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1月份开始积累的一些书的书评,现在已经快年底了,应该完不成这个挑战了,不过回头想想还是觉得学到了很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天读一本书挑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天读一本书挑战(一年读50本书挑战)

一天读一本书挑战

这是我今年1月份开始积累的一些书的书评,现在已经快年底了,应该完不成这个挑战了,不过回头想想还是觉得学到了很多。

1.《人性的弱点》

这本书已经完结,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刚开始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有关心理学的著作,因为也很有名。但是看了一半之后发现,其实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作心理学或者归类为心理学,如果非要分类的话我觉得教育学比较合适。因为里面的这些东西如果你出身很好的家教或者你曾经遇到过很有礼貌的老师同学朋友,那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学到,书的内容大部分是基本的做人规范,像微笑,站在别人立场思考问题,请别人帮助之前先赞扬他等等,想必不用看书你也知道。

剩下的一些技巧更像是专门对于销售人员或者领导以及那些急切渴望成功的人士适用,对普通人的交际来讲,并没必要。书中把讽刺和批评当做一无是处的社交工具,但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许多人,他们仅仅为了羞辱别人或者吹捧自己而获得优越感,就算你用了书中的各种技巧,他们就在知道了你知道他在羞辱或者吹捧的时候,也不会改变,因为他们本意如此,这类人另外一个更加明显的称呼是:”装睡的人。”而且本书缺乏一些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证明,不能算作严格的心理学著作。至少不能当成心理学来看。

当然了,如果你是销售人员或者企业经理,本书或许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学到了那些以前没接触过耳目一新的东西呢?分享如下:

•学会善于夸奖别人

特别是女性,据说女性对于自己的衣服很在意,女性走在街上对其它女性的服装关注度要比异性还要高。

•如果想建立更好的亲近关系,请他帮一个小忙

这条其实很早以前也听过,觉得挺实用的,只要不过就行。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注

所以聊一聊对方感兴趣的事能拉进亲近感

•你想让对方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把他当成那样的人去对待他

如果你用你希望的人去对待对方,对方就会自动的维护他在你心中的印象,从而达到你的目的。这条用来教育孩子特别有效。但是大多数家长却具有相反的逻辑,想让孩子变勤快,却整天骂他懒猪。

当然了,更多的收获对我自己的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吧。。。。。。

推荐指数:⭐⭐

2.《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我很少看类似的文学书,觉得文学不过就是一些人在给另外一些人讲道理和自己的观点,但我比较喜欢固定,可以证明的真理,类似数学定理和物理规则,而文学家往往倾向于说正确的废话,甚至于有些强行推销自己的想法,不管这想法是不是符合现实。

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改变了观念,那是当我看到王小波关于沉默的观点的时候,突然触及了我的内心。我觉得可能这就是文学的魔力吧,更多时候它像一个可以倾诉的老朋友,一个没有客套话也不需时刻注意体面的老朋友,能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俗世里感到有那么一丝的理解。当然我不是说现实世界里人都那么俗,只是不俗并且能跟你静心谈话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本书题名为《沉默的大多数》,是截取了其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类似是一个杂文集,后面大都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其中一些观点在现在已经很流行了,也没什么深的感触,但是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观点,也实属超前。例如当他讲到封建社会里的种种行为都类似于虐待狂和被虐待狂的行为模式的时候,这种新颖的观点我第一次看到,有点震惊,中途仔细一想,也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原文:”坦白地说吧,在洋鬼子的S/M密室里有什么,我们这里就有什么,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恐怕不能说是偶合。在密室里,有些masochist把自己叫作奴才,把sadist叫作主人。中国有把自己叫贱人、奴婢的,有把对方叫老爷的,意思差不多“)。至于后面几章,感觉有严重凑字数的嫌疑,尤其是愚人节那篇,而且很多例证都跟前面的有重叠,不知为什么。王小波很喜欢例举国外的文学作品和人物,排列在一起,给人一种炫耀的感觉,应该也是文革时候留下来的毛病。然而不管怎样,王小波的文字还是很质朴很真诚的,一本书读完虽然并没有甚么大的人生觉悟,但还是会被他的某些地方的文字所感动。

分享一些比较有感悟的句子吧:

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太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

几年前,我刚刚走出沉默,写了一本书,送给长者看。他不喜欢这本书,认为书不能这样来写。照他看来,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因为狂信,人就不想讲理。我个人以为,无理可讲比尸横遍野更糟;而且,只要到了无理可讲的地步,肯定也要尸横遍野。

作为墨子门徒,我认为理智是伦理的第一准则,

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

我上大学时,老师教诲我们说,搞现代史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治史的原则,二是党性的原则。这就是说,让历史事实按党性的原则来发生。凭良心说,这节课我没听懂。在文史方面,我搞不清的东西还很多。不过我也能体会到学者的苦心。

有一些时期,每一天都是愚人节。

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

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

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

我觉得知识分子就该是喜欢弄点学问的人,为此不得不受点穷,而非特意地喜欢熬穷。假如说安于清贫、安于住筒子楼、安于营养不良是好品格,恐怕是有点变态。

科学家维纳认为,人在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也就是说,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还有一类如发明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糊涂都可以。

伦理道德的论域也和其他论域一样,你也需要先明白有关事实才能下结论,而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你是个好人,或者说,站对了立场,一切都可以不言自明。

科学家和圣贤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寻求知识,还寻求知识的证明。不幸的是,证明使知识人人可懂,他们就因此丧失了权力。

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

礼义廉耻,洋人所知没有我们精深,但也没有儿奸母、子食父、满地拉屎。东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边都有,之所以没有投入全身心来讲究,主要是因为人家还有些别的事情。

再举孟子为例,他老人家善养浩然之气,显然是品行高洁,但我也要抱怨道:您养正气是您的事,打量我干什么?这两位老人家的学养再好,总不能构成侵犯我的理由。

瞎浪漫的解救,是一种意淫。

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

我们国家总是从社会主义女权理论的框架出发去关怀女性,分配给她们各种东西,包括代表名额。我以为这种关怀是不够的。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可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

推荐指数:⭐⭐⭐⭐

3.《摄影的构图:图像设计的法则》

去年下载了google photo应用,发现可以无限存储照片,突然间像发现了新大陆,我本来就喜欢随便拍点甚么东西,但是没奈何手机空间总是很快就满了,用了几个照片云服务软件要么空间不够用,要么就是不稳定三天两头关闭。拍摄了大概一段时间后,感觉摄影也确实是需要一定的手法的,我以前一直以为摄影最重要的是照片的内容,如果照片本身并没有传递给人们一些有用的信息,那这个照片就是无用的,后来慢慢觉得,图片本身也包含了一种美学在里面,一方面可以缅怀过去,人的记忆并不可靠,你并不知道在过去的那一刻,你看见的那副景色有多美,有了照片就可以时刻重温那一刻的感觉,有点像瑞克与莫蒂第三季里面的那个加有被定格在一直感受女儿温暖的瑞克脑壳里流出来的美妙化学物质的饼干。另一方面也算一种传递信息的介质,虽然视频显然传递的信息更多,但显然现在使用的更多的还是图片。

以前拍照就是纯粹兴之所至,对什么曝光,光圈一无所知,后来有一次拍月亮,同样的手机,我排出来的就是一个大糊的亮光团,别人的却可以清楚的砍价月亮上的纹路,在帖子里问过后,才知道是调了曝光时间和光圈的,从那时候也开始觉得,摄影是真的一门学问。当然了,这种美学性的东西主观性的观点还是居多,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好,其实只要自己心里舒坦就好了。

书中有一些观点以前没有接触过,罗列出来大家分享,所有的插图都来自我自己,用来说明要点,专业性几乎没有,看看就好。

1.对比

这是一个贯穿全文的主要观点,不仅有颜色,大小,方圆,阴暗的对比,还有照片中各种景物的对比,风景照的对比是为了加强空间纵深感,令照片本身更加震撼。例如下图,小花鲜艳的颜色跟四周暗灰色的枯枝对比,花朵较为规整的圆形于周围凌乱的杂枝对比,强烈显出了花的特点。

这幅图是我在山西运城关帝庙的时候拍的,那时候已经关门了,只好拍一下前面的马,当时是故意的逆着光拍的,就是为了体现出强烈的光线对比。

2.倾斜

拍摄一些建筑物的时候,较为规整的外形会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所以人为 的把相机倾斜拍摄,体现一种轻松的氛围。

3.黄金比例

这应该是比较熟知的定律了,不管是照片本身的额大小还是照片中的拍摄对象,如果正好符合黄金比例会给一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这是我们那的山,拍这个照片的时候我有意的把这棵树放在照片的黄金比例处,这样整个图片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另外对于照片尺寸,最合适的尺寸应该是21:34,对于手机拍摄,16:9是最接近黄金比例的一个。

4.水平线

一般来说,水平线处于正中间是一种很好的对称,但为了不显得单调,常常并不在照片里显示跟图框严格平行的水平线,有时候稍微倾斜一下,让水平线更加符合人体观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事实上,摄影师常常用斜线来于图像的四个直角框产生对比,使画面更加丰富,产生空间纵深感,在表现斜线的时候,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灯的规则,一般从左下到右上的斜线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具有消极意义。这跟人眼习惯从左到右的阅读顺序有关。总的来说,在拍照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平行。

5.降低视角

当拍草地的时候,用不同于平常的俯视视角,而是贴近小草去拍,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6.视线的阻隔

在摄影的构图中,有条理的网格结构会加深图像的纵深感。

7.中心透视。

利用透视的原理将平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推荐指数:⭐⭐

4,《月亮与六便士》

当初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kindle恰好出现了这本书的推荐,而我又想凑凑读书数目,于是下载来看,打开开头看序的时候,看到很多有名的作家对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部作品的伟大的评价,于是本着勃勃的兴趣看下去,现在看完了,我只想说一句话

这他妈是什么鬼?

