为了避免破相,马学武一直以来都在家表现得挺乖。但是有道是,小孩儿乖那是真乖,大人乖其实就是忍着。不过自从马学武当了厂办主任之后,这情况就有了点儿变化,他的腰杆儿开始硬起来了。

就比如看完房的这天,李宝莉回家,本来还挺高兴,洗完了澡,换了一件儿马学武穿破的T恤,躺在床上看书。结果被马学武嫌弃了,说你买件儿睡衣穿行不行?穿这么个破T恤像个什么样子啊?而且马学武还说了几句万小景的坏话,这下李宝莉可就不干了,你说我就算了,凭什么连我姐们儿一块儿说啊?得,一言不合,又开始吵。一天的好心情全没了,马学武直接拿起铺盖,到孩子那屋睡去了。

过了几天,李宝莉想回趟娘家,让马学武陪她去。但是马学武说,厂里边有应酬,去不了。李宝莉就自己回家了,陪爸妈吃了顿饭。吃饭的时候她还跟自己亲妹妹吵了一架。就说这人脾气得有多差吧,走到哪吵到哪。吃完饭,李宝莉就想让她爸妈,也去新房那边看看,让两个老人也高兴一下。去了之后,李宝莉的母亲挺开心,但是李宝莉的父亲在窗户跟前站了半天,然后说,哎呀,这可不好啊。李宝莉赶紧跑过去问,说什么不好啊?他父亲接着说,你这房子下面全是放射线一样的马路,房子的位置又是个死角,这叫万箭穿心。风水上这可是顶不好的位置,生意人都不会要这种地方的房子,做生意都得赔。

听父亲这么一说,李宝莉就心慌了。但是她母亲往楼下看看,赶紧就打圆场,说,你个老头子,瞎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万箭穿心,这叫光芒万丈。李宝莉嘴上附和着她妈妈,但是万箭穿心这个说法,就给堵到心里边了。心说我爸也真是的,哪怕风水真不好,也别说出来呀,这多让人别扭。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3)

房子下面是“万箭穿心”

回家之后,李宝莉一直心不在焉,就老想着这个事儿。结果一不小心,把饭给做糊了。等到马学武回家,累一天了,吃饭吧,刚一吃,心说怎么这味儿啊?就开始跟李宝莉抱怨,这一抱怨不要紧,又吵起来了。这饭谁都别想吃了,李宝莉把碗也给砸了。这时候他们的孩子也被吓坏了。马学武一看这情况,赶紧别吵了,开始哄孩子。孩子叫小宝,扑到马学武怀里,才觉得踏实了点儿。那时候,小宝才9岁。


吵归吵,闹归闹,日子总得往下过,更何况他们还有套新房子呢,一搬家,全家人一高兴,应该就没事儿了吧?还真别说,搬家也搬出毛病来了。


搬家的时候,马学武建议找搬家公司。搬家公司收费挺贵的,但是搬东西的时候没留神把家具给磕了,把地板也给划了。要说搬家的师傅也不容易,磕磕碰碰都在所难免,只要不是特别严重,一般谁也不会难为人家。但是李宝莉那个脾气可不行,就跟人吵吵起来了。马学武想缓和一下气氛,所以就给人家倒茶、递烟。但是李宝莉可不干,当着外人的面,就跟马学武说,我出了钱了,他们就应该给我好好干,你那个烟和茶不是用钱买来的啊?你怎么那么贱呢?

这话说的马学武是上不来也下不去,但是有外人在,马学武就没说话。

等干完活了,临走的时候搬家的师傅就给了马学武一根儿烟,对他说,哥们儿,我们虽然是干粗活儿的,但是家里面老婆还都贤惠,活得比你自在。我看你这意思,大小也应该是个干部,但是有啥用呢?让这么个女的管一辈子,比条狗都可怜。说完就出门了。

李宝莉一听人家这么说,差点儿气疯了,追着搬家师傅出门就骂,可是人家理都不理,一边唱着歌,一边就进了电梯下楼了。但是李宝莉气还没消,一口痰就啐到电梯门上了。

回了屋,她看见马学武,本来又想吵架,但是再一想,搬家这不是喜事儿吗?算了,做饭去吧。所以说李宝莉就是没心没肺,当着外人面这么不给自家先生面子,完后还跟没事儿人一样,还打算庆祝一下乔迁之喜。可是马学武不是这么没心没肺啊,整整一顿饭,就铁青着脸,光吃饭,不说话。

