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旧曾谙之师校街
任翔宇
现在听的歌特别少,上下班的时候,除了收音机就只剩下郭德纲的相声了。而曾经,民谣流行摇滚,国语粤语英语,咱也是一网打尽的铁杆歌迷啊。有一次看深圳卫视《流淌的歌声》,曾经那么经典的歌曲,主持人问台下谁能接唱,没人应声儿,时间啊,真残酷。
我喜欢的歌里,有一首是满江的,叫《裙角飞扬》。这是一首九十年代末期的作品,厉曼婷的词,伍思凯的曲,特别纯正的台湾流行音乐风格,特别纯正的台湾“讲故事”式的歌词带入,特别青春的大陆大男孩演绎,这个喜欢的心路历程,特别符合将要步入成熟告别青春的褃节儿,留连,回味,以及美好画面的定格。
一想到这首歌,我就会想到师校街。
师校街不仅是对我,对很多人而言,都代表着青春与少年。快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对这条街上的院落曲折熟悉到像家一样。从稚子开蒙的一中幼儿园,到孩童启智的师范附小(实验小学),再到风华正茂的大同一中,师长,同窗,玩伴,密友,还有面熟面不熟的街坊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儿,卖冰棍儿零食的,街就是那条街,人也基本上是那些人,有段时间,我没事儿遛弯儿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那里去,太熟了。
小的时候玩手绘地图,师校街最难画。师校街位于大西街中段路北,东起大皮巷,西至西箭道,南抵大西街,是个丁字形的走向,清代曾驻大同府署,名“府尹道”,民国初府署旧址设山西省第三师范学校,遂以师范学校之简称,名为“师校街”,三个口儿,还有一个大斜坡儿,走向还不直,小孩儿认真,老想按照实际画,每次都不得法,以失败告终。
要让我看,当时这是一条大同最有文化的街道,或者说,最起码是最养文气的地界儿。和大同六中守着文庙类似,大同一中的旧址是府衙,旁边紧挨着军分区也就是城防司令部的旧址,师校街算是那时候大同文武兼备、尊文尚武的气质网红地。现在要在大同一中旧址上根据考古发掘及现有史料修复府衙、经历署、云中书院、关帝庙、庖福所等建筑,可我更惦记那个培养了无数英才、代表着大同文脉的校园。七十年代幼儿园的时候,蹒跚学步的我们被阿姨们领着在校园里溜达游戏,总是被提醒不要哭闹,影响了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自习;八十年代小学的时候,偶尔混进去打球玩耍,被门卫或是老师们逮到也总是训戒“以后你们也是要在这里上课的,这么贪玩这么破坏学习气氛怎么行”;九十年代俨然以这里的主人自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自己在楼道里哼歌蹦蹦跳跳行,小学弟学妹们看见一次教训一次,内心的潜意识里,这块净土里,只有学无涯,只有知无尽,只有同窗谊,只有师生情,容不得别的。
大同一中当时有几个门儿,我们默认的大门,是师校街上的这个,民国范儿,圆拱券顶,自带肃穆气质。不过这个大门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拆掉了,换成了更开放的铁网门,校匾也从水泥砖刻换成了白底儿黑字的木匾。师校街因为这所学校而得名,也因为这所学校而闻名,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条胡同里人满为患,车水马龙,接孩子的和卖吃的买文具的摩肩接踵,人气儿倒是涨了,文气儿被掩了不少。
当时的房管局也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老宅院,小的时候也老是跑到里面玩儿。里面保护的还挺好,建筑能看出其大体结构,山门部分完好,墙体应该在民国初修缮过,过山门西侧殿有点残迹,最近从那里路过的时候,才知道那里原来是开化寺,目前正在整修复建。据清吴辅宏篡辑《大同府志》载:“府治东南,原为佟公祠,顺治十年建,十五年知府蔡永华移佟公像于后楼,其前殿别塑文昌像,更今名,康熙初秀水(今浙江秀水)朱彝尊撰记碑文,今寺无此碑”。根据史料记载,在清顺治十年(1653年),人们为纪念佟养量,在当年府治的东南设立佟公祠。佟养量是清初辽东人,在任宣大总督侍郎时,他在大同建立报忠祠,平反冤狱,减免税负,修学宫、习礼教,深受大同人拥戴。顺治十五年(1658年),大同知府蔡永华移佟公像于后楼,在前殿塑文昌像,更名为开化寺。
开化寺的马路对过儿,是一个民国门楼儿杂院。开化寺的北墙接着的,是一个超大的套院儿,我的好多从幼儿园就一起玩闹的发小儿,就曾生活在那里,我的幼儿园生涯,也在那里。
这条街从鼎盛到落寞没几年的工夫,但是地处要位,不管复建什么旧筑,这条街都是大西街,是清远街上的一处地标。和街对面的华严寺所代表的宗教文化不同,这里代表的是正统中华文化,府衙,学堂,莫不如此。
今后的事儿,谁知道呢。而过去,这条街,是和我一样的人满载青春的回忆。这回忆,就像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清华校园,就像沈庆《青春》歌里的农工大校园,就像西川、海子、戈麦、清平、臧棣、西渡们诗里的北大校园,纯净清凉,不忍拭去。
—END—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这些精彩内容大同人都在看!
-
惊艳!“大同绝活”亮相深圳文博会!
-
当好东道主 喜迎二青会!大同市向市民发出全民倡议书!
-
围观 | 新能源出租车惊现大同街头,这么高大上?
-
大同拔头筹!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山西首金烙上“大同制造”
来源:大同新闻网
编辑:周建新
关注这个微信号,
也有好看的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