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打破固定的思维方式)(1)

把思考作为习惯

23 思维方式越丰富,越可能找到复杂问题的答案

人生·工作的结果=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

思考力训练

科学家们想要借助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来解决自然语言语音识别的问题。以下两种设计方案中,哪种识别能力更强、识别准确性更高呢?

方案1:按照人类学习语言的方式,让语言学家帮助计算机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然后再尝试理解语言含义。

方案2:把语音识别当成通信问题,把语音识别不准当成通信过程里的噪音干扰问题,用大数据减少或消除干扰的方法来实现语音识别。

科学家们最早采用的是方案1,让计算机学习人类语言的语法,但是进展缓慢,这些科学家努力了十几年,计算机也只能识别几百个单词,而且错误率一直在30%以上。

后来,信息论专家弗莱德里克·贾里尼克(Frederek Jelinek)教授提出了方案2,把语音识别当作通信问题。结果,短短五六年之后,新系统就能识别22 000个单词,而且错误率降到了10%左右。

在学习和工作中,你经常能了解很多具体的知识,也有很多机会学习别人的经验,但你可能很少意识到,其实掌握思维工具往往是更重要的。思维工具就像是你在拧螺丝时用到的改锥,如果这个改锥和螺丝不匹配,那么你用的力气再大也没有用。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经在《干法》中提出了一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这个公式里,稻盛和夫把思维方式放在了影响工作结果的要素的第一位,因为在职场中,错误的思维方式会让你事倍功半,甚至越是努力,就离目标越远。相反,正确的思维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让你的付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跳出“先例依赖症”,实现思维的“弯道超车”

那么,怎样才算是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呢?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盲从别人的经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解决思路。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下意识地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模仿别人的做法,这样做看起来既省事又保险。如果仔细观察你家小区周围的店铺,你就会发现类似的现象:假如一家有特色的饭店、水果店或奶茶店生意很好,很快就会有好几家类似的店铺开起来。可是,过一段时间后,所有同类的店就都开不下去了,陆续倒闭关张。

盲目跟风的思维习惯,是一种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常见的“病”,叫作“先例依赖症”,有时会让人犯下非常离谱的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空军有一项规定:战机的皮具座椅要涂骆驼粪来保养。粪便的味道异常难闻,但是没有人提出过反对,所有人都认为骆驼粪一定有特殊的功效。直到有一天,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老兵来部队里探望儿子,当看到儿子往战机座椅上涂抹骆驼粪时,他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项规定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原来,这种把骆驼粪涂到皮具上的习惯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在当时的北非沙漠战场上,士兵需要骆驼来牵引战斗机,而骆驼闻到牛皮的气味,会变得异常兴奋,因此士兵才用味道浓烈的骆驼粪遮盖牛皮座椅的气味。没想到这个做法却被英国空军当成了一项规定代代相传。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可笑了,但先例依赖症的威力就是这么强大。任何患上这种“病”的人,都有可能犯下让人贻笑大方的错误。

近10年来,日本各地动物园受到娱乐项目多样化以及少子化的影响,游客数量持续减少,大多数动物园都面临着闭园歇业的危机。可是,它们中却有一家动物园的生意很好,营业额不降反升,它就是后来成为日本第一动物园的旭山动物园。那么,这家动物园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原来在好几年前,旭山动物园的园长就已经注意到了游客的抱怨,他们说:“现在来动物园,就是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真没劲。”这些抱怨让园长意识到,游客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笼子”,更希望看到各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来的不同神态。

于是,旭山动物园就制定了生态展示策略,把动物放在让它们感到舒适的环境里,并且巧妙地设置了游客观察窗口。比如,他们在海豹馆设置了直径一米的圆柱体玻璃观察窗,这样游客就可以置身于海豹的生活场景里,360度自由观赏。他们还把黑猩猩馆建在游客观赏区的上方,并用安全绳索隔开。黑猩猩...

