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宰相肚里能撑船”,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下,不缺乏手下,人们追随君主,人们仰望君主。五千年的文化沉默着,却以一种无声的传达方式诉说着。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1)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

一、 丞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足以迷惑人心,丞相就是如此。百官之长,辅助皇上。

丞相这一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过,当时齐景公设置了左右相,相的意思是帮助,像姜尚等,他的出现就是帮助君主,辅助国家

渐渐地,其他国家也开始设置左右相官职,直到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丞相”这一词就此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明朝。

丞相的权利很大,可以对官员赏罚,而且也是中央集权的头目,所以丞相对皇权的威胁最大。所以皇帝都会想方设法的削弱丞相权利,壮大自己的权利。

丞相这一词出现波折,在汉朝时期改为大司徒,不过随着王莽等篡权夺位后,宰相这一词又出现了。

不过在唐朝的时候,君主为了削弱丞相权利,设置了左右丞,但是丞相权利确实很大,所以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废除丞相这一官职,并下令,后世皇帝不允许回复宰相。

好在他的后代虽然昏庸,却听话,并没有恢复丞相。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2)

▲唐朝官员

二、 宰相

宰相和丞相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权利的差距却很大。因为丞相的权利过于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还会发生。

所以宰相这一词,在南朝就出现了,但是两个词语之间差的一个字,却是朝廷上的权利。

宰相拥有丞相权利,但是没有落实到具体官位上,比如尚书令、中书令都可以成为宰相。就这样,极大的削弱了丞相的权利,而宰相的权利也弱小,皇权进一步增大。

到了唐朝,宰相制度更加完善,三省的长官也可以称之为宰相。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3)

▲明朝官员

都说明朝废除丞相,增大皇权,但是宰相这一职位还是可以用的,因为宰相有名无实,只要官职略高,都可以成为宰相。

但是明朝没有丞相,也没有宰相。因为威胁皇权的事不会发生,所以皇帝宁愿所有活都做,也不愿意恢复丞相或者宰相制度。

到了清朝时期,彻底没有了丞相和宰相。不过很多人不要以为,宰相没有权利没有具体官职,其实在辽国时期,他们契丹人效仿中原,设立宰相,这个宰相就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4)

▲辽国地图

还有一次宰相有实权,就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当时的宰相是黄世瑚,不过这个宰相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但是它落实到具体官职上了,就是军师和助手。

太平天国等人虽然是农民起义,但是他们还是明白皇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一人霸占,所以无论是宰相还是丞相,都没有恢复真实的权利。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5)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三、 丞相和宰相的历程

丞相伴随封建王朝多年,虽然一直被削弱,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权利很大。不过唐朝时期,丞相这个称呼,也是具有了实权。

当时唐玄宗设立了左右丞,其实就是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只不过后来发现皇权有点弱小,才又改回原先的名字,而宰相的名称,则用在三品官员身上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6)

▲太平天国运动

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丞相,其实共有二十四个,而宰相也有,但是他们叫军师。虽然宰相和丞相都出现,不过他们权利缩小,没有实权,就连名字都有另外一个。

丞相虽然出现,但他的权利却没有以前的大。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吗(宰相与丞相)(7)

▲丞相祠堂

综述

皇权相权的矛盾存在了多年,国家不能没有帮助君主的官职,但是不一定需要一个人帮助皇权巩固,所以衍生出众多官职官员。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文案编辑】目海志露瀛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