这部作品很鲜明的突出了我不爱看文学类小说的所有理由:文学家的不正确的臆想,尴尬的升华的主题。作者是想表现一个天才画师的独特性格,进而表现他对理想的无谓追求,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把他那些恶心到底的阴暗面透露无疑,而整本书,作者都没有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表现出对这些性格的批评,仿佛只要是一个“天才”,拉泡屎都是香的。斯特里克兰,一个四十岁的证券交易师,毫无征兆的抛妻弃子去巴黎画画,当作者扮演的角色问到有关他走了以后他的妻子儿女该如何生存的话题的时候,他的回答总是冷冷的,不关心。仿佛女人对他只是个累赘,而作者的字里行间竟然也没有责备的语气,最重的描写也只是--------------惊异。当小说写到斯特里克兰跟收留他的斯特罗夫的妻子出轨并间接引起其自杀的时候,作者竟然还在一味的宣扬斯特里克兰这位天才的思想独特,当这位天才说出,女人只是他满足性欲的工具,理想才是他最终归宿的时候,作者的笔墨竟然还暗含对这位伟大天才的赞同。。。。。。?还有,作者凭空构造出斯特罗夫这样一位善良,热情,好心好意给斯特里克兰提供住所,反而被他给带了绿帽子,最后还要用自己的“懦弱胆小”给斯特里克兰的“天才”做挡箭牌的人?我也是醉了。

看猫妖传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记得之前看影评的时候有个人说:你们失去的只是生命,我白龙失去的可是爱情。何其讽刺。你们失去的只是生命,我斯特里克兰失去的可是理想。文艺工作者往往着重宣传一个人的某些独有的品质,将其夸大,罩上种种光环,而将其它东西完全忽略,不管这些东西到底对那些没有这些品质的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篇小说看到快完的时候我以为是个纪实性小说,因为文中作者就是一一位见证者的身份写的,如果是这样还有那么一丝的情可原,后来一查发现,是基于画家高更的生平故事改编的,而且是大部分进行了原创。。

我觉得这位作者的人格有问题。

就这样。

推荐指数:别看。

5,《暗示治疗学》伯恩海姆。

这是一本有关催眠的书,想了解有关催眠的知识,是从高中的一部美剧《超感警探》开始的。在这部剧中,主角展示了各种神奇的催眠效果,后来我查了查资料,发现这些效果也确实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所以那时候就对催眠产生了兴趣,之后看过一些有关催眠的科普性书籍,其中都对催眠做了一些基础性介绍,也算是浅尝辄止吧。

让我重新拾起对催眠的兴趣的,是这部书的书名,暗示治疗学。这个名字远远远远比催眠要平易近人的多了,在生活中你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催眠别人,但是你可以运用暗示的力量来对自己或者别人做出改变。

这本书是由弗洛伊德的老师伯恩海姆写的,弗洛伊德的催眠学知识就是跟他学的,可以说,伯恩海姆是第一个对催眠学做出系统研究的人。

但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有点后悔了,一是这本书是真的厚,这也是为什么我直到现在才看完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考试),二是这本书大部分都在讲催眠的案例。直到我把这本书硬着头皮读完后,发现几乎80%的篇幅都在介绍具体的催眠案例,对于催眠的具体方法和原理却没有涉及。关于催眠原理在本书中间稍微提到了一下,不过并没有进行深刻讨论。

实际上刚看到他的案例的时候我是有点抵触的,他的那些案例有点玄乎了,甚至有的跟我从电视剧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我知道电视剧肯定是有夸张成分的,但催眠如果真的能达到他说的那样神奇的效果,为什么在今天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于是我接着往下看,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十分详细的记录了病人的治疗情况,精确到每天,病人的每个器官变化。详细到你很难相信是作者编的。而且伯恩海姆对于催眠方法在全书中只字未提让我感到很疑惑,仿佛催眠方法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催眠效果?

在电视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杀人凶手在谋杀了一个人之后,把另外一个人催眠,让他把尸体装进袋子里送到警察局,然后暗示那个袋子里装的是土豆。直到警察把他逮捕,到审讯室问他话时,他仍然不理解,以为他只是拉了一袋土豆,警察甚至把尸体摆到了他眼前,他也认不出。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相似的例子;作者催眠了一个病人,暗示他桌子上有一个梨,在他醒来后他会把那个梨吃掉。但实际上作者放的是苹果。然后病人醒后径直走向桌子旁,拿起苹果开始吃,然后作者问他吃的是什么,他说是梨。

我估计超感神探这部剧的编剧绝逼借鉴了这部书,因为这里面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重叠的,而且其中充斥着各种医学专有名词。对于想实际操作催眠的同学这本书我是不很推荐,我觉得这本书适合那些对催眠有兴趣想要仅仅一窥其祥,领略催眠学的神奇效果的人。

另外,我真心希望能有人给出关于这本书中案例的一个确论。

推荐指数:⭐⭐

6,《麦肯锡极简工作法》 刘易斯

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读完了,典型的快餐式书籍,主要是讲关于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效率,其中的一些观念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新的感触。

例如第一章里面的“从零开始”,就很有意义。

从零开始是说,如果一件事你感觉做起来很有困难,那么解决的方法也许就是不要去做它。这个理念很有道理,生活中往往鼓励你坚持的人很多,鼓励人放弃的却很少。殊不知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进,其实是一种后退。所以有时候颠覆一下以往的思维,从头开始,不失为一种好的处世之道。

还有关于“事实”的一章,是讲在企业中工作时,要把事实当做做事的最基本准则,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花哨。直面事实。我想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考伦波策略是指,假装谈话完毕,在离去时稍做轻松的问对方一个问题,对方在已经放松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最真实的回答。

另外一个比较深刻的是逻辑思考,把逻辑思考作为做事的基础,这个有点像星际迷航里的史波克,之前看过一本讨论自卑与超越的书,里面也提到了用逻辑来对抗抑郁。现在来看,觉得逻辑确实是处理事情和情绪的最有效的办法,虽然这并不是最人性的一个。偏重逻辑的思考,而不是靠一时脑袋发热去做某事,也是成功人士跟普通人所具有的特质的区别之一吧。

推荐指数:⭐

7,《微反应心理学》

这本书整体来说有点类似于第一本书,不过更加具体,更加详细。

之前也看过类似的微反应书籍,不过时间长久,也忘的差不多了,看这本书就权当是复习吧。看完这本书之后暂时不再接触心理学类书籍,想看看小说。

这本书整体来说讲的很详细,涉及到的面也很广,不过就是两点,一是案例太假,一看就知道是为了迎合论点编出来的,另外一个是其中的“心理小测试”一单元比较不严格,有点“巴纳姆效应”的影子,并不可信,不过除此之外,还算可以。

现把书中一些我标注过或者观念比较新颖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希望共同进步。

•单向表达的微反应并不准确。这个算是我之前关于微反应的一个一直存在的误区了吧。我以为只要掌握了每种反应对应的表情或者姿势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心情,但依作者所说并不是这样。微反应的表现只有在相应的刺激下表现出来才是较为准确的。这个刺激就叫做刺激源,把刺激源跟微反应联系在一起分析,才算是比较科学的做法。想来也是这样,每个人做出每种表情的动机千千万,想猜中一种何其困难。

•人际交往中的微反应很多,应该重点关注那些“失控”的微反应。只有这些才是当事人真是的感情认知。

•“一个人不管受过多么高等的教育,本质上还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的蛋白质生物,他所有的行为都牢牢地受制于生存与繁衍两大诉求。”

•冻结反应:人在受到威胁是,身体往往会在一瞬间停止移动,称为冻结反应。表现在手上,为手插进裤兜:表现在腿上,表现为把腿调整为要逃跑的姿态,同时腿部大量充血,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失血,脸色发白,手掌震颤等:表现在表情上,为表情僵硬,眼神呆滞,双眼盯着一个地方一直看。

