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

我们一般说起“华夏”文化与文明,首先想到的是闻名的“夏”朝,因而有的历史将中国的文明开始定位于夏朝,也就是一般说的夏、商、周。其实,中国的高度文明要远远早于这个时期,单从华夏的“华”字说起,确实是有被人们定义为“华”朝的时代,那就是华胥国。

华胥国又称中央华胥帝国、华国、华朝等,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以华山为中心所创立,是传说中虚拟的理想国度,华朝历经三皇五帝时代。华胥,也称华胥氏,风姓故里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其后上百种典籍均有记载。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2)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相传她遇雷王燧人氏脚印,感应受孕 ,生伏羲 、女娲,传嗣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六千多年前,华胥为了部族生存,带领远古先民们不断游徒,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创造了中国的渔猎、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华文明史 。“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因华山而得名,龙兴于陕西)。学界普遍认为,处于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华山方圆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华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与“华”同)之外,还因为华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华山之阳。因此,中华民族之“华”源于华胥之“华”。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3)

华胥国是传说中的理想国度,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华胥氏作为华胥国的女首领,“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追求治世强国,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复兴华胥国的辉煌,于是有了“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而后天下大治”的典故。

专家学者的研究都得出同一结论,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由于秦始皇的收缴焚毁列国史籍,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而存于咸阳宫最后记录上古历史的孤本也因为项羽火烧咸阳而灰飞烟灭,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华”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史记·五帝本纪》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黄帝。”可见,从华胥到炎帝、黄帝,是中国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演变过渡时期,前后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4)

另外,华胥与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存在着一定的推理关系。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就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就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就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这也是“龙的传人”一说最早的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自然就是“龙祖之祖”了。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5)

上面这幅图女娲、伏羲图,是通过考古发现的,CCTV《国家宝藏》中还播出过。这个图也可以说明有关龙的传人相关。阿域以为:女娲和伏羲被是中华民族新人类的始祖,而且是他们开创了中华新文明,他们的子孙炎帝和黄帝后来成为中国地方部落的首领,因而我们也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

《山海经》等书籍记载,说伏羲是、女娲是人首蛇身,这与上面的图画完全一致。现在我们也就明白了“龙的传人”的说法了。再说这样的图画不仅中国有发现,在其它国家也有很多。也就是说,不仅中国、甚至整个或大部分地球人都与这幅图有关。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6)

《历代君鉴》载,太昊伏羲乃是华夏文明的真正开创者。这个时期开始发明创造了代表华夏核心文明的文字,使得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而后发现天文,设三纲、五常以创建历法,确立婚姻家庭、姓氏制度,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了父系社会的新人类文明时代。详细可参考古籍《历代君鉴》中三皇的内容: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7)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8)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9)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0)

回到今天的主题:华夏的“华”字。“华”字古同“花”,就是花朵的意思。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1)

我们再来看看华字的字形演变: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2)

《說文》:「華,榮也。从艸?。」段注:「按,〈釋艸〉曰:『蕍、芛、葟、華,榮。』渾言之也。又曰:『木謂之華,艸謂之榮。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上古“华、花”同源,而《說文》也没明确华是树木之花,而树木之花只是后人对“华”字的演绎。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即“華,榮也”。华荣,荣华本为一体。“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从这句话可以分析出“秀”是雌花。而“英”是雄花。我们先看一下“荣”字的演化,如图: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3)

根据“荣”的字形,阿域猜测,“荣”字表达的是雌雄同株的花,相互交叉的字形,其意义为相互授粉。 荣华就是水稻、小麦等禾类作物开花时,花药裂开,花粉飞散的现象——扬花。如图:“华”字“禾”字“麦来”的演化对比,和麦子扬花的图片: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4)

这就是——麦子花开的“华”和毛茸茸的“荣”。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5)

这里,阿域不得不说一下,以华夏文明发端开始的文字发明创造,本身就包含了大自然的一切规律和现象,如代表日月星辰的天文,代表山川河流的地理,再有代表人类文明的人文、家庭观念和国家立法制度等。可以说一切的人类的文明和智慧都包含在文字的发明和创造中了。由此可见,早在五千年以前,华夏先民已经开始了农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的农业文明,农业和历法见证了我们祖先的荣耀,这也是人类第一缕文明的曙光之地,称之为中华。

一个文字,可以诉你历史细节,一个文字的演化隐藏的是文明的进程。一个文字就是表达的一个事件。“英”的本意就是雄性花朵,男人戴花那就是英雄的喻义,华夏民族也是英雄民族。 看看“英”字的演化,如图: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6)

说完雄花,说雌花“秀”字,如图:

汉字历史文化知识(神话汉字之华字兼说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起源)(17)

​“秀”字没有甲骨文金文,可参考“孕”字,即女性“母”怀孕的象形演化,因为和乃字相像,后来就采用了乃。此处是用乃的动作表示哺乳幼婴的乳房,又因“乃”字本身和乳房,怀孕隆起的肚子有相似之处,所以不必纠结两种来源。因此“秀”字的字形,就是怀孕的花,即“雌花”。而“英”就是雄性花朵,英雄的民族,男人戴花是英雄,女人戴花是“秀英”,“秀英”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注:部分内容选自:神兽《为何是“华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