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政 朱齐越

2020-07-14 16:37

上海的老公房加装电梯,走过了十多年历程。从一开始的试点、停滞、再尝试,到现在各区加梯工作的"百花齐放"。一部电梯,承载着"悬空老人"的期盼,然而推动老公房加装电梯,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卡脖子"。如何加速推进这项工作,静安区十多年来一步步探索,形成了一套"静安模式",从一个个装到成批量装,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来看报道。

老公房加装电梯需要注意啥(老公房加装电梯的)(1)

“以前楼梯真的不想爬,能够不下来就不下来,现在,哪怕坐着轮椅都可以方便地上下了,一楼到六楼一共13秒。”

像这样买一袋10公斤的大米搬回6楼的家,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不过现在,家住六楼的杨老伯轻松就能完成。他家所在的临汾小区,从2018年开始探索老公房加装电梯,到目前已有8台投入使用,还有超过十台在筹建、在建过程中。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健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街道的第一台电梯花了四年时间才加装成功,一开始居委会牵头的协商动员,自治共管,形成一个共管小组,后续在区里各条线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程审批资料的准备,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老龄化日益严重,有装电梯想法的居民不在少数,但愿意带头吃螃蟹的就很难得了。2012年,静安区美丽园小区1号楼正式开始尝试走通加装电梯这条路,原静安区人大代表 陆纯,凭着一腔热情,足足带着居民们跑了?年,从零开始摸索整个流程,一户户居民做协商、做征询、筹集资金,跑部门盖了几十个章。

老公房加装电梯需要注意啥(老公房加装电梯的)(2)

原静安区人大代表陆纯表示,加装电梯之前没有做过,没有相关文件,也没有指导性政策和意见,如何来合理分配,如何来平衡,都需要动脑筋,像资金问题是一个难点,居民的意见统一也是一个难点,做到两个百分之百是很难的。

2014年4月30日,静安区美丽园小区1号楼,电梯梦圆。这也成为了《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出台后 全市加装成功的第一台电梯。这一路艰难的探索,为后续有意向的居民们,带去了宝贵的经验。2016年《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建设管理相关建设审批的通知》正式下发,将原来的46个审批事项,缩短到15个,居民们加装电梯的热情更被点燃。

2017年,静安区彭浦镇远龙公寓小区,通过居民自治,成立"加装电梯联建小组",自主做居民工作,仅用两年半时间,小区内5台电梯全部加装完成,成为上海第一个"加装电梯全覆盖小区"。

2018年,临汾路街道又开创"123工作法",临汾小区成为了全市首个 成规模批量化 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小区,老公房加装电梯,从"个例"走向了"量产"。

去年,市里又发布新的工作意见,将征询通过比例由原来90%降为三分之二;财政补贴标准由原不超过每台24万提升至28万。静安区也将原先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咨询、一口受理",再次为加装电梯按下"加速键"。

老公房加装电梯需要注意啥(老公房加装电梯的)(3)

上海佰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洋表示,原来审批大概要花6至7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但现在2个多月就批出来了。

加装电梯摸底工作也在整个区内展开,摸清每个门洞是否具备加装电梯所需的规划等硬件条件。一个社区一张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加装电梯的"难易程度",进一步为有意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

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姜鹤表示,通过初步排摸,统计了小区里大概有1.1万个门洞,但这些门洞是不是都能加,有可能受限于它的退界、安全等各种方面原因,所以首先要把底数进一步摸清楚。

老公房加装电梯需要注意啥(老公房加装电梯的)(4)

截止2019年底,静安区已经完成了188台电梯的立项工作,今年以来,又有36台电梯成功立项,9台电梯完工。目前全区已经有52台电梯已经投入使用,让3187户居民体验到了上上下下的享受。

从2019年开始,静安区连续两年,将加装电梯工程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同时立下"每年完成50台电梯开工建设"的目标。政府服务"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 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我们也相信,随着相关审批流程的不断优化,社区自治共治的进一步探索,上海的老公房加梯之路,会越走越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政 朱齐越 实习编辑:钟郁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