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20 年代,在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急性阶段,病毒会使横隔膜麻痹,令人几乎不能呼吸。即使到了十年后的 30 年代中期,对于麻痹症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仍只有俗称“铁肺”的人工呼吸器。

小儿麻痹症疫苗发明者诺贝尔奖(罗斯福与小儿麻痹症疫苗的诞生)(1)

那时,在儿童病房寻房时,“铁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经常需要连续几周埋身悬置在这些可怕的机器里。看到悬置在铁肺内的病人,就好像看到了小儿麻痹症研究陷入地域边缘的瘫痪状态。人们对这一病毒的性质或这一感染的生理学本质知之甚少,控制小儿麻痹症扩散的活动也缺乏宣传,往往被大众所忽视。

直到 1937 年,社会对小儿麻痹症研究的麻木才被富兰克林 · 罗斯福唤醒。而罗斯福正是这种流行疾病的受害者,腰部以下都已瘫痪。早在 1927 年,罗斯福在佐治亚州就启动了小儿麻痹症医院和研究中心,叫作温泉基金会( Warm Springs Foundation )。

小儿麻痹症疫苗发明者诺贝尔奖(罗斯福与小儿麻痹症疫苗的诞生)(2)

起初,他的政治顾问试图让他的形象远离疾病,因为人们习惯认为,一个瘫痪的总统试图带领他的国家走出大萧条,这幅画面未免太糟糕。因此,罗斯福的公众形象经过精心策划后,只展现他腰部以上的形象。但是, 1936 年,罗斯福以惊人的选票优势连任总统,一个永不妥协的罗斯福重返初衷,启动了小儿麻痹症国家基金会项目,这是一个为促进小儿麻痹症研究和宣传而设的支持组织。这个基金组织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针对某项疾病成立的联合会,推动了小儿麻痹症的研究热潮。

在其启动的一年之内,演员埃迪 · 坎托( Eddie Cantor )为这个基金会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协调有序的全国性募捐活动 —— 一人一毛钱运动( March of Dimescampaign ),倡导每位公民都捐给罗斯福一毛钱,以支持小儿麻痹症的教育与研究。好莱坞名人、百老汇明星和电台主持人很快加入了这一浪潮,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几星期之内,白宫就收到 26 800 万次捐款,海报宣传到处可见。小儿麻痹症的研究不但得到了资金的支持,也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直到 40 年代后期,在这些活动所获资金的部分资助之下,约翰 · 恩德斯( John Enders )在实验室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工作几近成功。尔后,在恩德斯的工作基础上,萨宾( Sabin )和索尔克( Salk )推出了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