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14:41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杨文婕

桐乡未来13年规划(风云桐乡40年接沪融杭)(1)

2010年桐乡大事记

1月10日,浙江省传媒学院与桐乡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

2月1日,桐乡市城市公交D001路正式开通。

3月28日,在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主办的首届“中国服装成长品牌榜”发布会上,濮院羊毛衫市场获“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称号。

4月5日,中国·洲泉首届蚕丝品博览会举行。

4月9日,乌镇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景区称号。

6月23日,桐乡市首届丰子恺漫画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举行。

7月21日,由桐乡市委、市政府协助拍摄,在桐乡取材并拍摄的主旋律电影《情系梧桐》在市会展中心试映。《情系梧桐》讲的是一个大学生“村官”经历了从刚到农村时的“外乡人”逐步转变成为参与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贴心人”的历程。

10月23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凤凰湖开工仪式。

10月23日,桐乡市海外联谊会成立。

10月26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沪杭高铁桐乡站开站暨桐乡百名道德模范乘高铁仪式。

10月27日,中国文联荣誉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桐乡籍著名摄影艺术家徐肖冰逝世,享年93岁。

11月6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徐肖冰先生魂归故里追悼会”。

12月23日,桐乡市石门鞋业协会党委成立,成为桐乡首个建立党委的行业协会。

————————————————————————————————————————————

桐乡未来13年规划(风云桐乡40年接沪融杭)(2)

2010年,沪杭高铁的开通,让桐乡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同城效应不再是美丽的传说。沪杭高铁就像一条长长的红绳,牵起了桐乡与上海、杭州的姻缘,加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进一步加快了桐乡接沪融杭的步伐。

40年风云变幻,从“接轨沪杭”到“接沪融杭”,从交通等资源要素全面对接到社会民生共享成果,一幕幕融合发展的“大戏”在桐乡土地上由此展开。桐乡用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四方,大力推进平台、产业、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与沪杭的融合对接,不仅打开了桐乡发展新的视野,也擘画出了桐乡未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沪杭高铁通车

终圆桐乡百年铁路梦

上了年纪的桐乡人可能听说过,在桐乡铁路的发展历程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段传闻。1906年,原计划经过桐乡直行杭州的沪杭铁路,因桐乡一些士绅的极力反对,被截直取弯转而经过海宁。就这样,铁路与桐乡擦肩而过。

不管这段有关桐乡与铁路擦肩而过的传闻的真实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由于没有铁路带来的交通不便,桐乡人深有感触,通铁路已经成为桐乡人民的迫切愿望。

100多年后,机遇再次降临!2008年4月,从国家铁道部传来消息,沪杭高速铁路将经过嘉兴,并在桐乡设站。“站在铁轨边,看着火车飞速而过时擦出的火花,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空气压力,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桐乡人无比憧憬。

2009年2月26日,沪杭高铁开工建设正式启动,用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建设一条近160公里的铁路,这在世界上是从未有过的建设速度。沪杭高铁桐乡段全长18.86公里,为了配合好工程建设,桐乡必须在3个月之内完成征迁任务。

征地拆迁涉及国家、地方、个人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指挥部成员凭着满腔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工作日加休息日、白天加黑夜,走村串户,宣传、解释、动员,取得沿线百姓理解。“3月下旬,崇福湾里村御驾桥村200多亩土地需要作为大型设施梁场用地,当地农户舍小家为大家,不到一个星期,施工单位的大型机械就进场了。”回忆起当时征迁时的场景,市交通运输局老干部杨荣江历历在目,“5 2,白加黑应该就是源于那个时候吧!”他笑着说。

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在高铁建成前是个普通的小村庄,甚至有点闭塞。但穿村而过的沪杭高铁却改变了村庄昔日的宁静。高铁通车前,整个村庄充满着一种喜悦的躁动。从桐乡到杭州只需17分钟,这让许多村民欣喜不已。村民沈菊芬至今还记得在高铁开通前6天,她就作为新一批安检人员进驻车站。“百年铁路梦终于圆了,可激动了,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坐在电脑前面看监控,注意有没有管制刀具和违禁物品。”沈菊芬说。

“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坐到火车了。”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范桥村一位村民说,以前坐火车一般都要到嘉兴,或者去上海、杭州,若是晚上的车,出门就更不便了。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后结束桐乡没有铁路的历史,也意味着桐乡人出行更便捷了。

桐乡未来13年规划(风云桐乡40年接沪融杭)(3)