•逃离反应:在受到负面刺激源的时候,首先面部会远离刺激源。因为面部聚集着很多感觉器官,而且面部背后就是神经枢纽所在,而且远离的距离跟刺激源的程度成正比。

•满足和优越感还体现在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比如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往好的方面想。即便是作恶多端的坏人,也会通过找到自身某些优点来保持心理健康。因此,自我认同是一个人能够存活的基础条件,如果一个人真的从内心否定自己,说明他心中绝望,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扩张:敢于扩张和舒展肢体,尤其是双臂和双腿间的夹角扩大,就意味着行为人敢于用胸、腹等最脆弱的躯体部位,迎接即将到来的压力和刺激,甚至是相信在展开的区域内,不会存在负面刺激。这是一种非常强势的心态,是有自信和掌控感的表现。

•信息的全部=7%语调 38%声音 55%肢体语言。

•在说话的时候,如果某人不自主地将双手藏起来,那就说明他心有隐藏,说明他在隐瞒一些谈论中的关键信息。

•叉腰是动作者威慑力的表现。

•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下意识动作的可信度越高。

•大多数时候,拍打头部是表示懊悔和自我谴责,但拍打脑后部还可能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这个人不太注重感情。这样的人也许会跟你成为利益方面的朋友,但绝不可能是同甘共苦的朋友。

•抬高右眉是怀疑的表现。

•一些眼镜佩戴者将眼镜腿咬在嘴里,这个动作跟叼根烟、咬支笔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表示行为人对安全感的一种渴望。

•满不在乎的表情实际上是内心强烈不满或者内心极端无视的表现。

•研究表明,握手时把手掌向下进行握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与生俱来就具有很强的占有欲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强权的一面。

•决策者闭起眼睛来思考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他的态度非常认真。

•某人突然开始整理领带或者整理仪容,说明他准备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双手摁在膝盖上表示谈话结束。

•研究发现,人的左脸要更诚实一些,其表现出来的情绪更接近真实的内心。

•自我展示是一种具有相互性的行为。

•那些不是为了选择对象,无论到哪儿都喜欢使用第一人称说话的人,大多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反之,假如只有在面对特定异性对象时,频繁使用第一人称,那么行为人多半对听者心生好感,希望拉近彼此的距离。

•手持咖啡杯小指跷起这个动作很优雅,习惯这个动作的人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神经敏感,做事过分注意小节,对周围朋友也不怎么慷慨。

•一般来说,喜欢吐烟圈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支配欲和占有欲强烈,非常自我,讨厌各种约束;做事独来独往,性格外向,喜欢交际,重情义,不计较小事,只要不触犯底线就能平静地去面对,这样的人往往人缘比较好。

这本书刚看完就迎来一个实用的机会,前天中午做实验,我有机会观察我们的实验老师,她今年50岁,头发上很多白发。平时她很严肃,不多说一句话,刚进实验室时,某个同学闹出笑话,她立即大笑了出来。这可以看出她性格爽朗。但在看实验结果时,她又再次发出了笑声,不过比较诡异。可以看出她的“性格爽朗”是刻意的。她本身其实是一个很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不过应该是最近发生了某件事让她开始刻意把自己的性格往开朗方向发展,所以才导致了她的神态有些不自然,而她又缺捏造这种表情的理由,所以。。。。。。另外在做实验时,她时不时的把自己的眼镜拿下来慢吞吞的擦拭,虽然上面并不脏,而且结合在讲解实验是她一只脚翘起的姿势来看,她并不是很在意这次实验,也就是说,这次实验并不很重要。后来做实验时果然发现很水,老师连实验内容都没看就签字了。

总之,作为一本心理学科普类书籍,这本书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推荐指数:⭐⭐

8,《无人生还》阿加莎

看完这本小说我很兴奋,感觉这是我看过最好的悬疑小说。额,当然了,排在福尔摩斯探案集和东方快车之后。

作者的构思真的很巧妙,这本小说完全摆脱了以往传统的侦探小说模式,我觉得可以跟东方快车谋杀案比肩。想看的同学赶紧离开现在去看,因为我接下来要剧透了。

十个人,分别属于不同职业。这一点跟东方快车有点像,都是受了岛主的邀请,去一个孤岛,孤岛为一个名叫“欧文”的富豪购买,并修建了许多豪宅。但是到了岛上后发现,岛上并没有“欧文”,只有他们十人。

在当晚晚餐的时候,橱壁的留声机突然发出声音,声称这十个人都是有罪之人,终究要受到天降正义。不过这些罪过都比较隐晦,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例如,其中有一位家庭教师故意让孩子在海里游泳让他淹死,两个管家夫妇在雇主病发时没有及时给药,导致病死,一个外科医生醉酒手术,导致一病人死亡,一法官凭借一己之力将一个看似是好人的人定为死刑,一位将军故意让自己的属下去战场送死等等。这十个人顿时十分恐慌,都在解释自己的指控是虚无的。这时,大家发现桌子上有十个小瓷人,同时客厅和他们的房间里墙壁上都有一首童谣: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顺便说一句,这个岛就叫士兵岛。

然后岛上的人就开始离奇死亡了,首先是一个开豪车撞死人的豪放公子哥,在喝完一杯酒之后倒地不起。这时候有人发现桌子上的瓷人只剩九个。

第二天,大家发现管家老婆在床上没起来,医生检查后确认死亡。大家吃早餐时发现瓷人又少一个。这时大家开始相互猜疑。彻底搜查岛上后发现岛上不可能有其他人,也就是说凶手在这十个人之中。

吃中午饭时大家发现老将军被人用钝器杀死。瓷人只剩七个。

第二天早饭时发现管家被人用斧头劈死,瓷人少一个。

中午时,一个老夫人被人用注射器注射毒药而死,尸体旁边有一只黄蜂。

于是大家提出彻底搜查各自的东西,并将所有危险的东西集中起来统一监管。其中一个小细节是,他们中的一人带了枪,可是搜查的时候没有找到。剩下的五个人做什么都聚在一起,每次只准一个人离开。家庭教师回到房间时被水草缠住脖子,大叫,众人跑上来,发现无碍。回去客厅时,发现法官已死。经医生检查,头部中枪。之后那把枪失而复得。

半夜,有人听到走廊有脚步声,遂出去查看,发现医生房间没人,遂联合另外一人出去查探,留下家庭教师一人在房间。结果搜遍了全岛也没找到医生,于是剩下的三个人一直认为医生是凶手,躲在阴暗的角落杀人。

这三人其中的一人在回房子时被大石头砸死。

剩下的两人在海边游走,发现被海浪冲上来的医生的尸体,这时候两人开始彻底反目,都互相觉得对方是凶手。其中一人有枪,不过枪被家庭教师夺去,射穿心脏而死。

家庭教师心神不定,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发现自己的房间有一个凳子和挂在房顶上的吊线,于是精神恍惚间踩上凳子自杀身亡。

几天后,警察登岛查看,发现除了十个人的尸体外,岛上什么也没有。

刚开始我以为最后是会揭露出最不可能的那个人是凶手,就是那个女的家庭教师,她手无缚鸡之力,看起来不像杀人凶手。不过看故事的走向似乎没那么简单,而且书的题目也揭示了结局:无人生还。唯一的可能就只能是假死了,不过警察登岛后发现十具尸体确实已经死亡,那到底真相是怎么样的呢?

很多天以后,有人在海边捡到一个漂流瓶,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从小就冲满正义感,试图惩恶除奸匡扶正义,于是选择做了法官。不过做了法官之后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法律所不能解决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原本有罪恶但却没受到惩罚的人聚集到小岛上,提前安排好一切,在留声机响起时,在开车撞人的小伙酒里下药,在管家老婆婆昏迷过去时喂过量的安眠药,称老将军不背从背后将其杀死(不过这位老将军早已对被杀感到释然),管家和老夫人的死很容易,也是类似的手法。而接下来的法官的死,才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在老夫人死后,大家相互猜忌,怀疑谁才是凶手,这时候,医生和法官同时怀疑一个人,于是两人约定,通过伪造法官的假死来揭露真凶,当法官被枪杀时,除了医生外并无人细看,可惜医生不知道的是,那位法官才是真凶。就这样医生被引诱到海边溺亡,剩下的三人也被一一杀死。法官之后写下全过程,然后自杀。

书中提及关于法官是凶手的线索是,法官误判的那个人其实是真的有罪,只不过证据不足。除此之外其他人的罪行都是真的。

关于那首童谣,则纯粹是为了戏剧化。

本书虽然杀人手法并不怎么精妙,不过构思很新颖。我喜欢。

推荐指数:⭐⭐⭐⭐

9,《金刚经》

这本书其实是在无人生还之前看的,但是因为书的内容实在平平无奇,今天要不是看到之前手机拍的备注,可能都忘了。

其实我本意是想看金刚经原文和解说,但这本书只有解释,没有原文,而且多了很多图画,搞得我云里雾里。我觉得应该是给小孩子看的。

不过,简单归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本书也确实有闪光的某些地方。

例如,里面说到关于到达智慧彼岸的方法。须菩提问佛陀,师尊,您已抵达寂静智慧的彼岸,但您并不认为自己得到抵达智慧彼岸的方法?

