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之上柔河两岸的黄土山沟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清贫闭塞的生活,我们的祖辈任劳任怨,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祖祖辈辈执着顽强地生活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山旮旯里。这里的唢呐没有红牙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侬侬细语,没有那奢华浮躁和刻意而为的矫作,而是不尽地诉说着可歌可泣的男儿英雄气概,热烈奔放,真挚朴实;这就是华池唢呐,它与华池劳动人民淳朴憨厚的民风和耿直激扬的恒久性格紧紧相连。

甘肃庆阳白事专用唢呐曲100首(百年非遗匠心造物)(1)

华池历史文化悠久,古属禹贡雍州,为周人创业之地,农耕文化源头。位于甘肃省东端,东北与陕西省志丹、吴起、定边接壤,西南与省内的庆城、环县、合水为邻。辖6镇9乡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人。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在此出土,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此戍边安邦,遍布境内历经沧桑的古文化遗迹和古寺石塔都沉淀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华池红色积淀深厚,与延安一脉相承。

华池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据明代乐蟠人侍郎韩鼎编篆,清乾隆二十六年由知府赵本植再行修订的庆阳府志记载,鼓乐已是明代婚丧习俗礼仪中的一部分。明人沈德符《野获篇》,清嘉庆、乾隆年间所兴《寄生草》《粉红莲》《银纽丝》等曲目,而这些曲目在今天华池唢呐中也有同名曲牌,可见华池唢呐在明代已广为流传。华池唢呐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曲牌类、民歌变化类与地方戏曲相关类。就习俗应用可分为通用曲牌、红事曲牌、白事专用曲牌。另外,所有的华池唢呐曲牌,不论何时传入,从何而来,由于地方历史的沿革,在流传中又经历代艺人们不断繁衍发展,独具乡土气息的华池唢呐现已成为有别于其他唢呐的主要特征。

甘肃庆阳白事专用唢呐曲100首(百年非遗匠心造物)(2)

近年来,华池县文化工作者对于华池唢呐乐种的形成历史、发展状态、曲牌的渊源探讨及进一步搜集整理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及社会凝聚力,而且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发展史的丰富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唢呐艺术的发展,华池唢呐极大地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延续着淳朴憨厚的华池人民世代相传的不朽精神。2017年10月,“唢呐艺术(华池)”被省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庆阳白事专用唢呐曲100首(百年非遗匠心造物)(3)

百年非遗,匠心造物,看非遗故事,感受甘肃文化遗产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