旭山动物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当绝大多数动物园把游客减少的原因归结于客观因素,比如娱乐项目增多、少子化影响的时候,旭山动物园能利用突破性思维,不走其他动物园的老路,转而从那些充满抱怨的、不断流失的游客中寻找解决办法。也正是从游客的抱怨声中,旭山动物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重新赢得了游客的青睐。

可以说,高明的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已经从“发现变化”过渡到了“发现变化的趋势”,这便是跳出先例依赖症的“药方”。

7-11公司董事长铃木敏文曾经说过:“在创建7-11前,我没有参观过别的商店。因为我担心自己看到好的东西就想去模仿,这会让我懒于思考。”而铃木敏文先生最喜欢做的,是到一线门店走走,观察顾客购物的全流程,听他们的牢骚和抱怨,以此作为调整经营战略的灵感和依据。

7-11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大型超市是市场的主流,小型便利店普遍惨淡经营,关门倒闭的也很多。但是,铃木敏文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消费趋势的变化。当时是日本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开端,各个城市逐渐过渡到小型家庭。每个家庭对日常用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但对购物的便利性要求提升。因此,铃木敏文就把小型便利店7-11开到了人们的家门口。如今,7-11在全世界十余个国家开设了超过6万家门店,靠的就是铃木敏文摆脱先例依赖症,抓住了变化的趋势。

7-11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对一家企业来说,即便是爆款产品也迟早会被淘汰,只有持续关注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的“不爽”,看到需求的变化趋势,持续地突破自己,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才能让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

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你今天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可能满足不了明天的工作,那些在前面领跑的人,同时也遮挡了你前行的视野,一旦方向发生改变,你就有可能来不及调整,导致掉队。所以,只有从先例依赖症里跳出来,持续不断地独立思考、自我迭代,才能看清局势,把握方向,匹配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反事实思维,让想象成为改变现实的力量

思考的一个前提,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但有的时候,也需要你从当下的现实中跳出来,假设处在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下,思考还有哪些可能的选项,这样往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有一家大型呼叫中心,每年的员工离职率高达130%,这种频繁的人员变动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他们必须不断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然而这些新员工却可能在几个星期之后就离职,这让公司付出了很高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为了尽快改善现状,这家呼叫中心找到了一家咨询公司寻求帮助,这家咨询公司提出了一种叫作“气球爆破法”的招聘方法。当每一位求职者通过初次面试之后,他们会被要求听一段音频。这段音频是呼叫中心日常工作中发生过的真实通话录音,内容是一位愤怒的客户在向工作人员疯狂地抱怨,毫无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接下来,面试官还会向求职者介绍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通常的招聘过程相比,这种气球爆破法看起来的确让人很沮丧,真像是无情地戳破了人们对这份工作的美好想象和憧憬。但在应用了气球爆破法进行招聘之后的一年里,这家呼叫中心新招聘员工的人数减少了10%,累计节省近160万美元。

你可能会认为,气球爆破法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这一方法吓跑了本来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人,然而这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因素。在研究者看来,这种方法成功的原因是:招聘者用“小剂量”的现实,给应聘者注射了关于这份工作真实情况的“疫苗”,让应聘者充分地了解这项工作的真相。如此一来,新员工不仅会考虑到困境,还会提前思考,在遭遇这些困境时自己将如何做出恰当的回应。因此,气球爆破法不仅能降低员工离职率,还能提高工作满意度。

心理学家将这种主动想象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的情境的思维方式称作“反事实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就是建立事实和想象之间的对比,根据对比的结果,反事实思维还可以分为上行反事实和下行反事实。

在气球爆破法的案例中,当真实度过的一天要好于想象中那个被抱怨和指责的电话填满的一天后,呼叫中心的员工会感到额外的轻松愉悦。这种把情况想象得比现实更糟糕的思维方式,就是下行反事实。

与之相反,上行反事实则是把情况想象得比现实更好。在比赛后的颁奖台上,我们常常能看到银牌得主痛哭流涕,而铜牌得主却显得非常开心。这是因为两位运动员各自想象出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情境。银牌得主拥有的就是上行反事实思维,他更容易想象自己拿到金牌的情况,可能还会苛责自己:如果没有在比赛中跌倒或之前训练得更刻苦,那么自己就有可能会站在冠军的位置上。而铜牌得主则会把情况想象得比现实更糟糕,觉得自己差一点就和奖牌失之交臂了,很庆幸能得到第三名站在领奖台上。

在职场和生活中,反事实思维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下行反事实思维会让你对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心存感激,上行反事实思维会激励你下次做得更好,在这两种思维之间取得平衡可以让你避免陷入痛苦消极的状态,同时激励自己不断改进。

除此之外,拥有反事实思维,还能帮你摆脱现实条件的约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北极星是一家专营雪地摩托的公司,它们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但是,雪地摩托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非常小,北极星公司很快就触到了市场天花板。紧接着麻烦来了,由于连续三年的暖冬,高纬度地区降雪量骤减,雪地摩托的市场需求也就跟着急剧萎缩,北极星的经营状况濒临崩溃。

