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近再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正式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成为第32个成员国,韩国民众欢呼雀跃 。这次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是对韩国几代人过去几十年努力奋斗的肯定,也是对韩国当今综合实力的一种认可。

有人问韩国不是早就成为发达国家了吗?的确如此,不过那是其他机构认证的,实际上在联合国的定义标准里,韩国过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直到现在,才被联合国官宣盖章认定为“发达国家”。

在联合国贸发会成立的57年时间内(从1964年至今),韩国是第一个由发展中成功跨入发达行列的国家,确实了不起。

世界强国排名前十的国家韩国(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诞生)(1)

繁华的首尔

很多人对发达国家的概念很模糊,事实上全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除了联合国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必须被多个机构认定为发达国家,才是无可争议的先进国家。

韩国早就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认定为发达经济体,现在终于完成大满贯,同时被三个权威机构认可。

截止目前,联合国认可的发达国家一共有32个: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瑞士、挪威、冰岛、丹麦、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韩国、以色列、波兰。

亚洲范围内有四个发达国家:日本、韩国、以色列、新加坡。

世界强国排名前十的国家韩国(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诞生)(2)

新加坡也是发达国家

韩国之所以能成为近几十年来,极少数由发展中进步为发达的国家,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韩国人吃苦耐劳,极有奉献精神。

任何国家在起步阶段都是艰辛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牺牲,才能完成工业化的华丽转身。这个阶段,国民能不能吃苦很关键。韩国人吃苦耐劳的品质闻名遐迩。举个例子,上世纪70年代,韩国几十万工人在沙特的沙漠中,顶着四五十度的高温建造各种基础设施,24小时不间断施工,拼命为国家挣来了外汇。

当然国民能吃苦的国家不少,韩国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抓住了历史上三次机遇,完成了进阶。

抓住了美日制造业转移以及越战的历史性机遇

众所周知,韩国在经济起步阶段就获得了来自美国的大量援助,1945-1961年,美国对韩国的无偿援助高达31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上世纪50年代的31亿美元,放在现在就是几百亿美元,而且是无偿援助,不用还。

但是建国后,韩国就腐败起来,虽然有美国的支持,但是经济一直萎靡。直到60年代,韩国普通百姓生活都很艰苦。1961年,朴正熙上台,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韩国经济开始起飞。

当时美日以及欧洲国家都在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韩国也提出了进口替代、制造业立国的政策,可谓一拍即合。但是搞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光靠美国的援助,解决不了大问题,依靠自身的话,起步又太慢了。

所以韩国需要钱,需要海量的钱,历史也抛出了机遇。1965年,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急需军力和后勤基地补充。美国自己扛不住,需要盟友的支持,欧洲国家不差钱不愿意陷入越战的乱局。

当时反应最积极的是日本,因为之前日本就尝过甜头,借助朝鲜战争给美国提供补给,经济迅速发展,到1961年,混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美国一看,这不行啊,打朝鲜战争时,让日本发了笔横财,如果这次再让日本成为美军的后勤基地,那它岂不是要直冲云霄了?所以拒绝了。

韩国瞅准机会,主动提出愿意出兵协助美军,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美国也不含糊,直接甩出价码:要求韩国派30万人上越南战场,并建设美国的后勤基地,美国愿意支付10亿美元。1965年,韩国GDP才31亿美元,这简直是一个天价合同!韩国立马答应,迅速派出5万韩国军队先期入越,换得美军后勤基地的差事。

韩国利用这些资本,在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了发达的出口型轻工业。进入70年代后,美国和日本由于掌握了更先进的科技产业(半导体、IT信息、通信等),便将一部分重化工业,包括钢铁、化工、船舶、汽车以及中等技术转移给韩国。韩国得以建立重化工业,这是韩国成功工业化既而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密码。

世界强国排名前十的国家韩国(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诞生)(3)

汽车制造厂

美日半导体贸易争端,韩国渔翁得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美日贸易摩擦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原材料型产业逐渐扩展到加工组装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贸易摩擦的焦点趋向高附加价值化和高技术化。

