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春雨 王开智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如果不加留意,这里跟村里其他的庄稼地其实并无二致。

被风刮的耳朵生疼,刚刚忍冬的小麦耷拉着头,还没从冬天的余寒中醒过来。踩过田埂间的小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董文斌指着眼前的考古现场,“经过我们近5年的考古发掘,可以确定这里是稷下学宫的遗址。”

穿越了2000多年的时光,稷下学宫从尘封的黄土中走来。作为稷下学宫考古项目的领队,董文斌所说的遗址“确定”,只能算是稷下学宫项目考古的一次开端,有更多的未解之谜在等着被解开。“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稷下学宫的广场,相当于学校的操场,千年以前,古人可能就在这里蹴鞠游戏。”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1)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2)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3)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4)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5)

“如果说只有一个线索,那可能是巧合,但这么多的巧合叠加在一起,这就已经不再是巧合。”董文斌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综上所有的线索,我们可以确定,这就是稷下学宫的遗址。”

千年的时光过去,早已经是沧海桑田,但是总有一些痕迹留下,“稷下学宫遗址所处的位置比较低洼,以前确实曾经有湖,一直到50年代搞建设,湖才被抽干。”董文斌说,而这也符合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淄水》中的记载:“系水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

稷下学宫壮哉盛哉

随着稷下学宫遗址的确定,这所千年前的最高学府,也在缓缓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我们对广场下的土层进行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为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90年,这个年代正好略早于田齐桓公时期。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于齐桓公,因此碳十四测定和文献记载的时间也很吻合。”董文斌说,是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经过硬化处理的广场,同时还发现了千年前的排水管道,这些建筑发现都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也证明了司马光在《稷下赋》中对于稷下学宫建筑的描述:“筑巨室,临康衢……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罍明洁,几杖清严”。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6)

“在2019年和2020年的发掘中,我们都发现了大量的铺地砖和少量螺钿装饰的建筑构件,证明这些建筑规格较高,而且建筑基址的墙体中预先埋设了排水管道,因此该建筑群是一体化设计、建造的。”从这些遗迹的点滴中,可以窥得当初稷下学宫云集天下贤士、开启百家争鸣的盛况:

学派云集,名人荟萃,人数多至“数百千人”。宣王时,一次将稷下学者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即给予高官厚禄,而不必理政务,专司教学研讨。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曾满怀激情地描述战国百家争鸣的情状:“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中华学界之大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并认为这是“前空往劫,后绝来尘”的历史绝唱。

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稷下学宫始终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中心影响遍及列国,在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稷下学宫遗址的确定,让原本冷清的小徐村变得热闹,一拨又一拨的媒体来到这里采访,还有人好奇地扒着铁丝网观望考古现场。

平日里与黄土、文物打交道的考古工作者,开始面对镜头,一遍又一遍介绍稷下学宫、讲述发掘过程、强调文物保护的意义。面对这些, 董文斌觉得采访和直播,“可比干活累多了。”

稷下学宫遗址有什么(稷下学宫遗址确定)(7)

采访的时候,有学校的朋友打电话来,想让董文斌带一批学生进行田野实习,电话里,董文斌反复的强调,男生女生都很好,但自己对学生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能钻研,肯吃苦”,“只要能钻研、肯吃苦,我肯定让他学到东西。”

辛苦之外,也有很多乐趣。考古其实就是跟古人的对话。稷下学宫的遗址,紧贴着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发现了这个格局后,董文斌想,这暴露了齐国ƒ统治者争霸天下的雄心;发现了地砖铺就的广场,董文斌会猜想,当时学子们一起在这里蹴鞠的热闹景象。

隔着2000多年的时光,稷下学宫,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