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综合科学知识比拼、无人机硬核对决、机器人编程比拼……11月22—23日,由省科协、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等主办,省科学传播中心等承办的第31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总决赛在南京科技馆举行。最终,苏州市吴江区、南通市海安区、南通市海门区以及南京市代表队等获得大赛特等奖。记者了解到,从今年4月起,全省共计16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大赛。

江苏省33届金钥匙科学竞赛(第31届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在宁开赛)(1)

此次大赛赛题,既聚焦前沿热门科技话题,也关注身边的“小常识”。“从诺奖话题,到火灾应急办法,今年的赛题都有涉及,大赛看重的是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大赛评委、江苏省二师范学院教授郭琦举例表示,今年诺奖花落的“锂电池”,看似涉及很前沿的化学、材料学,但基本原理就是电子转移,并不高深,初高中课本中就有。她认为,大赛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并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江苏省33届金钥匙科学竞赛(第31届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在宁开赛)(2)

60年代,生物学家童第周毅然归国,潜心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开创了我国克隆技术先河,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计量单位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度量衡,成语“退避三舍”就有计量标准的概念——三十里为一舍……今年大赛赛题中不乏颇有特色的中国元素。“当今世界,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谁掌握了科技创新力,谁就有主动权,青少年要从小树立为民族复兴谋创新的远大志向。”大赛现场,工程院院士贲德深有感触地表示,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教育要注重培育科学观,也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倡导做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科技创新。

江苏省33届金钥匙科学竞赛(第31届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在宁开赛)(3)

“化学必须学,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性学科。”苏州吴江实验中学化学老师朱玉林带领吴江代表队获得此次团体赛特等奖。他立足教学实际谈到,当前不少高中生对化学有畏难心理,但如果初中阶段学校做好衔接教育,注重对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对基本原理的引导,高中后的化学学习可能会更省力。近年来,该学校通过科技“嘉年华”、科技社团、科技幻想画等特色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打卡”各种小实验,在试剂、材料、编程等科学氛围中理解公式,锻炼思维能力。 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致辞中表示,金钥匙科技竞赛已在我省连续举办了24年,被列入《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大赛已成为江苏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最重要的重要平台,每年参赛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将持续助力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交汇点记者王梦然/文 刘成贺/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