佛陀回答:正是如此,须菩提啊,我的确已经抵达智慧的彼岸。但并不能称自己得到去智慧彼岸的方法。而是每个人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整个过程,这才叫做抵达智慧彼岸的方法。

这段话很有哲理,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成功的方法,最好的成功的方法就是,自己亲身去体验。

还有例如,佛子不应该有“救渡众生”的想法,实际上并没有众生需要我来救渡,如果一旦有了这种想法,那么就有了站在自我的立场,站在对方的立场,站在所有众生的立场,站在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立场的错误观念了。

还有,人不应该有人生境遇好坏顺逆的想法,如果存在着这种想法,那就是走错路了, 这样便无法到达智慧彼岸。

我是在大概初中的时候接触到佛教的,那时候我家的一个专门的房间里供奉着一尊菩萨像,而且里面有好多经文,我从未见父母在里面诵过经文,也不知他们是否信佛,总之那天我偶然到那间房里去,翻开一些经书无聊的查看,以前以为都是一些乱七八糟古文的东西,所以不来看,不过没想到竟然还有白话文,白话文有一些是粗浅的讲佛教教义,我记得是关于轮回之类的,还有另外一些是关于佛教的轮回报应的小故事,有点像现在许多书籍中的案例。白话文看完后才开始看一些文言的,虽然一句都不懂,但还是偷了几本带在身边,其中一本在上高中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她觉得我是深陷佛教无法自拔了,但其实那本佛经是我带来练字用的,经书里面夹着我用正楷抄写的经文,那时候在练习庞中华字体,所以写的格外规整,我能想象到当老师看到这些时的复杂心情,哈哈。不过这都是题外话。我并没有在佛教的教义里面深陷下去,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佛教的所有教义的论点都是站在“轮回”的基础上,如果你不信轮回的话,那它的所有教义就都没有了站脚点,这时候的佛教更像是一本倡议书,它倡议你向善,但你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你不信轮回。而轮回这东西一听就很扯蛋,现在都什么世纪了,估计没什么人真信了。二是,佛经说,做好事能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同时带给别人予快乐,是件两全其美的事,但是有段时间,帮助别人并不能使我快乐,也不能使别人快乐,那时候我就想,人世间有比善恶更加复杂的事,这些事是佛经所说不清楚的。

不过当然,佛教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给人抚慰是真的。而且我不得不说那些经文真的很有“煽动力”,我才只看了表皮,都被书中宣扬善恶的观点所感动,更别说那些日夜诵习的僧人了。也许这就是宗教的作用吧,虽然它看起俩一无是处,但它恰恰能带给人最缺的东西:心灵安慰。

说了很多题外话,回归正题。这本书的翻译或者说解说简直粗糙,什么多余的也没有,一页只有一句话和一副图画,我去找了原文一句一句对着看,都没有看明白什么意思,很失望。

推荐指数:⭐

10《清明上河图密码1》冶文彪

看书名第一想起的便是《达芬奇密码》,名字有明显模仿的嫌疑,想来也是为了蹭一蹭热度。达芬奇密码还是初中时候看的,现在忘的差不多了。本来不想看,网上搜了书评,发现评价还行,就开始慢慢看,这本书挺厚的,看的时间也久一点。

现在第一部看完了,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者文采确实好。故事发生在宋代,书中一些文言文章,诗词应该都是作者首创,从这些来看,作者肚里确实有些东西。尤其是何涣考科举时做的那篇文章,脉络清晰,文笔顺畅,若是作者自己所写,那作者一定对于古文有很深的造诣。

其次作为一部悬疑小说,不能不说作者构居之精巧,每一个案子,每一个人物之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指向小说开头的梅船消失案。不过直到结局也没有揭露谜底。上网一搜,原来这小说有6部。。。。。。我从来都不喜欢长篇的悬疑小说,所以这个系列的就只看到第一部为止。

现在来说一说这部小说不足之处。这部小说借鉴了影视剧的镜头切换方法来叙述故事,看似新奇,实则令人生厌。悬疑小说本来就是图个快感,作者却偏在快要揭开谜底的时候换成完全另一个人的视角叙述完全跟此前的故事无关的故事,实在是讨厌。话说起来,这跟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也有些相像。白夜行我没有看完,一是我把它当成悬疑小说来看,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开头悬案的凶手,接下来估计是对人性的探讨,而这些我是实在没有兴趣。二是作者的叙事方式实在是蛋疼。好不容易记住一些拗口的日本名字,马上又来一群完全无关的姓名和故事,而且指证的是同一个凶手,实在无趣。还有就是书中作案技巧的平庸性。书中康潜妻子绑架案中,凶手的作案手法明显借鉴柯南,用一堆线绕来绕去穿过各种小孔最后从门外把门关上,有点稀疏平常。另外在变身案中塑造出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实在使人有点失望。其它高明的手法在本书也并没有出现过。而且,把书中每一个人物不管是不是至关重要都要拿出来说一下前世今生的习惯令本书有些繁冗,如果删除掉多余的东西可能会使本书更加精简些。

还有一些有关案件的细节本书并没有说明清楚,例如董谦范楼案中,隔壁的那两个凶手身份以及动机并没有提及,以及,简庄设计杀死宋齐愈的动机本书也没有提及。也许是我看的时候有所疏漏,也许这些在接下来的几部里会有补充吧。但我是没力气再看了。

推荐指数:⭐⭐⭐

11,《虚无的十字架》

东野圭吾

前面看了清明上河图密码和无人生还,突然想看一些悬疑小说,碰巧看到这部“东野圭吾刺痛人心的代表作”,于是下载来一读。

坦白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部作品,或者说,我不是很喜欢东野圭吾的作品。不过我是个粗人,只想看悬疑案件之后抽丝剥茧般的推理过程的严密快感,一旦涉及到“直击人心”,“社会讨论”,就有点昏昏欲睡了。所以我的不喜欢实在算不了什么。

我之前看过几部东野圭吾的作品,不敢妄自评议大师的作品,只说说自己的浅见。

首先是叙事方法,是采用一种电视镜头似的视角转换,不过区别于电视的小视角,东野圭吾几乎是全新开启了一个新的故事。所以就出现了以下的现象:你好不容易记住了那些拗口的日文名字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你觉得可以接受真相的冲击了,可是你翻到下一章,可是迎面而来的又是一个个似曾见过又很难发音的名字,以及一个个这些名字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事老板妻子朋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讲真的我不是很喜欢这样。一部两部一章两章可还行,多了就受不了。

其次是推理成分。东野圭吾的作品多冠以推理小说的名号,但我却鲜少看到推理的成分。甚至连一般推理小说所具有的基本推理叙事结构都没有。他的作品你看到一半基本就可以猜出凶手是谁了。或者就算猜不出来你也会丧失想要知道凶手身份的欲望。

还有就是内容太黑暗。我几乎可以想象到一部典型的东野圭吾式的小说是怎样开展的:如果开头描述的是一个清纯的少女,那不用说,这少女肯定会被强奸;如果开头描绘的是一个阳光的少年,那么也不必说,这少年之后肯定会杀人。我个人不太喜欢悲剧的事情,也不相信仅仅在一本书中会发生如此密集的,严重的悲剧。

再说说东野圭吾小说的优点,我很喜欢他小说的氛围。感觉他叙事很有力,能很快把人代入到场景里去。而且他的那种通过描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把凶手引出来的手法很独特,我至今都还记得白夜行里的风铃声和陨落的流星雨里的高尔夫球杆(很久以前看的了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再谈谈本书的内容,推理方面没什么可讲的,主要集中在后边部,而且也很弱。只谈谈他想表现的主题:死刑的废与立。之前如果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可能会无法回答,但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如果在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还是会无法回答。我觉得书中表达的也是同样的精神,即,死刑这个东西是不能确定规定的。如果你只看书的前半段你回觉得死刑是应该的,但是你看了后半段就会觉得还是不要死刑的好。你持什么样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呈现给你什么样的内容,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看小说的原因。

推荐指数:⭐⭐⭐

12,《九型人格》

这本书其实在虚无的十字架之前看完,不过看的时间长,而且内容没什么干货,放到后面说。

简单来说就是讲的九种人格,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以及它们的表现层次。这本书我没认真看,因为我感觉作者本来就没认真写。看之前我好想知道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人格,看到一半就释然了,感觉不重要,也没必要,因为“巴纳姆效应”贯穿全书。巴纳姆效应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百度,算是基础的心理学常识,也很有趣,常用来攻击星座学。

如果说看完了本书有任何一点点收获的话,那就是我还是了解到了原来有这么多的人格。我开始了解身边一些人的行为,以前总会认为他们是蓄意而为,并常常为之烦躁,现在看来,他们的行为不过是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我的烦躁也是我人格的一部分,都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生活本来就不完美,只有尽量避免把自己的人格沦落到别的层次,也算是改善自己。