吃完了饭,马学武躺床上,两只眼就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还是不说话。而李宝莉浑然不知,还劝自己,心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有马学武,我以后可不能跟他吵架了。然后,就想凑过去跟马学武说说话,没想到马学武跟她只说了一句话:李宝莉,我要跟你离婚。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4)

马学武要和李宝莉离婚

李宝莉一听马学武这么说,感觉像是要动真格的,心慌了,也害怕了,第二天都没出门卖袜子去。正巧万小景过来找她,她就把这件事儿跟万小景说了一遍。万小景是又做分析,又出主意,最后问她问李宝莉:马学武会不会在外面有别人了?

这一下还真提醒李宝莉了,虽然两人平时也吵吵闹闹的,但她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听万小景这么一说,李宝莉就留了个心眼儿。马学武呢,自从说完要跟李宝莉离婚,也确实开始不怎么在家呆着,每天都是特别晚才回来,一直说工作上有应酬。时间一长,李宝莉就想,不行,我得想办法去看看,你是真应酬还是假应酬。

后来有一天到了下班的时间,李宝莉就偷偷摸摸到了马学武的工厂门口,躲在一个杂货铺门口假装买东西,等了一会儿,果然看见马学武从大门口出来,一脸高兴的样子,然后拐了几个弯,钻进了一条小巷子里边。李宝莉再跟过去,就看见果然在那边有个女的在等马学武。而且这俩人一见面就有说有笑的,关系肯定不一般。李宝莉一下就火冒三丈了,想冲过去打架,但是她又一想,冲动是魔鬼,不能去,我再看看,我看你们到底能干嘛。结果这俩人倒也争气,李宝莉想看什么,他们就证明给她看。很快,这俩人就去小旅馆里面开房去了。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5)

李宝莉看到老公和情人去开房

李宝莉这回彻底气坏了,心说好你个马学武,你这回算栽在我手里了。马学武和那个女的进了小旅馆没多久,李宝莉也进去了,到前台跟人家说,刚才是不是有一男一女进来了?他们俩人是我家里的亲戚,把东西落我那了,我给他们送一下去,他们房号是多少啊?那前台大姐也没多问,就跟她说,206。

李宝莉上了楼,走到206房间门口,一听里边的动静和声音,可不就是马学武嘛。这时候她就想砸门,但是刚抬起来手又缩回来了,还是转身出了那个旅馆。但是这事儿可不算完,李宝莉出来以后走到一个电话亭,拿起电话拨了110,举报这个旅馆的206房间有人从事卖淫嫖娼活动。结果那天晚上马学武真就没能回家。

后来公安机关查明白了,和马学武相好的那个女人是他们厂的一个打字员,其实也是有夫之妇。这下两个人在厂里一下就就臭了,马学武这个厂办主任也别当了,只能回车间去了。那个打字员被老公领回了家,再也没来上过班。反倒是李宝莉挺大度的,假装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还跟厂里领导说,嗨,这男的哪有不在外边偷吃的?这说明我们家马学武有魅力,不是什么大事儿,回家吧。

回到家之后,马学武可是一点儿也不敢多说少道了,更不敢挑饭,还得帮着做家务。有一次马学武做家务的时候,李宝莉正在那里唠叨,这时候小宝过来跟马学武说,我数学题不会做,您教我吧。说完就把他爸爸拉进了小屋,把门也关上了。李宝莉过去刚把门拉开想发火,只听小宝说,爸爸教我算术题呢,你别吵。李宝莉看了看小宝,没说话,转身就出去了。跟马学武怎么吵都没事儿,但小宝可是李宝莉的命根子。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6)

马学武给小宝辅导功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本来挺平静的,可这种平静很快又被打破了。

有一天,马学武的爸妈从突然从老家来了武汉,马学武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爸妈在老家的房子拆迁,给的补偿款又不够买新房,所以才想来投奔儿子。马学武一看这情况,虽然也嘀咕怎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但是来都来了,又是自己爸妈,还能说什么,就赶紧安排爸妈住下了。