特别是八十年代,美日贸易摩擦集中在彩电、汽车、机床和半导体,其中半导体是胶着的焦点。

1984年美国半导体市场的营业额为116亿美元,1987年增至181亿美元,同期日本占比率由14%上升到20%。1986年,日本芯片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美国,全球销量居首。1985年后,日本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销售商,到1986年,半导体销量排行榜世界前三位均为日本企业。

在日本的疯狂围攻下,1981年美国半导体巨头AMD亏损1100万美元,1982年英特尔裁掉2000名员工,1985年干脆退出DRAM存储业务,共亏掉1.73亿美元。硅谷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大佬们最后只好去哀求美国政府出面救命,理由铿锵有力:超级武器必须有超级电子技术,超级电子技术需要最新半导体技术,如果美国的半导体完了,美国的军工就完了。

美国政府最终被说动,于是出现了后来的芯片产业协订,对日本半导体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日本芯片产业一击即中。

韩国其实早就对半导体产业虎视眈眈,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不过一直到70年代,韩国的半导体工业仍然非常原始,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力密集的组装节点。

80年代,韩国政府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采用“国家 大财团”模式,斥巨资进行半导体产业升级。韩国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随着20世纪70年代外部世界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韩国工资水平的提高,韩国轻工业产品出口比率大幅下降,外债也上升到危险水平,经济发展受到威胁。

韩国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由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而半导体产业是重中之重。无奈日本半导体产业实在强大,韩国企业无法与之竞争,然而历史又给了韩国这次机遇。

日本半导体企业轰然倒下,又因为硅谷超过7成的科技公司砍掉了DRAM业务,韩国人赶紧抓住了这难得的机遇,成功游说克林顿政府只给韩国0.74%的半导体反倾销税,而给了日本100%的反倾销税。韩国半导体至此无比鸡贼地崛起了,日本则就此失去这一个重要的科技市场。

过去20年,韩国搭上了中国经济的快车道,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

半导体产业兴起后,韩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步入中高端,人均GDP在1994年达到1万美元。虽然后面经历了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韩国最终还是挺了过去。此后几乎每12年上一个台阶,即1994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2006年人均达到2万美元,2018年又冲上3万美元的大关。

过去20年,人类世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堪称史诗级。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总量为1.21万亿美元,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占全世界的比重为3.6%。到了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4.73万亿美元,几乎是日本的三倍,占世界比重达到17%。

短短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几番。随着经济总量的上升,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快速发展,现在规模已经接近美国,高居世界第二。

世界强国排名前十的国家韩国(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诞生)(4)

发展迅速的中国城市

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在2000年之后逐步增加,大量韩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充分享受了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别的不说,2013年三星还是国内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年销售几千万台,光手机一项就有几百亿的收入。虽然后面三星手机销量暴跌,但是中国依然是韩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市场。

2020年,中韩双边贸易2852.6亿美元,同比增长0.3%。中国对韩出口1125亿美元,自韩进口1727.6亿美元,韩国对华贸易顺差为602.6亿美元。中国既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也是韩国对外贸易最大顺差来源国。

世界强国排名前十的国家韩国(亚洲第四个发达国家诞生)(5)

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国

韩国人无疑是幸运的,过去几十年,抓住了三次绝无仅有的机遇,成为蓝星上战后为数不多的变身发达经济体的国家。

当前韩国经济再一次来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韩国科技发展遇到了瓶颈,再往上发展就要触及欧美的核心区域,突破难上加难。另一方,中国开始产业升级和转型,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产业,韩国可谓压力山大。处在夹心层的韩国未来会何去何从,不得而知,但且看今时今日之成就也足以自傲。

那么,参考韩国,中国何时能达到发达经济体的水准呢?

一个经济体怎么成为发达经济体,国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像GDP总量、人均GDP、科技水平、人类发展指数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以人均GDP为例,国际上的发达经济体人均GDP至少不能低于2万美元。

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刚好突破1万美元,本人预估2028年将达到2万美元,2035年极有可能达到3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