沪杭高铁桐乡站开站仪式现场。通讯员 谢伟锋/摄

2010年10月26日上午9时,两列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桐乡人百年铁路梦终于实现,市民向往已久的沪杭“半小时交通圈”,也由梦幻时空变为美好现实。

接沪融杭

缩短与大都市的距离

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京杭大运河、杭申线(航道)等交通要道贯穿全境,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桐乡纳入了沪杭苏半小时交通圈,桐乡逐渐步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快车道。

左拥上海,右倚杭州,各种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如何缩短桐乡与这两座城市的距离,敢为人先的桐乡人将梦不断延续,伴随着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沪乍杭铁路等项目的规划,接轨沪杭大通道不断被拓宽。

道路之于城市,如韵脚之于诗,而这仅仅是桐乡接沪融杭的缩影。其实早在2003年浙江省就提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部署,2004年桐乡响亮地喊出了“融入杭州”的口号,2007年杭州都市圈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桐乡把目光盯紧两个大都市,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正式开学,依托桐乡产业优势和地域文化特点,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使学生教育实践与桐乡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让桐乡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输出基地,为桐乡发展注入了一股具有更强后劲的新能量。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成功举办,并确立乌镇为永久会址,桐乡被赋予了新的地标意义。借互联网东风,桐乡抢抓机遇,“接沪融杭”在桐乡发展中的笔墨越来越浓重,气韵也越来越生动。

2018年1月至9月桐乡市引进内资项目中有35个项目来自杭州,实到内资数22.8亿元,实到注册资金约12亿元。今年桐乡还在杭州建立了第二个域外孵化器项目。今年,桐乡与上海虹口区、张江集团已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虹口·浙江桐乡联合科技创新港”揭牌成立。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桐乡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落户的首选地。杭州商人徐谦把他的浙江港龙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搬到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厂区内所建的港龙世界木屋博览园还获批“桐乡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我之前没有想过能把这里做成一个景区,是桐乡提出了以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新型工业化的说法给了我灵感。”徐谦说。

从杭州萧山搬迁至桐乡崇福,新灿新材料公司负责人熊慧英坦言看中的就是桐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机遇,“现在高速高铁那么方便,而且桐乡的招商政策很诱人,企业发展前景好。”

抢抓发展机遇

桐乡全力向前

坐拥沪杭城市发展机遇,桐乡进入了全面拥抱“融杭接沪”新时代,不仅在交通、规划、产业等方面实现了有形对接,而且在医疗、旅游、资源等方面实现了无形共享,接沪融杭成果“多点开花”。

“过去要去杭州、上海看专家,经常要坐几个小时的车、排几十分钟的队……如今,这些大医院专家陆续来到家门口,既省心又省钱。”市民刘先生不禁感叹道。近年来,桐乡市医疗开放合作采取“接沪融杭”的战略,与沪杭嘉知名医院、重点学(专)科、医疗专家全面深化合作。

2016年11月,桐乡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市一院也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托管合作协议,成立浙江省人民医院桐乡院区;今年10月,2018杭州都市圈市民体验日”活动的100位杭州市民来到桐乡体验风土人情;今年12月4日,桐乡市教育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建协议正式签约,这是桐乡与上海首次合作共建办学……桐乡正在一步步地将“地利”真正变成“红利”。

眼下,董家茭白、三珍斋、杭白菊等桐乡优质农产品早已享誉沪上市场,端上了广大上海市民的餐桌,而桐乡人去上海拿着自己的市民卡就能坐地铁、乘公交……接沪融杭,桐乡正全力大步向前。

锁定大格局,关键还要有大平台的支撑。摊开新的桐乡版图,一条贯穿南北的乌镇大道和一条贯穿东西的临杭大道尤为醒目,这不仅仅是两条大道,桐乡已赋予了它新的使命。

规划范围125平方公里的《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战略规划》由北至南依次设置互联网产业区、时尚特色产业区、宜居智慧新城区、先进制造产业区,这里是桐乡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也是桐乡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近日,《桐乡临杭大道沿线产业发展规划》新鲜出炉,规划明确将把临杭大道建设成为桐乡融入杭州都市区、环杭州湾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主窗口和生命线,打造产业兴旺、生态优美、城乡和谐的“桐乡大花园”。

扬帆奋进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站在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风口上,处在接沪融杭、环杭州湾大湾区战略的重要节点,桐乡正积极向“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的目标奋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