为了避免破产,北极星公司的所有者卖掉了公司。结果几年之后,北极星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规模远超过去的大公司。这家公司之所以能逆势崛起,并不是因为天气因素好转,而是新的经营者用反事实思维跳出了原有的思维框架:如果没有雪,雪地摩托还能有什么用处呢?其实雪地摩托和普通摩托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使用的滑雪板和履带能分散摩托的重量,让它能在松软的雪面上驰骋。那么按照这个原理,在沙漠、海滩和沼泽等类似的松软地形上,也应该对交通工具有相同的需求。于是北极星公司稍加改进,用更宽大的轮胎取代履带和滑雪板,就开发出了沙滩摩托、越野全地形车等新产品,北极星公司的销售额也随之倍增,不仅弥补了原先的亏损,还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跨越思维的边界,才能迈向更大的成功

在职场中,你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环境中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有时候问题比较复杂,就需要你转换多种思维方式。可以说,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没有哪一种思维方式永远行之有效,必须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谁掌握的思维方式更多,谁就更有可能找到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你不妨把思维方式看作手上拥有的工具,每种工具都能应对某一类问题,就像用改锥拧螺丝,用扳手紧螺母,用锤子敲钉子等。这就需要你建立起自己的“思维工具箱”,不断切换思维方式,更灵活地应对问题。而想要做到思维的灵活切换,你就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跨界思维”。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的首位获得者马文·明斯基认为:人使用不同的大脑资源,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你遇到一个从没见过的新问题,大脑就会尝试调动不同的资源,形成新的思路。一旦某种新尝试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大脑就会记住需要用哪些资源来解决这种问题,这个时候,你就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所以,要想用好跨界思维,就要积累足够多的思维方式。你平时接触的问题类型越多,大脑积累的思维方式就越多,思维工具箱里的工具种类就越齐全,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越有可能找到合适的思维方式,更灵活地应对问题。

回到本章开篇的那道思考题: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想要借助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来解决自然语言语音识别的问题。当时,科学家们的思路是:先让计算机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然后再尝试理解语言的含义。IBM公司就雇用了大量的语言学家,来帮助计算机实现语音识别的突破。但是,这些科学家努力了十几年,计算机也只能识别几百个单词,而且错误率一直在30%以上,进展十分缓慢。

直到70年代,信息论专家贾里尼克教授加入IBM,语音识别工程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贾里尼克曾经跟随“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教授,深入地研究过数据通信的问题,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通信专家。所以,他在面对语音识别问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语音识别其实可以类比成一个通信问题。

语音识别的本质,就是“说的人”要让“听的人”明白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 “说的人”把大脑里的想法组织成语言,通过语音表达出来;

· 语音传递给“听的人”,在“听的人”的大脑里从声音信号转变成神经信号;

· “听的人”把神经信号转换成“说的人”的想法。

这个过程,其实就相当于通信过程里的“编码—传输—解码”。所以,贾里尼克就想到了借用通信问题的解决思路,把语音识别不准的问题当成通信过程里的噪音干扰问题,用大数据减少或消除干扰的方法来解决语音识别的问题。

于是,贾里尼克裁掉了IBM所有的语言学家,转而招聘了许多数据处理专家,收集了大量语音数据训练各种统计模型。结果,IBM的语音识别系统在短短五六年之后就能识别22 000个单词,而且错误率降到了10%左右。正是因为贾里尼克拥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另辟蹊径,找到了解决语音识别问题的方法。

同样的道理,生物学家看待人体里血管走向的思维方法,能启发城市设计师优化道路、电网和排水系统的设计;而传染病专家阻止疾病扩散的思路,也能帮助公关公司找到阻止谣言传播的更好的方法。

跨界思维也启发湛庐创办了“思想马拉松”。在这个活动中,各个领域的先锋思想者能在同一个场域里互相碰撞,哲学家可以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量子密码专家可以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些跨越边界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催生出超越日常的、有价值的宏大想法。如果你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多样化,不仅能改变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社会生活方式,还能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医学里有个概念叫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意思是那些看起来相同的病,其实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所以要区别对待;而有时候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病,反而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所以可以用同一个方法治疗。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识别病因,还要熟悉每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治疗方案,如此才能药到病除。

在面对职场问题时,你也需要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意识,而这就要求你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思维方式。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的思维方式越丰富,就越有可能理解问题背后真正的“病因”是什么,摆在你面前的选择也越多,然后你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开拓出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