可等李宝莉从外面一回来,直接就不干了,跟马学武吵了起来,李宝莉说日子刚清净没几天,你怎么又闹腾?刚赶走个野的,这回又来了俩老的,你还让我怎么过日子?马学武就跟她解释,说老家房子拆迁什么的,但是李宝莉根本就不听,还说,他们肯定就是看咱们住新房子眼红,所以才想过来住。马学武一听她这么说,是彻底不高兴了,就跟他爸妈说,您二老就住这儿,哪儿也别去。这样马学武的爸妈才总算是住下了。

但是没想到两个老人刚安顿好没几天,又出事儿了。有一天,马学武爸妈忘了关水龙头就出门了,把新家的地板给泡了,李宝莉回了家又开始跟她公公婆婆吵,难听话也没少说。吵完了,公公婆婆待不下去了,收拾了东西出门走了。马学武回家一看,爹妈没在家,再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赶紧就出去找。最后大半夜在长途汽车站,把他爸妈给找着了,老两口正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打盹儿呢。这回马学武算是彻底伤透了心。

一个人在伤心的时候,总能想起来另一个人的好。第二天上班的路上,马学武就给他那个相好的打字员偷偷地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打字员说,你可别再撩我了,我丈夫肯定打死我。不过,后来我打听了,咱俩上回在旅馆被抓那事儿是有个女的举报,会不会是你老婆呀?

马学武说不应该啊,我老婆不知道咱俩的事儿啊。但是放下电话,他又觉得这事儿有点儿奇怪,干脆也没上班,就去了那家小旅馆,想求证一下。马学武一进门就被小旅馆的老板娘给认出来了。他就赶紧问人家说,那天警察是怎么来的?人家老板娘就说,有人举报的呀,我表弟就是警察,我都问明白了,没人报警,警察才不来呢。这时,马学武拿出钱包,掏出一张他们家的合影,把小宝的脸盖上,指着照片里的李宝莉问老板娘说,是不是这个人举报的?老板娘一看照片,可不就是这个人吗!可把我害惨了,我这生意现在都没法做了。

马学武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被李宝莉给算计了。他一边伤心难过,就一边晃晃悠悠往厂里走。刚走到厂门口,副厂长就把他给拦下了,跟他说,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啊,最近厂里会有一批职工下岗,这里面就有你。

这一上午的两件事儿接连打击之下,马学武的内心彻底崩溃了。他也没说什么,转身走出了工厂大门。

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宝莉正在吃盒饭呢,马学武厂里的副厂长就找过来了,说你跟我去厂里一趟。李宝莉就纳闷,心说不会是马学武跟那个打字员又搞到一块儿去了吧?等到了工厂,发现接待室里还真有两个警察,就想好你个马学武,肯定又让人抓了。但这回她想错了。马学武跳江自杀了。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7)

领导告诉马学武,下岗名单里有他

马学武死之前留了封遗书,字虽然不多,但是没有一个字是写给李宝莉的。李宝莉看了这封遗书,心里反倒没有了悲痛,也没有难过,只有对马学武的恨。

马学武的父母知道儿子没了,承受不了,俩人一块儿进了医院。李宝莉就想,虽然他恨马学武,但是对公公婆婆,她心里是有愧疚的。当初要不是她举报,现在哪至于此?马学武到底因为什么自杀的,只有她最清楚。

所以想到这儿,李宝莉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就跟公公婆婆说,马学武走了,有我的责任,以后我好好照顾您二老,我就当是赎自己的罪。

其实马学武的爹妈根本就不知道李宝莉举报马学武这件事儿,更不知道这件事儿其实就是马学武自杀的直接诱因。但即便是不知道,他们也能看得出来马学武平时在家没少受窝囊气,所以心里边特别恨李宝莉。可是李宝莉就想,不管你们恨不恨我,既然我说了照顾你们来赎罪,我就说到做到。

在批发市场帮摊儿卖袜子挣不了几个钱,指望这点儿收入养家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李宝莉一狠心,换了个工作——挑扁担。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8)

李宝莉开始在市场里挑扁担

扁担儿是个什么工作呢?李宝莉所在的那个汉正街市场的路很窄,车开进不来,只能停在外边。很多买东西进货的人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运到车上去。在批发市场进货肯定不是买三件两件,少说也得是一两箱或者是一大包,又重,又占地儿,很不好拿,所以在这个市场这里诞生了一个职业,就是扁担。他们挑着担子,用人力把这些东西从市场里运到外面的车上。

