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出名的贵妃都有谁呢?我想最出名的莫过于唐朝圣宠无双的杨玉环。身为“扒灰门”女主角,杨玉环也挺无奈的。她是皇子的老婆,正牌的王妃,若是不参与谋反,一生衣食无忧奴仆成群是肯定的。但是她却被自己的老公公看中了,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公公还是皇上,谁也反抗不了的人间老大。被这么一个人看中,无论杨玉环是欣喜若狂还是万分抵触,亦或者半推半就,她想活下去,想不连累家人,就只能堆起一脸笑容进宫。
入宫后的杨玉环生活的很不错,除了在重大场合能见到前夫李瑁,还要庄重的接受他的行礼之外,杨玉华都是快乐的。她能歌善舞通晓音律,碰巧,她的皇帝公公也喜欢这些。遇到晴朗的天气她们就会在风景如画的室外开一场演唱会,谪仙人李白写词,大唐乐圣李龟年作曲,杨玉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翩翩起舞,跳累了就回到唐玄宗身边坐着,再张开樱桃小口吃两颗集全国之力运过来的荔枝。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场景对于“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玉环来说,家常便饭而已。她和她的三郎还可以“芙蓉帐暖度春宵”,可以“春从春游夜专夜”,居住地还能“仙乐风飘处处闻”。只可惜“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六个月零六天后,杨玉环在马嵬驿含恨而死。
曾经有多辉煌,结局就有多凄凉。38岁的杨玉环就这样被深爱自己的男子放弃,然后在佛堂的梨树下香消玉殒,后来连遗体都没有找到。巍巍盛唐残破了,但绝不是杨玉环一支舞、一曲笛造成的。若非要把大唐的衰败归结到一个人头上,这个人也是唐玄宗而非杨玉环。但唐玄宗是皇帝,皇帝不会犯错。因此被推出来平息众怒的,只能是杨玉环。倾世的杨贵妃,人生的终点何其不幸。
再来说明朝的万贵妃。我想提到这个女子很多人都会向地上吐口唾液,我呸,这么一个狠毒的女子有什么可怜的?徐娘半老还霸占着皇帝不放,更狠的是不让皇帝有自己的孩子,后宫只要发现有怀孕的女子她就去送堕胎药,多少孩子就这么没了。如此双手沾满鲜血的女子,怎么能说活的惨?并且万贵妃还死在明宪宗前头了,一生都被明宪宗保护的很好,连死后哀荣都一点不缺,哪里惨了?
大家先不要激动,其实,万贵妃真的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四岁独自入宫成了小宫女,十九岁被派去照顾两岁的太子朱见深,接着土木堡之变爆发,年轻的万贞儿带着懵懂无知的朱见深在深宫中度过八年牢笼般的生活。在此期间朱见深有多少委屈,万贞儿就有多少磨难。朱见深受了多少打压,万贞儿就遭了多少屈辱。八年之后夺门之变朱见深再次成为太子,万贵妃也终于看到了曙光,但后世的口诛笔伐也从这时开始了。
在万贵妃的众多罪证中,残害皇室血脉这一条最为血迹斑斑。但这件事是存在争议的,正史《宪宗实录》对万贵妃并不友好,但这套史料中并没有提万贵妃给后宫有孕女子灌堕胎药的事情。最早把这件事扣到万贵妃头上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于慎行的文人写的《谷山笔尘》一书,这本书看名字也知道是野史。可就是野史于慎行也不敢担责任,他把万贵妃描写的劣迹斑斑后又说这些不是自己的观点,这是万历年间一位太监告诉我的。原话是“万历十二年一老中官为于道说如此”。这事可信么?