推荐指数:⭐

13.《隐形人格》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大类主要的人格,即:令人抓狂的人格;令人困扰的人格;令人受伤的人格。每一大类人格之下又细分三大人格。文章总体内容有些类似于上篇的九型人格,不会这篇文笔更好,内容也更详细,尤其是对于不同人格更是给出了本人格对待其他人以及其他人对待本人格的方法,不足之处就是内容有点通俗,中间揉杂着各种心理治疗学理论,但却没有给出理论来源,从而导致文章不是很严谨,看上去好像是高中学校的心理老师写的。但是当然,这种通俗的讲话式的内容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本文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摘录如下:

如果说,普通人身边也并没有潜伏着很多变态人格,的确这样说也都是成立的,对于普通人,更多的是发展路途中的挫折,生活中的各种磕绊,然而这些磕绊的发生,大大小小的纠结,其实也还是源于认知。

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思考和处事方式是不同的,但同样都是合理正当的。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混沌不清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指引我们的思考、感觉、诠释和行为。这些前提假设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眼中的世界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一些前提假设要比另外一些更有益处,而改变行为的关键就是选择一个更贴近现实的前提假设来引导自己。

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越来越不把“坏父母”当作主要的诱发因素。

这个维度决定你从哪里获得内心的力量。如果外界发生的事件让你充满活力,那么,你也许是外向型的。如果能给予你力量的是一目了然的例行程序、内心反省和理念,那么,你可能更加内向。内向外向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话题,MBTI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辨识内向外向的心理测试。

人们总是以为别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自己一样,但事实上这往往是挫败和冲突的根源。另一方面,你也有可能太过执着于差异,而忽略了共同之处。所以,重要的是理解并尊重差异,努力包容与协调。理解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将会减少家庭中和职场上的潜在冲突。你需要接受这个事实: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思考和处事方式是不同的,但同样都是合理正当的,这样你便可以理解他人的行为。

有时我们又会感到自我满足,这是我们行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时所穿的“盔甲”。时不时地,我们从对自己感到满意,滑向自负与高傲。然而,随着我们变得成熟,生活又时不时地狠狠抽我们一鞭子,让我们变得谦卑。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都是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不了解、做不到或控制不了的事情。幸或不幸,都是随机发生的。

生命追求的是卓越,不是完美。如果每个人都讨厌整个过程,那么它是否完美就根本不重要。

没人因为看向光明的一面而被亮瞎双眼。

绝大多数成年人不会横行霸道。我们顶多偶尔滥用职权或反应冷漠。恃强凌弱是尝试羞辱他人和剥夺他人的权利,几乎没有成年人会这么做。

每七个学生中就有一个被欺负,而有百分之七到十的学生是小恶霸。(这条让我想起最近很多的学校霸凌事件,每当这些事发生的时候社会上总会掀起一场风气,就是家长们总在教育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学会躲避危害,每当这时候我就在想,直接对那些霸凌别人的孩子岂不是更好?与其对孩子说:你不要被别人欺负,还不如说:你不要去欺侮别人,这样的教育对于校园霸凌的整治效果绝对要好于前者。)

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但要记得,真正有问题的是他们,不是你。

反社会者“预期性焦虑”水平更低。“预期性焦虑”就是当我们要做一些根据自己的原则判断为错误的事情时,或当我们可能要被惩罚时,我们感受到的焦虑。反社会者十分“冷静”,焦虑水平较低,所以没有学会循规蹈矩或者不要去做招致惩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在测谎时依然可以成功地撒谎。

不要骗自己说反社会者会改变。如果你决定继续和具有反社会行为模式的人一起生活或共事,调低你的期待。不要相信他们,不要让你自己变得脆弱,不要盼望忠贞和坦诚。要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更加警惕,保持防人之心。他们不会改变,即使确实改变了,也是有限度的。

你需要不带怨恨地接受情境不能轻易改变的事实,如果你是愤懑地接受,那么就真的是在受苦。(这条我绝对认同)

典型的消极行为包括忽视自己的权利,允许他人侵犯你的权利,不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让他人为你做出选择或决定。

推荐指数:⭐⭐

14,《ABC谋杀案》阿加莎

阿加莎的作品真是经典,读起来也真是舒服(跟东野圭吾相比)。

感觉阿加莎的作品重在案件的新奇性,像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以及这次的ABC谋杀案,都脱离了传统的谋杀案套路,不再着眼于具体的破案过程以及犯罪细节,更多的展现人性的心理。尤其是在这部ABC谋杀案中,这种心理性描写更为突出。

具体内容我也不想说了,为防剧透。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版书,如果说对这本书我只能说一句话的话,那就是:

富兰克林克拉克是凶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推荐指数:⭐⭐⭐⭐

15,《搭讪心理学》马甲

这本书,额。。。。。。

我给你们看他其中的一章节吧:

我觉得以后我都不会再接触类似的心理学读物了。

推荐指数: [空]

16,《笑场》李诞

读这本书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凑书数的,现在都大半年过去了,才读这么点书,今年的目标可能完不成了。

李诞这个人是从吐槽大会了解到的,感觉他挺好笑的,最近吐槽大会第三季也正在追,前两集都不太好笑,本来打算放弃,看了第三集感觉包袱还不错,比前两集好太多。但是自从李诞有了女朋友之后就不太喜欢他了。我这个人太狭隘,看不得人找女朋友。哈哈。

这本书我本来就没当正书看,本来期待就是类似笑话大全似的,看了前半截的时候感觉就是笑话大全,而且还没笑话大全好笑。

我不知道纸质版的书是怎么样的,但是电子版的排班简直差劲到极点。开头一章是在讲寺庙里的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但是他们的对话并不是完全连贯的,前一句话在说甲事,后一句话就跑到乙事,而且中间没有大的留白,简直叫人摸不着头脑。从内容上来看,大多也是抖机灵之类,并没什么意义。只有他给小北写的情书还有一点看头,这也是书中唯一比较标注多的地方。

之后的部分是一些简短的小说,大部分着头不着尾,有点像微博小故事,虽然后面确实有一节是微博合集。但是其中也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比如其中一章把狗比做人自相残杀的,我觉得应该是在讽刺WEN革,村里老人的状态很像WEN革后大部分年长的人的特点。还有一章是讲他想上厕所结果遇到抢劫犯的事,这个故事可谓高潮迭起,除了没什么主题之外其他方面都好 。

书中不乏一些比较好的句子,不过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换了一种方式说跟普遍观点相反的废话。例如普遍观点是不要随便上树,他的书中就会说人生就是双腿之间的树,不去翻转脚面用力蹬书皮就会不值得一样。

我一直觉得书的底线是要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可以没有教育意义,电视也可以没有教育意义,毕竟都是娱乐性质的东西,老郭的相声也可以没有教育意义,但是你不能写本书也没有教育意义吧。书的作用最少是把作者有用的价值观输送给读着,如果只是图一时口快就出本书那并没什么意思,可以归为笑话大全,但你至少要比笑话大全好笑吧。书里面有一节是讲他在韩国坐一个出租车,记录他跟出租车司机的对话。我觉得他哪怕强行加点主题呢,也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但是没有,通篇就是在记录对话,记录出租车司机儿子的生活,出租车司机的生活。。。。。。鲁迅先生有一篇很类似的坐人力车的短篇,想必大家也都看过,可以比一下,高下立见 。

当然,也不能说人家一无是处,亮点也是有的。书里面有的小故事确实脑洞够大,有一个骗他父亲是世界末日的,跟碟中谍6里面的一幕很像。李诞的讽刺能力也是一流的,敢于讽刺政府和政策,我喜欢。在书里面能看到很多吐槽大会的影子,至少是他说话的方式。

当然,这也没有办法。我能理解,现在这个时代也就只能这样了。

跟往常一样,择出一些算是有亮点的句子吧:

我的朋友王大爷最终可能是这么死的,由于他会飞,所以一直没坐过飞机,于是决定坐一次。结果,飞机出现了事故。王大爷犹豫了一阵,还是找来空姐,小心地说:“实在冒昧,能不能请您开一下舱门?我会飞。”空姐说:“不行。”王大爷解释道:“我真的会。”“这不重要,”空姐打断他,“请和我们一起祷告。”

我不能说,我现在说我要拉屎,性质就变了,历史因素全被忽略了,这俩人、被打掉耳朵的那个人、这些地上蹲着的人,除了四十岁的大堂经理懂我,没人会懂我。等到他们被解救出去,等他们与家人相拥之后,等世界的规则重新运转,等属于他们的十五分钟到来,他们会加V认证“XXX劫案幸存者”,他们会云淡风轻地说:“那天的事,我不愿意再多谈,我只记得有一个蹲在我旁边的傻×,吓得要拉裤子。” 我活了三十年,我一银卡会员,我受不了这个委屈。

