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发策略消息(广发策略戴康团队)(1)

《慎思笃行中的高股息策略——“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七)》(22年3月28日)

综合六大高股息策略指引指标及当前宏观环境,当前高股息策略是较好的选择。(点击可查看)

《戴康:“逆全球化”下的慎思笃行——A股春季策略展望》22年3月20日)

“逆全球化”加剧滞胀,A股仍需“慎思笃行”,建议持续关注“业绩预期上修”的低PEG策略,把握通胀受益 稳增长进化论。(点击可查看)

《戴康:“慎思笃行”复盘、应对及配置思路——“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六)》(22年3月9日)

市场下跌后要企稳需满足两个条件之一:(1)市场下跌的逻辑有没有被破坏?(2)市场的估值有没有很吸引?当下A股仍需“慎思笃行”,22年持续建议关注低PEG板块,尤其是“业绩预期上修”的低PEG板块。(点击可查看)

《戴康:“慎思笃行”当前怎么看?——慎思笃行系列(五)》22年3月8日)

俄乌冲突加剧滞胀风险,建议配置“业绩预测上修”的低PEG板块,围绕地缘风险下的通胀线索与“稳增长进化论”。(点击可查看)

《戴康:2万字讲透“慎思笃行、稳增长、A股研究框架、港股观点”》(22年2月25日)

(1)立足当下时点,未来一年如何做资产配置的选择?(2)2022年如何研判市场大势与投资主线?(点击可查看)

《地缘风险强化“慎思笃行”——A股市场策略快评》(22年2月24日)

2022年两大预期差从中期来看并没有得到完全化解,地缘风险强化“慎思笃行”,虎年开门红反弹可能因此夭折。(点击可查看)

《地产链稳增长,22年如何布局?——“慎思笃行”系列报告(四)》22年2月21日)

假设政策能够有效疏导供需梗阻,地产链如何布局?四阶段:优先地产(观察数据改善及房价);其次TO-B销售链(跟踪政策/销售);再次TO-C竣工链(观察房企融资);本轮投资链则更关注基建的边际变化。(点击可查看)

《稳增长右侧,价值成长如何选择?——“慎思笃行”系列(三)》(22年2月10日)

稳增长周期五个重要时点:明确的定调转向(T0)、初始政策落地(T1)、密集政策验证(T2)、社融上行拐点(T3),盈利拐点(T4)。T0右侧是稳增长传统链条增配良机。(点击可查看)

《高低区切换,如何评估时间与空间?—“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二)》(22年1月6日)

我们判断美股处于筑顶中,需要关注缩表提前的风险。政策“先收先宽”,聚焦“一加一稳”。(点击可查看)

《22年“供给过剩”,如何寻找α?—“慎思笃行”系列报告(一)》(21年12月30日)

如何在22年供给过剩的β中,寻找供需共振/缺口的α?关注①“供需缺口”有望延续②有望“供需共振”的细分行业。(点击可查看)

《慎思笃行——2022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21年12月5日)

2022年两大预期差:(1)全球宏观环境转向“滞胀 收缩”,(2)国内“政策底”在幅度上不会超出市场预期。2022年A股将迎来“金融供给侧慢牛”以来的首个压力年。(点击可查看)

广发策略:戴康/郑恺/曹柳龙/韦冀星/倪赓/王永健/李学伟

●团队成员介绍●

戴 康 CFA: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十二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2019年初率先提出A股熊牛转换,金融供给侧慢牛开启,2021年12月率先转向慎思笃行,备受市场认可。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金牛奖策略组第一名、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

郑 恺:联席首席分析师(行业比较),9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

曹柳龙:CPA,资深分析师(行业比较),8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

韦冀星:资深分析师(大势研判、行业比较),5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

倪 赓:资深分析师(主题策略),5年股策略研究经验.

王永健:资深分析师(港股策略,专题研究),5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

李学伟:高级研究员(主题策略,专题研究),2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