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忘情,是道家一脉的至高哲理。梧桐想顶替牛鼻子成为桐叶洲第二个十四境,除了混日子熬时间,同时也需要参悟何为“太上忘情”。

剑来伤心一点点(剑来天道无情太上忘情)(1)

天道无情,太上忘情。

以忘情而致公,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

所以梧桐的最后一关,便是情。

一开始,对于君主宰相的剧情,只是梧桐以自己化形为人,以人之常理常情以及万年间的具体走向给出的答案。人的愤恨,也是一种情绪。对于梧桐而言,他认为这就足够了。但是对平安而言,这还不够对。这也是对脉络学说梧桐不够深究以至于做的不到位的原因。

更何况,它本就不是人。

而最后的棺材子,才是太上忘情的,最终考验。

情,父母人伦亦是情。如果平安冷血冷心的随便给个答案,那么梧桐都会认输。

但是梧桐错了。

忘情,并非绝情,更非无情。而是指人不为情所牵,不为情所困。也不因为情而变得面目可憎。

画虎画皮,终难画骨。

学人有情而忘情,终究只是个仿品。故而看似不远的天道14境,其实依旧还有一些距离。不过可能会比人族去忘情要轻松太多。毕竟不是人嘛~

所以他毫不在乎桐叶洲大战之后的孩子们的死活生活。天道无情,何曾管过人间的喜乐悲欢。从光阴长河来看,人生人灭百余年,弹指一挥间。故而他不管,也顺从天道不愿去管。他修他的长生大道就够了,所以他在乎的只是跟文庙的协议。

也请书友们考量一二,不过是大洲上的一棵大树。它又不是人,大洲之上的生生灭灭,其实跟他也无关。只要这个大洲还在,大方向不偏,那就够了。时间,会修正人间的。

而平安,父母舐犊情深,于他而言如山如海如软肋。是无论如何也参不透的。清静与极乐之分,孤身修道为清静,家人团聚、助人为乐为极乐,也许这就是平安的道吧。

至于逃禅,陈平安更重一个逃字,逃避。有一种说法,儒家是入世,佛家是出世。了却三千烦恼丝,静修己过,入世不过是一种赎罪。姚老头对平安的影响,贯穿始末。他所逃的,是一种放下之后的解脱。人生在世,待罪之身。一切苦难都是赎罪,求一个,来世好报。平安哪儿敢放下,期待那么重。所以他只能逃了。

有空了,还会再看看92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