这是个体力活儿,虽然来钱快,一天一结算,但一般都是男的干,女同胞身体瘦弱,经不住这么累的工作。但是李宝莉最后还是咬牙选择了这么个活儿,因为一方面来钱快,另一方面,自己在这个市场呆了好多年,跟市场里的人也熟,有生意肯定能照顾一下。

从此,李宝莉起早贪黑,每天一回家,就把当天挣来的钱交给婆婆,让婆婆过日子用。而且她整个家也都交给了婆婆来打理,儿子小宝更是让公公婆婆来照料。虽说她这样拼命地为这个家付出,但是公公婆婆压根儿就没把她当成这家里的人,而且不光这老两口儿这样,儿子小宝也快不认这个妈了。李宝莉觉得这公公婆婆暂且不说,小宝可是自己的心头肉,下半辈子还得指望小宝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呢。自己这么累,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孩子,所以什么都能忍。

日子过得很快,小宝越长越大,等上了高中,学习之类的各方面花销越来越多,但是李宝莉一直也没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只不过这些年过来,因为长期干重体力活儿,李宝莉从原本还挺漂亮的一个人,被摧残得苍老了不少。而且这么长时间的付出,她的公公婆婆包括儿子小宝,对她的态度没有一点儿改变。比如她公公过生日,全家人都外出吃饭,但是谁也没有告诉李宝莉,就在家里给她留了点儿之前的剩菜剩饭;再比如说李宝莉有一次腿受伤了,需要住院做手术,但是自己没钱,只能把以前的金银首饰卖了付医药费。可是都这么惨了,婆婆却不相信,觉得她是想偷懒不去干活儿。

这时候,李宝莉的闺蜜万小景觉得她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就想再给她介绍个男朋友。这个人名叫建建,其实很多年前,李宝莉没结婚的时候,万小景就给她介绍过,但是她当初嫌人家没学历,就跟了马学武。可没想到最后是这么个结果。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9)

建建的生活也不太顺

这个建建也是生活得不太顺,还进过监狱,但是出来之后跟朋友一起开酒吧,生意做的不错,也是有房有车。在李宝莉腿受伤的时候,还帮了很多忙,挺热情的。李宝莉从心里也不是完全就排斥这件事儿,毕竟有个人照顾总比这样孤苦伶仃的强,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是有一次小宝遇到了建建,就表现出来很大的敌意,李宝莉一看还是算了吧,所以一直也没答应人家。

说到小宝,这孩子倒是真的挺争气,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高考考了个能上清华的分。但是他最后填志愿填的是武汉大学,坚决不去上清华。李宝莉替他可惜,就一直劝他,说你放着清华怎么不上呢?这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了。学费的事儿你不用担心,实在不行,爷爷奶奶也能帮一把。

结果没想到这孩子就跟他妈妈说,我正要跟你商量这事儿呢。我不去清华,就是想留在武汉照顾爷爷奶奶,我怕我走了,你欺负他们。还有,学费的事儿,你不能找我爷爷奶奶要一分钱。本来我上学应该是你和我爸两个人管,但是现在我爸不在了,那就得你自己承担了,至于说你用什么办法给我凑学费,我管不着,那是你的问题,但是你不能用我爷爷奶奶的钱,只要让我发现你找他们要钱了,我就退学不上了。

李宝莉听完这话又生气,又没辙,只能先想办法凑学费,让孩子先上了学再说。可学费也不少钱,对一个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真的不好凑。李宝莉先从娘家那边借了点儿钱,但还是不够,最后李宝莉只能去卖血,而且是隔一两个月就得去卖一次,再加上平时给人家挑扁担赚的钱,这才供小宝念完了大学。有一次因为卖血太频繁,李宝莉晕倒了,那时候公公婆婆才知道她卖血给小宝凑学费这件事儿,从那之后对她的态度才有了一点转变。

坚持了四年,好不容易小宝大学毕业了,找了个好工作,挣的钱也特别多,按说李宝莉终于是熬出头了吧?并不是。不但没熬出头,更夸张的是小宝直接让她从这个家里搬走。因为小宝为了照顾爷爷奶奶,想买套别墅,首付款不够,得把这栋老房子卖了,所以就对李宝莉说,往后你自己养活自己,你自己找地方住去吧。

李宝莉看自己的亲生儿子对自己这样,简直是伤心透了,她对小宝说,你要是非往绝路上走,往后咱俩这母子情分可就断了,你这么做还有没有良心啊?