你看那条流浪狗,在这里一年多了,他一尿尿就会引发西侧路口西向东方向一位司机的愤怒,那司机必然有妻子,还有小三。等到狗睡觉时,司机就会跟他老婆吵架。南侧路口,每当有人横穿马路时,那边的咖啡店里就会有人叫埋单。如果哪天这个红色报刊亭没有实现盈利,一辆载着尸体的面包车就会在我们身边经过。小摊贩们本周打点城管的钱永远等于这周第一部违章车辆车牌号码的后四位。每天出现在这十字路口的人流量永远可以被三整除……”

推荐指数:★

1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知乎的自动保存功能真是������。之前写了一大段然后应用就自己关闭了,完了还没保存,唉。很烦。

不过这本书是真好,特别推荐大家看,虽然名字看上去挺无聊的,但是内容很丰富,跟以前在历史课上学的东西比较,更加详细全面。而且我敢说大多数国人,甚至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人对我国哲学文化的了解都不是很深刻。

推荐指数:★★★★★★

18《我们为什么不说话:动物的行为,情感,思维以及非凡才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她发现自己跟人相处的并不如动物那么容易,于是她从自己自闭症患者的角度对动物进行分析,在很多方面都取的了成功。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新颖的思考模式,而且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似乎确实是这样,自闭症患者和动物一样,大多数都情感单一,都存在着某些超乎常人的才能。宠物狗一般都不会很大多数人一样产生爱恨交织的情感,只要它爱一个人,就不会同时产生别的情感。这跟自闭症患者很相似。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有趣的视频来展示动物的“尴尬”的情感,但实际情况是动物根本没有这种复杂的情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再例如《雨人》里的主角有超强的记忆力,而松鼠也是一样,松鼠在一个冬天会埋下成千上万的松子,而每一颗松子在什么位置,甚至每个位置的松子是什么类型的它都一清二楚。

第二个令我震惊的是他们(美国)人性化的动物规定。本文的作者本身也是一个屠宰场或者驯养厂的审核以及设备制作人员,他们的屠宰场对于动物的状态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比如,如果某个屠宰场的牛一天之内摔倒超过多少次,那么这个屠宰场就不能审核通过,另外还有很多的人性化的关于动物的规定,我不知道我国是不是有这么样的制度来保障动物的权益。

看着篇文章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舍友又抱来一只小橘猫,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我们寝室他已经饱了两只了。我跟他说的很明确,寝室最多只能养两只,多了就无法接受。于是第二天以前两只中的一只跑丢了。虽然大家都说可能是它自己跑出去的,但是谁放出去的我想可能都心知肚明。那只猫后来在一个下雨的深夜找到了,因为我们听见它在楼下一声声刺耳的叫声。等找到它的时候,已经淋的浑身发抖,而且瘦的不成样子。拿上来呢,那位舍友正在和新抱来的小橘猫玩耍。

其实我并不反对拯救那些落荒的小猫,我只是觉得这样的效果实在太微小了,就跟鲁迅的学医只能拯救一两个肉体,学文才能在思想上让全社会觉悟一样,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宣传爱护动物的意识,减少虐待动物现象的发生。当然了,我也知道知乎上对于“爱动物人士”往往有很深的成见,但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我看见过很多的虐待动物的人把流浪猫狗的整个尾巴切去甚至于割开喉咙的,我就知道所谓“爱动物人士”能造成的最大的破坏,就是给那些优越感玩家造成一点点的噪声污染,但是“不爱动物人士”确是时时刻刻的准备着亮好他那闪着光的刀子的。

这位舍友在我看来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你要说他不爱护动物吧,他可是每天都很积极的往寝室抓野猫,第二天送去绝育。但你要说他爱护动物吧,每天拿着扫把捅那些抓来的野猫,任凭它们惨叫,把猫随意的扔到充满杂物的二层床铺,也不管它们能落在什么上面,而且每次剪指甲小猫的指甲必流血,用的理由每次都是光线不好。

这个问题我想了挺长时间,后来终于想明白了,他并不是爱护动物,他只是一个充满自卑感,缺少支配欲的“死肥宅”。对他来说,小猫只是他的一个支配的工具,是满足他发泄自己欲望的一个东西。之前有一个很爱猫学姐说过,只要猫是别人家的,那不管他们怎么虐待,你都没有管理的权利。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从诞生之初,就不从属于另外的任何一个生命。每一次只要有人企图把一个生命当成自己的从属财产,就会有人受伤。现在很多的中国式的家长就是如此。我见过很多的家长虐待自己的子女,还美其名曰“管教”,但其实只是满足自己扭曲的支配欲望。我在这个角度理解的尤为深刻。

为什么人要善待动物?这本书中并没涉及到这个话题。我猜到的是要提高动物饲养场的动物产率,所以要想尽方法让它们心情愉快健康成长。但是本书还有很大篇幅描述了宠物猫狗的情感问题。这个时候我就不知道为什么了。

有时候我突然想,人能问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证明了人类的可悲。

推荐指数:★★★★★

19《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kindle 19.6元)

这本书可能是在我看过所有的心理学书中收获最大的了,在书本看完后还意犹未尽,正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讲座来补习。

暑假闲来无事,打开电脑准备放点视频作为背景,无聊打开了网易公开课,发现有一个关于口才的公开课,刚好我的口才并不是很好,适合我的状况。第一课讲下来,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真诚。首先要保证自己说的话是符合事实的,是自己所相信的,能够被自己感动的,如果自己也感动不了,那还能感动谁呢?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悟到了人际沟通的真谛,那就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传递。在很多时候我并没有沟通和交友的欲望和必要,却还是希望自己是那个能言善辩的人,这种想法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高估了心理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记得在看一部美剧《超感神探》的时候,一个久久不敢向暗恋的女同事表白的警察向拥有超高的冷读技巧和心理观察能力的“灵媒”简请教沟通技巧,简说,先付给我10美元,这样你就会往心里去。当那个警官付了钱之后,简说,很简单,就是“爱”。“每个女人都渴望被爱,被呵护,所以,最有效的沟通技巧就是用心去爱。”那位警官觉得自己被戏弄了。简说,你不信的话,再给我10美元,打赌我能让现场的任何一个女士爱上我(他们在一个葬礼上),警官答应了,然后指向了刚刚死了丈夫的寡妇,有能耐你找她。简微微一笑,果断就去了,把那个警官都惊呆了。果然,第二天那个寡妇就打电话邀请简到她的府邸。

同样的,在读本书的时候,其实它所有的技巧都是基于“爱”这个主题,本书的作者有一句话“Wrongness is a tragic expression of an unmet need”.即“所有错误的表达方式都是一种扭曲的的未被满足的需要”。只有在拥有真诚的沟通意愿和心灵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通过心理技巧达到预期的目的。

摘录: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然而,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降人分类,把人看做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者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人们越是习惯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努力和好属下。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我们帮助别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者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

我们 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做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的时候,我们是否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能够体现出我们提出的是命令还是请求。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收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收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错误,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职责看做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人们常常没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我希望他准确无误的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

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那自我憎恨就不奇怪了。

我希望, 我们的改变是 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和羞愧和内疚,他们对这些的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我们“更像椅子而不像人”。

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

我相信,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 庆幸还是遗憾。

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为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人们自然会心存感激。他们的感谢也是在给我们确认:我们的行为有益于他们的生活。一旦如愿活出对生命的的爱,我们所体会到的欢乐是他人的赞同永远无法给予的。

我确信,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为危险,对个人来说极为不幸。

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批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坦诚是个人成长的先决条件。

20 《世界石油工业综述》 罗伯特格雷斯

(kindle 9.94)

因为我是学石油的,而且即将工作,所以买来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极其简单,后半部分大概40%都是附录,大部分数据都是来自于美国,并没有借鉴意义,而且前面的内容排除他的自己的简介,其实并没多少干货。所以专业人士并不建议购买。当科普书看看也似乎不太够格。

21《西游记》吴承恩

kindle 免费

这本书大概从今年3月份开始看,中间搁置了一段时间,最近一个月一鼓作气看完了,其中的纷繁的诗体实在是太多了,前半部分还逐字的通读,到后面就几乎直接略过。读这本书感受很多,其中最为深刻得一点,是我诧异于现代文化中的一些词汇竟然在古代就早已有之。比如“奇葩”,“眼科医生”,“面筋”等等。读来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感觉古代离现在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遥远。

由于杨洁导演的《西游记》电视剧看过很多遍了,所以原著看起来也很容易。有人说即使是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岁对原著的改动也是很大的,这点我不敢苟同。从西游记的原著来看,杨洁导演还是很忠实原著的,鲜少有情节改动,我能记得的应该是凤仙郡那一回,“等鸡啄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火烧断了锁”玉帝才肯下雨那个,原著中猪八戒并没有上天去帮忙做这些事,但是我记得影视剧里有。还有说《西游记》的原著黑暗色情的,我并没有看出来。比较经典的是蜘蛛精的“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这一首诗,我觉得这个“风流穴”所指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个部位,而是仅仅指蜘蛛精的肚脐眼,因为后面的故事中有蜘蛛精从肚脐中射出蛛丝的这一个情节,所以说是肚脐更合理,还有另外一出是孙悟空变做了一个俊俏的小和尚,去引诱白鼠精,这一段出现了比较淫秽的描写。

