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基本释义:
1、尚:通“上",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汤味儿:
仁德,高尚之德,脱俗脱欲,至上境界。对于普通人而言,未免高不可及。不同人所处的环境、出身、教育皆不相同,得道之效率与层次也就自然不同。
如若,一个人,认为自己以出身、环境作为放弃修身的理由自然为掩饰的借口。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条条大路皆通罗马。坦途也好,荆棘也罢,赤诚之心,自然不会受其干扰。
所以,道之得,无捷径,正如积德行善,小善才能成为大善,大善是各种小善的集成。细微处提升自我,才能大成。成大我者,看细微处。
心之力量无限,发心于能量,无边。然则,一心向佛未必能成佛,一味希望自己成佛者更难成佛,目的不是发心之诚,皆为执念。修道也好,处事也罢,一蹴而就绝不现实。要得真道,需初心不改,持之以恒,忍辱负重,砥砺前行。
孔子启示我们,心存仁念,坚持行事就够了,小就是大,无即是有,无需在意层次,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孔子也非天生圣人,所以,修仁德,无欲则刚,自律者自然而然可成。
同样,孔子告诉我们,不做不仁之事,也是仁者,发心只要正确,就是仁者,所以仁心不难,难于吾心,难于恒久,难于克制,难于私欲。
如果非要定义仁德,仁德的边界和极限,恐怕孔子本人也是无法说清楚的,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谦虚的孔子也承认了这一点。仁德,心善,忘我,行小善,积大德,无外乎尽善尽美。
仁德之所以高,是因为起点低。想做,就能做,不想做,也可不做,以小看大,知人知心。仁德不是山峰,而是方向。人之灵魂无外乎心宰我,还是我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