这时候小宝终于是忍不住哭了,跟李宝莉说,你别跟我讲良心,我从小就看你天天欺负我爸爸,天天吵架,天天骂他。后来他死了,我本来以为他是接受不了下岗这个事实,觉得他挺窝囊。但是后来又想想,为什么你对爷爷奶奶转变那么大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后来我从爷爷那听说,我爸以前有个相好的,我也找到那个人了,终于弄明白这里面是怎么一回事儿。要是没有你的举报,我爸爸也不会自杀。你害我10岁就没了爹,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原谅你。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10)

小宝和母亲李宝莉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话说到这份上,李宝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小宝会这样对待自己,突然觉得人生原来真的是有报应的。

她想起来搬家之前,她爸爸说这个房子是万箭穿心,这十几年过来,她的心里的确满是窟窿。

作家方方在这里写出了这本书里面最经典的一句话: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是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总得要走完它。

第二天一早,李宝莉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这个月的生活费、房产证、小宝的出生证,还有一些老照片留在了家里,给公公婆婆留了张字条,自己一个人搬走了。就像马学武当初写的遗书一样,这张字条上李宝莉也没给儿子小宝留下任何一个字。

听说她要搬走,她的朋友万小景赶紧叫上建建去找她,怕她想不开出意外。但是等他们到了汉正街看见李宝莉,发现她还是那么坚强,和以前一点儿也没有变。万小景告诉建建,以后你可得照顾好她,建建说,我晓得。

这本书到这儿就戛然而止了,方方给了大家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没有人知道李宝莉往后的日子会过得怎么样。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11)

电影《万箭穿心》

说到这儿,万箭穿心这个故事就算是跟大家聊完了,其实已经严重的剧透了。但是在这之外,我更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故事以外的一些东西。一个是捎带着说说这部电影;再一个我想说说李宝莉这个角色;最后也和大家聊聊小说这种文学形式。

咱们先来说电影,电影的名字和小说一样,也叫《万箭穿心》。但是他有两个版本,一个普通话版,一个武汉方言版。我当时为了找这个武汉方言的版本费了特别大的工夫,好在最后找到了。虽然说推广普通话很有必要,但是就这部电影来说,我觉得还是看方言版的更有味儿。

在《万箭穿心》的电影里饰演李宝莉的演员是颜丙燕,绝对是演技炸裂,把李宝莉这个角色演得十分鲜活,那种泼辣,那种坚强,所有的性格都展现的特别到位。演她的儿子小宝的演员就是被好多女生称为“现男友”的李现。只不过当时演这个电影的时候他还在上学,还没出名,再加上这个电影本身也不算大众,所以好多人都不知道他还演过这么一个角色。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那时候李现的表演可能还有点儿青涩,但演技就已经在线了,所以说还是值得一看。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人到中年万箭穿心)(12)

扮演李宝莉的演员颜丙燕

而且这部电影本身也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虽然做了一点儿改编,但是故事的主线基本上都是按照小说来串连的。在人物方面,电影里没有李宝莉的公公这个角色。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作者方方对公公婆婆的人物设定比较一致,对各种事情的态度也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电影里面用婆婆一个人的角色来代替,也完全没问题。

可能电影和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相比小说的戏剧冲突要柔和一点儿,没有小说里面那么地让人绝望。比如说,李宝莉卖血,还有小宝跟李宝莉要钱时说的那些狠话,在电影里都是没有的。当然了,估计电影要是也演的那么真实,那么绝望,可能当初的票房就更差了。

虽然我一直也觉得文学作品应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那么扎心的片子,他确实不如喜剧片容易招揽观众。所以万箭穿心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是有点儿吃亏。不管怎么说吧,我还是非常想跟大家推荐一下这个电影,还有这部小说。的确是非常不错的作品,因为它还原了我们真实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李宝莉这个人。李宝莉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在家天天骂老公,但从来不会被生活压垮,孩子是她唯一的希望。