总的来说还好,毕竟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当时读这本名著的初衷就是想着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国家的文化最起码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的名著之前都还算通读过,现在这本看完了,心里也算圆满了。

另外有一些出现的诗句还是有很高的文学水平的,所以这是一本很有文化气息的书。

最近心里比较烦,先写到这里。

22 《人间最美是清欢》林清玄

kindle 9.99

林清玄的书看的并不是很多,目前只看过这一本,所以对他很难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单从这一本书来看,书中很多是一些对于童年或者以前的事物的回忆和缅怀,同时也有对现代繁华生活的批判。这令我想起了《瑞克与莫蒂》第三季里有一集是讲一个回忆的果子,这种果子只会讲一句话:“你还记得以前的那些美好日子吗?”然后仅仅凭借这这一句话这些果子潜入了白宫,左右了美国的高层政治。

还有一个文学和理性的关系,书中写到一次风筝被吹走,于是三个小孩猜测可能落到大海,可能飞到太空,可能永远停留在空中,于是林清玄为他们的童心所感动。但是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背后真正理性的回答。正如孔子和两小儿辩日,最后结果是怎么样的呢?他并不知道,但是他能够很巧妙的把这个问题转移到文学和做人态度上来,并不知道答案还能教你做人,这就是我不喜欢纯粹的文学家的原因。

当然了,《西游记》书评得末尾我说最近比较烦所以没有继续评论,确实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有时候打倒你的并不是什么深刻的痛苦,而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琐事能给人带来真正的痛苦。

今天是入职军训的第一天,军训站军姿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以前的很多时光,才猛然醒悟,之前的多少日子已经一区不复返了,那些想着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日子已经在默默中完结了,今天结束的时候我就想,这一天我过得怎么样,明天是一个不必过分忧虑的东西,因为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人生很短,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对得起自己的时光。回首往事,多少的时光都在过分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却没有真正爱惜过自己。

摘抄:

湖畔有小贩卖工夫茶,小小的茶几,藤制的躺椅,独自开车去,走过石板的小路,叫一壶茶,在躺椅上静静地靠着,有时湖中的荷花开了,真是惊艳一山的沉默。

想想,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到底还是保持着本色,黑暗里本色失去,一只苹果可以蓝,可以七彩,人还有什么不可为呢?

我们心里的小草有时候是黑的,而在繁屋的每一面窗中,埋藏了无数苍白没有血色的蝴蝶。

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 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 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那么,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沉默吧!在人群中,静观谛听;在独处的时候,保持灵敏。

在雪中清醒的孤独,总比在人群中热闹的寂寞与迷惑要好些。 雪,冷面清明,纯净优美,念念不住,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

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只是既然是晴窗,就要有进有出,曾拥有的幸福,在失去时窗还是晴的;曾被打击的重伤,也有能力平复;努力维持着窗的晶明,如此任时空的梭子如百鸟之翔在眼前乱飞,也能有一种自在的心情,不致心乱神迷。

只有用“爱”去换“时空”才不吃亏,也只有心如晴窗的人才有真正的爱,更只有爱花的人才能种出最美的花。

时代真是变了,时代的改变,使我们检证出许多事物的珍贵或卑贱、美好或丑陋,只是心的觉受而已,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面目,心如果不流转,事物的流转并不会使我们失去生命价值的思考,而心如果浮动,时代一变,价值观就变了。

山头鼓浪,井底扬尘; 眼听似震雷霆,耳观如张锦绣。 三百六十骨节,一一现无边妙身; 八万四千毛端,头头彰宝王刹海。 不是神通妙用,亦非法尔如然; 苟能千眼顿开,直是十方坐断。

我为自己的今天盖下一个美丽的落款封印,并疼惜从前那些囿于世俗的、沦于形式的、僵于论说的、在无知与无意间流逝的时光。

好梦才成又断,春寒似有还无。

连冰冷的石头相碰都会撞出火花来,每个石头中事实上都有火种,可见再冰冷的事物也有感性的质地,情何以逃呢?

我想,逃情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更勇敢地去爱,因为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

情者是堂堂巍巍,壁立千仞,从低处看是仰不见顶,自高处观是俯不见底,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如果在千仞上多走几遭,就没有那么可怖了。

可见情不但不可逃,也不可求。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融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甚慰。

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作为平凡人的喜乐,就是每天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一些智慧的鱼,时时在凡俗的日子捞起一些美好的鱼。

生命中有许多非常重要却一点也不紧急的事。

云是夕阳与风的翅膀,云是闪着花蜜的白蛱蝶;云是秋天里白茶花的颜色,云是岁月里褪了颜色的衣袖;云是惆怅淡淡的影子,云是越走越遥远的橹声;云是……云有时候甚至是天空里写满的朵朵挽歌!

你从小没有母亲,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女人相处;你们这一代中国人,一直过着荒谬的生活,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过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

水自竹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布履一双,山河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

一个人只要站稳脚跟,努力地向上生长,有时不免和别人纠缠,又有什么要紧呢?不忘失自己的立场与尊严,最后就会结出果实来,当果实结成的时刻,一切的纠缠就不重要了。

什么是重要的生活?陪着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一个小孩有没有幽默感,懂不懂得爱和宽容,这些是重要的。而每天着急上班、学习、考试,是紧急的。当人整天在紧急的事情里面打转的时候,“琴棋书画诗酒花”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学会腾出一些空间,进入“重要的生活”。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如果我们自己坚持相信下雨天是坏的一天,那么,每当下雨的时候,我们的心都会因此沉下来,人变得很不开朗。我们会抗拒这下雨的一天,而不懂得顺应此时此刻。

23 石油:世界石油工业综述

罗伯特•格雷斯

这本书其实是属于科普类的读物,并不够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面也很有限,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24 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kindle 19.2

这本书之前记得度过,不过那时候囫囵吞枣,现在重新再看,收获很大。

阿德勒的心理学属于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我并没有过多的看过,之前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华生的行为心理学。不过大多数也是略知道个一二,只能算了解。

虽然名字是自卑与超越,不过这本书更像是各种心理学概念的合集,有些和自卑的成因有些关系,有些则完全无关,例如,书中关于梦的那部分内容,跟自卑的心理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另外书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超越”自卑的方法,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有几例治疗的案例,但是并不能给人很明确的指引。总的来说,这更像是一本理论性的书,而不是操作性的书,正好和之前看过的一本《非暴力沟通》相反。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本好书,其中的一些心理学概念很有深意。

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吧。阿德勒把人的一些行为定位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上,而其他的一些心理学家则更加倾向于“满足感”。这算是比较新奇的一种观点吧。我读心理学书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带进去,用书中现有的理论来分析我自己,这本书算是比较成功的。还有他的关于人生最早的一个记忆的解析,确实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再结合我最近的经历,我终于知道,我对女性的恐惧很大部分来源于我母亲的冷漠。但可惜的是,知道也没用,我并不知道如何去改进。

阿德勒把人的社会本质看成是合作,认为人所有的心理状态异常都起源于不会合作。这让我对心理学忽然有点动摇,似乎每个心理学家都有一套自己自洽的理论体系,而好像这些体系并不类似但是都行得通。

虽然本书中并没有提出超越自卑的具体的方法,不过我想鉴于作者对合作的重视,主动的寻求合作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的途径。

真的是,读书越多越感到自己的不足。之前还不知好歹的给很多书打分,但其中的有些东西可能我并没有理解透彻,就主观的去打分,实在是太傲慢了,所以今后也都不会再打分了。

总结一下,这还是本非常好的书。值得细细的品味。心理学和文学距离并不遥远,我曾经说过,一切文学都是心理学。一个文学家如果没能对心理学有透彻的了解,是写不出动人心弦的作品的。

接下来分享一些比较好的摘抄:

归根结底,个人化的意义其实毫无意义。只有在沟通交流中有效的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每一个人都为追寻意义而努力奋斗,个人的意义完全建立于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如果不能明了这一原则,人们就常常会犯错。

经验本身无法决定成败。我们并不会因经历本身所带来的冲击而受伤——也就是所谓的“创伤”——而只是从中提取出符合我们目标的东西。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如果我们把某些特定的经历当作未来人生的基础,那么或多或少就已经开始误入歧途了。生命的意义不为环境所决定。我们通过赋予环境的含义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当遭遇生命中的难题时,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意识到,只要做出有益于他人的努力就可以为自身赢得喜爱与尊重。

没有什么经历能够取代慷慨和无私所给予的影响。

记忆之所以重要,仅仅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在于它们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的解读,乃至对于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合作是我们对抗神经官能症倾向的唯一安全保障。

我们不能因为幼年时的错误去苛责成年人,只能在他们尝到恶果时伸出援手加以补救。我们不能指望从未学过地理课的孩子在这门科目上考取高分,同样,也不能期待一个从未学过合作的孩子能正确应对需要合作的任务。

