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深圳天价谢师宴事件引发全国关注,一名学生交1200元,一顿饭近4万元。随着高考、中考的结束,大批学生进入毕业季,家长为感谢老师,也是一窝蜂地赶着摆谢师宴,各大饭店因此生意火爆。有人说,这反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但也有人提出,谢师,本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感恩之情,却总以请客吃饭的形式出现,是否显得物质化了一点?

23日、24日,本报记者通过网络平台,对100名受访者进行在线调查显示,四成受访者参加过谢师宴。

谢师宴正常吗(近八成人认为好面子让谢师宴变了味)(1)

事件 深圳天价谢师宴一顿近4万

不久之前,深圳的一起天价谢师宴事件使得“谢师宴”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据深圳实验承翰学校的朱姓学生表示,上月底考完中考后,她所在的903班班级群里,有人发出了一条消息,倡议家长们举办一场隆重的谢师宴。为什么说它隆重呢?因为谢师宴的价格高得吓人:每位学生要交1200元。

这场谢师宴的预算中,不仅有聚餐的费用,还包括老师的礼物、感谢牌匾,以及场地布置费等,加起来一共有37000多元。面对这么高的费用,部分家长虽然有些犹豫,但是组织者却非常积极。

经过组织者一番行动,全班43名同学,已有35位报名,谢师宴定在7月6号,在布吉的一家高档酒家进行。朱同学认为,感谢师恩本来都是由学生进行,可是这场谢师宴,不仅价高,还有家长掺和进来,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针对此事,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回复称,并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情,经过核查,903班的谢师宴,是家长自发组织的。而作为受邀者,903班班主任陈老师也表示,早在中考前一个月,就有家长跟他说要举办一场谢师宴,但当时被他一口回绝了。

探访 省会推出各种档位谢师宴

随着高考及中考的结束,有些学生取得了好成绩,于是乎各种谢师宴也随之而生。有了需求,一些酒店也专门推出了“谢师宴”套餐。昨日,记者走访省会5家不同档次的饭店,了解谢师宴的价格标准。

走进一家全国连锁的饭店,服务员给记者拿出“谢师宴”套餐菜单,最低套餐价位788元,中高档价位1188元,这两个套餐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记者看到,788元的谢师宴菜单包括6个凉菜,10个热菜,2种主食,1汤1果盘,而1188元的菜品则只多了1道热菜,些许菜品有些变化。按照一桌坐10个人计算,人均消费在80~120元之间。

随后,记者又来到三家知名的省内连锁饭店,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专门出“谢师宴”的套餐,但近期来店里办升学宴、谢师宴的不少,都是按照平时店里推出的套餐消费,最便宜的一桌是500多元,688元、800元、888元、988元、1088元、1200元……不同价位套餐任由消费者选择。“一般初高中的升学宴或谢师宴,多选择500多元、600多元的,大学生多选择偏高档的价位,像800多元、900多元的。针对学生宴,我们还推出专门的优惠,每桌优惠价格区间在200~300元间。”省会

一家饭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人均消费控制在100元以内。

四成受访者参加过谢师宴

今年大学毕业的小王回到了石家庄工作。按照传统,离校前夕毕业生要一起宴请导师。吃饭喝酒的钱几个同学平摊,每人花了300多元。

“现在风气如此,不请显得不懂事。”小王说,从初中、高中到现在,毕业季都会摆谢师宴,其实想想也很形式化,意义有点变味了。

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有过参加谢师宴的经历,在参加过谢师宴的受访者当中,500元以内获得了近半数人的认可。而支持500元到1000元区间消费的,占到了三成的比例。

田先生的儿子去年初中毕业,当时也有家长组织想办谢师宴,他也参加了,但在邀请班主任时,被班主任一口拒绝了。之后就几位家长带着孩子简单聚了聚,每家均摊,花了近100块钱。

好面子的社会风气助涨变味谢师宴

近年来,谢师宴的价格也在逐年水涨船高,你认为是什么助涨了变味的“谢师宴”?

调查数据显示,好面子的社会风气排在首位,有9%的受访者认为家长的攀比心理起了很大作用。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吃饭喝酒太过于庸俗,而且老师也不愿意去,她孩子初中毕业时,她精心挑选了一家很有文化气息的咖啡馆,请老师和她们一起,畅谈孩子这几年的学习状况。

有3年教龄的某中学初中班主任刘老师,也曾受邀过不少谢师宴,每年中考过后,各种饭局都让他难以推脱。“孩子们能考上好学校,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回报。”

安徽铜陵、广东江门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都曾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党员、干部操办“谢师宴”,严禁教师参加宴请,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金、礼品,对违规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专家 莫给“谢师”笼罩上物质化阴影

“谢师宴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设宴感谢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但当谢师宴成为商家的营销策略,人们开始攀比酒席的规格和档次时,谢师宴的美好初衷就被物质化的行为遮蔽了。”河北地质大学太行学社研究员谢禄生说,谢师宴对家长、学生、老师三者来说,都是一把“枷锁”。

首先,对家长来说,是一把“经济枷锁”。虽说是自愿,但碍于面子,没有家长想要掉队,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而言就是一种经济负担。其次,对老师来说,是一把“道德枷锁”,老师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培养出优异的学生才是对老师最好的致谢方式。最后,“谢师宴”对学生则是一把“精神枷锁”,这会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送礼”“请客吃饭”的印象,等到走入社会,这种作风会继续蔓延,深刻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

在谢禄生看来,师生之间最重要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掌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贡献社会,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谢师”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必非要选择宴请的方式。“谢师宴”会给师生情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不应提倡。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朱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