万历十二年万贵妃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万贵妃刚刚去世时的《宪宗实录》都没有写的事情,她去世一百多年后一个太监却知道了,可信度有多少?但是一位叫“毛奇龄”的学者信了,还在自己的作品《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引用了这件事。接着毛奇龄又被清朝选中编撰《明史》,他就把万贵妃毒害皇子和残害明孝宗母亲的事情写了进去。到此,万贵妃的形象才变得面目可憎。
若是万贵妃没有做这些人神共愤的事情,那么她得有多冤?若是万贵妃在长达数年的黑暗中经过不懈努力和抗争后终于成为了皇帝的心头肉,然后一直规规矩矩恪守本分直到去世,却还被后人传的面目全非横加痛骂,那她得有多惨?并且,她幼年不幸,还经历丧子之痛。
再来说明朝的郑贵妃。或许刚刚看到这三个字大家有点蒙,但提到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只怕无人不知。万历皇帝为了把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封为太子,与大臣较劲二十余年。在这二十多年中万历皇帝身心俱疲,郑贵妃机关算尽,但他们都输给了明朝这座庞大的国家机器。
郑贵妃并非十恶不赦之人,身为母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并没有错。即便她这么做会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但身处政治旋涡之中还想要活下去,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是最正常的事情。
她费尽心思博得皇帝宠爱,用尽一切手段把儿子留在京城,但机关算计后,太子之位是别人的,皇后之位是别人的,儿子朱常洵也被赶到封地。万历皇帝去世后,他生前册封郑贵妃为皇后的遗诏就此作废,命令郑贵妃死后下葬定陵玄宫的旨意也无人执行。郑贵妃比万历皇帝多活了十年,这十年里护着她的人不在了,她只能在繁华宫廷中住一座静如死灰的宫殿,一边思念远在洛阳的儿子,一边回忆万历皇帝对她的呵护。十年牢笼生活结束,她带着无限不甘走向朝臣给她安排的、自己并不喜欢的墓地。十一年后,她的儿子朱常洵被李自成杀害,据说,死相极其凄惨。
最后来说一下清朝的董鄂妃,能让少年天子顺治爱的着迷,董鄂妃绝非普通以色侍人的女子。史书说她天资聪颖好读史书,并且过目不忘。性格温婉精于书法且悟性极高。这样一个女子,哪个男子能不喜欢呢?
顺治皇帝为董鄂妃破了很多先例,甚至可以说空前绝后。她入宫后被封为贤妃,一个月后被封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历朝罕见。清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时候皇上才颁布诏书公告天下,但是董鄂氏受封皇贵妃时,顺治亲自颁布诏书并大赦天下。颁布诏书已经违背祖制,大赦天下更是连皇后都没有的资格,但是顺治就这么做了。一年后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高兴的再次大赦天下,并昭告天地说这是“皇第一子”。
董鄂妃是美好的,她的孩子子凭母贵也是前途无量,但他们似乎命中福薄无法消受这份圣宠。董鄂妃的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就去世了,之后她日渐消瘦,在21岁时病逝。这样一个温婉聪颖蕙质兰心的女子就这样消失在人世间,真的令人惋惜。但这些都是后世的看法,当年,只怕没几个人同情她,因为顺治对她太好。
在当时人的眼中,是董鄂妃的出现让帝后关系更加恶劣,顺带,顺治与孝庄的母子关系也出现裂痕。董鄂妃的儿子得到顺治太多关注,长此以往必然破坏嫡长制。更糟糕的是她去世后顺治伤心过度,一年后也离开人世。皇帝思念一个女子竟然达到无法自拔甚至英年早逝的地步,这样的女子一定是狐媚子。哪怕顺治是得天花而死,那也是因为董鄂妃之死悲伤过度体质变弱才这样的。董鄂妃自身并无过错,但在封建士大夫眼中,这个女子恐怕不值得娶。
为什么历史上出名的贵妃都不能得尝所愿呢?大概是爱情惹的祸。困于柴米油盐中的人类不配谈爱情更何况是等级森严的皇宫,一个标准的皇帝连喜欢的菜都不能多吃,更不要提椒房专宠。皇帝一旦喜欢上某位妃子就会想给她更多的好处以彰显不同,会宠爱她的孩子,会提拔她的家人,会让她在后宫所向无敌。而这些,都会引发前朝后宫一连串政治地震。杨玉环、万贵妃、郑贵妃都是如此,董鄂妃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她与顺治都死的早。若是他们全都长寿,或许就没有康熙什么事了。
女子搅弄前朝后宫,太后以及前朝老臣都不会答应,于是她们成了众矢之的。这些人只是贵妃皇贵妃,连皇后的位子都没有替自己挣来,可见她们不是吕后武则天的类型,更没有她们的政治手腕。一个能力撑不起野心、政治资本低于帝王宠爱值的人,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