这么一总结,大家再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身边,尤其是一些长辈里面,有非常多的女性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她们没赶上一个好的时代,没接受过很系统的教育,甚至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爱情观,脾气恐怕也不太好,心直口快,心里有话就得说出来,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哪怕是吵上一架。但是头一天吵完了架,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早点都给你准备好了。另一方面,她们特别疼孩子,只要是为了孩子,什么事儿都能忍过去,而且就算日子过得再不顺心,也从来没向生活低过头。大家想想,这样的性格我们是不是都有点儿熟悉?这可能真的就是传统中国女性在性格上的一个侧面,电影里的李宝莉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那咱说回到李宝莉,在小说里面,她因为举报马学武出轨,然后导致马学武自杀,家里出现了变故,然后公公婆婆和孩子都不认她。可能有人就会说她这是自作自受,也有的人可能也会说,不对,是马学武出轨在先,这不能怪李宝莉,马学武他活该。其实我觉得,这些对错都不重要,这部小说也不是让我们来讨论对错的问题,我们要去理解作者方方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作者其实只是通过一种戏剧冲突的方式,来造成这个家庭出现了变故,然后才能表现出来李宝莉坚强的一面。在这之前,李宝莉给人的感觉都是特别横,不讲理,但是我们说,每个人都不只有一个面孔。方方既想表达一些女性的刀子嘴,也想表达她们的豆腐心,更想表达这些女性面对生活不认输的那种劲儿。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读小说,或者是看电影的时候,千万不能揪着剧情不放,非得把事情分出个前因后果,把人分出个是非对错。有句话叫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其实就需要透过剧情去看清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到底是人性当中哪一个层面的东西。没必要着急下结论,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因为他做什么了,就一定是个坏人,或者一定是个好人。

人是有很多面的,是很复杂的,我们有时候连自己都搞不懂呢,所以就也别轻易给别人下结论了。


说完电影和李宝莉这个人,最后咱们再来说说小说这种文学形式。

我觉得写小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因为它会牵扯到特别多的元素。当然,过去我们语文课上都说,写小说就是要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满足这三点很容易,但是照这个标准写出来的真不一定是小说,很有可能是个四不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者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它的逻辑,线索,还有叙事的节奏等等很多问题,这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构思,而且这诸多的元素又都需要靠作者本身的文笔来进行支撑,最后还得通过所有的内容,表达出来自己想要表达的核心价值,或者是想说明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中间的文学性还不能差。

这一套流程下来,就需要作者有不错的文笔,还得有一种很强的逻辑构思,也要有自己的价值输出。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所以有很多写小说的作家,其实都是学理工科出身的,因为在这种创作的过程里面,文笔虽然也很重要,但逻辑更是整部作品的关键,而且这种写小说的逻辑思维要比文字更难锻炼出来,因为你不写长篇的东西就涉及不到这方面的技巧。更别说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核心了,那是整部作品的一个指向,没有这个,它更不完整。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看小说就特别喜欢看作者的文笔好不好,有时候看见一些特别华丽的文字就觉得这太棒了。但是现在我反倒觉得文字华丽还是平淡其实没那么重要,一部作品的文学性也并不都是体现在文字表面的。方方的这本《万箭穿心》从文字上来说并不算华丽,但是我们完全能理解她在小说里面想要表达什么,而且结构和逻辑也都很好。所以说,文字背后的东西,往往比文字本身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其实小说归根结底就是在表现生活和人性,虽然它是虚构的,哪怕它是悬疑,推理,科幻的题材,但是道理也都是一样的,因为这就是创作的根源,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

但是读到现在小说,我也很遗憾地发现,现在真正还愿意踏下心来写小说的作家比以前少了很多。如果我们现在打开小说类别的图书销售排行榜,尤其是新书排行榜,就会发现排在前面的,一半以上都是国外引进的作品。而且这些国产的小说作品里还有不少是那种专供粉丝的畅销书。说实话,那些书,你说他是小说,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它确实是这个形式,但是如果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说,就很一般了,和之前的一些经典作品完全没法比。

为什么现在写小说的人变少了呢?因为写小说是一件特别费力不讨好的事儿,非常耗时间,耗精力,除非新书卖的特别好,不然最后拿的稿费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很多能写小说的作家就都会想,与其这样费劲写半天还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去做编剧呢,所以真的是流失了一部分非常不错的小说作家。

所幸的是,还是有很多作家仍然在小说这个领域里一直耕耘,也仍然有很多不错的小说作品等着我们去发现,希望以后能在图书排行榜上,越来越多地看到我们自己的小说作品,能和那些国外的作品一样,占据我们读者心里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