只有那些希望为整体出力而非局限于关注自身的孩子,才有可能成功学会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着摆脱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他就会一直落在后面。只有当他发自内心地找到了一个能够激励自己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比阻挡他的障碍更大时,这个孩子才有可能打起精神来。

任何困难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成功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碍而已。反过来,如果他们的兴趣点只在于强调自身的不足,或是虽然对抗这种不足,但只是为了使自己从中脱身,他们就很难取得真正的进步。

尿床的孩子常常梦到他们起床去了厕所。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解脱了自己的负疚感:现在,他们可以放心地尿了。尿床有以下几种目的:引起关注,操纵他人,争取在黑夜里得到和白天同样的关注。有时它也被用于制造对立,这个习惯就是战斗的宣言。

利用悲哀来达成其优越感目标的人不会对他的成就感到满意或欢欣鼓舞。

在偏头痛或是习惯性头痛的人身上,我们通常都能发现压抑的愤怒或耻辱感。

到最后,所有的外在身体特征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连头骨的形状都会改变。

人们总是不喜欢那些具有明显身体特征的人,对容貌丑陋或身体畸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判定这些人是无法适应合作的。

我们就能给心理学另外下一个定义了:它就是对合作力缺乏的理解。

称职的心理学者并不是用针去扎孩子看他们能跳多高,也不是搔搔痒看他们笑得有多厉害。

我们研究的是个体赋予世界和他们自己的意义,他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和他们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们理解个体的最好途径还是对其合作能力的考察。

所有精神有疾患的人都有自卑情结。他们区分于旁人的特点是,都会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感到无法过一种有用的生活,会为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设定种种限制。

行为会将那些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的小花招暴露无遗,他们靠这些小花招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

假如他认为脚踏实地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但又因为无法继续承受自卑感带来的压力而想要摆脱它,那么他们就会采取行动,虽然只是徒劳。他们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但却不再试图跨越障碍,而是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因为造成自卑感的情况并未改变。既然问题的根源还在,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过是让他们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骗之中,而所有的问题都会堆积起来,越来越急迫,压力越来越大。

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自杀是逃避困难的最彻底表现。

当我们认识到自杀常常是一种谴责或复仇时,就能理解蕴含其中的对优越感的追求了。

所有的神经官能症的表征都体现出受限制的行为。

自卑感本身并非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

在我看来,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没有个体能感到自己已经抵达了他们的终极优越目标,能够完全掌控他所身处的周遭环境。生命太短暂,我们的身体太孱弱,生命的三大问题总是在寻求更加丰富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总是能找出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但却永远不会对我们的成就感到完全满意。

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犹如去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

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灵活的,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状态,就越能找到更为开放的奋斗空间,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只有神经官能症患者才会死死盯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放,并且说:“我就要这个,别的都不行。”

在这里我必须要说,当陷入爱情时许多人都会感到软弱,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对的。如果我们在恋爱,就必定变得温柔,我们对另一个人的兴趣也会让自己更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儿童有偷窃或其他不良行为,那多半都是出于报复。

我们总是必须倾听完整的故事;一定要始终保持怀疑,直至最关键的那把钥匙能自证其是;还要悉心搜集大量细枝末节中传达出的暗示——包括一个人走进房间的方式,他向我们致意和握手的方式,笑的习惯,走路的样子,等等。我们或许会在某一点上陷入迷惑,但其他的点总会把我们拉出来,或是证实我们的印象。

记忆的作用在于稳定情绪。

一个人的记忆永远不会与他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如果某个人的优越目标要求他产生“其他人总是在羞辱我”的感受,他就会选择保留曾经感到羞辱的记忆。如果生活方式改变,那么他的记忆也就会随之改变。

而最具启发性的,一是儿童展开他们故事的方式,二是他们能够想起的最早的事件。第一个记忆体现了个人生命观的基本准则,这是第一次令他感到满意的对于个人态度的表达。这令我们得以一窥他们所选择的个人发展的起点究竟是什么。若要探究一个人的个性,我绝不会不询问他最早的记忆。

当全神贯注于竞争时,儿童是无法将他的兴趣有效扩展到其他人身上的;而在友好的环境下与他人合作时,他们则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一个孩子被“炫耀”,那么他的兴趣很可能就在于赢得社会大众的喜爱,而非对其做出贡献。“

如果某个人不喜欢什么东西,那么他就会为他的不喜欢而辩护,从以往的个人经历中找出一些东西来解释这一切。

当我们听到孩子不爱干净时,就知道,一定是有人跟在他们身后随时收拾。当我们听到孩子害怕黑暗和孤单时,就能推断,一定有人总是在关注着他们,会去安慰他们。

“看来你的父亲是大错特错了,”我说,“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他的权威加诸你身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也许他有一些问题,需要看看医生。但你能怎么办呢?你不能期望去改变他。比方说,下雨了,你能做什么呢?你可以撑把伞,或是搭乘出租车,无论如何,想要打败甚至制服雨都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你就是在和雨战斗。你认为这能够展示你的力量,能占据上风。但实际上,你比其他任何人所受到的伤害都多。”

精神分析是以被溺爱的儿童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且煞费苦心地对这一前提进行了周详的阐述。

同样的道理,在梦的组织构建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素材也都是能够巩固我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在面对特定问题时揭示出生活方式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的。

隐喻能够造就美好、辉煌与奇妙的幻想。但我们必须坚持,如果被一个拥有错误生活方式的人所用,隐喻和象征就会变得危险。

很少有人没做过跌落一类的梦。这很值得注意。它所体现的是更趋于自我保护的心态,比起努力克服困难来,更加害怕失败。

当人们一再梦到自己不能动弹或是赶不上火车时,其中的含义通常都是:“如果不用自己出手问题就能消失,那我会很高兴的。我一定要绕个弯,一定要多迟到会儿,这样就不用面对这个麻烦了。我一定要等到火车开走。”

若不是害怕在社会生活中失败,人们就不会选择反社会的行为方式。

如果一个人无法留住朋友,那多半都是由于他想要的是控制他人。

如果你已经处于下方,那就不可能再跌落。如果她有跌落的危险,那她一定认为自己是处于众人之上的。

每一种来自遗传的倾向都会经过母亲的调整、训练、教育和改造。

研究已经证实,母亲保护自己孩子的倾向比任何其他倾向都强。就算是在动物——在老鼠和猿类中——母性的本能也胜过了性或饥饿的驱动力,

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为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的存在。

但如果一个人将避免遭到批评作为他在生活中的主要兴趣,那么他与社会的所有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备受宠溺的孩子常常害怕被独自留在黑暗中。然而他们害怕的并非黑暗本身,他们是在利用这种害怕来博得母亲对自己的亲近呵护。

出于这个理由,长子女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表现出对过去的兴趣。他们喜欢回顾和谈论过往。他们是过去的眷恋者,却对未来感到悲观。

孩子因为拿到坏分数在学校受到批评,回到家后,又得因此再受一顿责罚。这种事情经历一次就足够让人泄气,双重惩罚简直太残忍了。

懒孩子从未感受过真正的失败,因为他们从未面对真正的挑战。

如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这样的评价,他们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努力呢?也许一旦他们不再懒惰,就保不住这种深藏不露的聪明孩子的名声了。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成绩来裁判,而不是他们本应能达到的目标。

每一种神经质的症状,都是在保有个人优越感的同时,拒绝解决某种人生问题的借口。

许多娇生惯养的女孩会发现自己难以适应女性角色。我们的文化中,仍然经常存在男性高于女性的想法,于是这些女孩便讨厌成为女人。她们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所谓的“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男性钦羡的体现多种多样,有时仅表现为对男性的厌恶和回避。有些女性虽然喜欢男性,但羞于与他们相处。

忧郁症就像是对他人无休止的愤怒和责备。

如果你想去剧院,或者去度假,那就去。如果半路发现又不想去了,那就别勉强自己。

如果睡不着,你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思考怎样去讨好一个人上,你的健康会有显著提高的。

我们对人类的所有要求,以及能给予他们的最高赞美就是:一位好同事、一位好伙伴以及一位爱情和婚姻中的真正伴侣。一句话,他要向人类证明自己。

爱情,以及它在婚姻中的圆满,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奉献,具体表现为生理上的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爱情和婚姻是人类合作的菁华,它不仅是两个人为了各自幸福的合作,也是为了人类幸福的合作。

我们甚至可以说,两个人之间要充分实现合作,每一个都必须关心对方甚于关心自己。这是爱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础。

没人能够不带怒气和怨恨地忍受卑下的地位。

决定一个人的并不是他所处的环境,而是他对自身处境的解读。

我们的审美观通常都建立在人类对健康和进步的渴望上。

人生任务(tasks of life)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三大类人类经历:从事对社会有用的职业或工作、建立卓有成效的人际关系和实现一个人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

25,《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我虽然没有抑郁症,但是这几天情绪不是很好,所以提前看看,做个防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写的,所以有些内容可能讨论的有点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