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无线电频率主管李海坤是一名“90后”工程师,他每天拿着手持设备往返于山顶、山脚之间。对赛场周边开展电磁环境监测。每圈3公里的山路要走80分钟,一天下来,他要走上4圈。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无线电频率主管李海坤正使用便携式监测设备开展保护性监测。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经信局获悉,在北京冬奥会的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260多位“电波卫士”守护着场馆的无线电系统,防止计时记分、电子仲裁、媒体转播等极其重要的无线电系统受到干扰。
构建“天网”确保干扰信号清零
冬奥赛场上,雪橇选手以高达120公里的时速滑行,运动员穿过终点线时,红外计时可以精确至千分之一秒;在越野滑雪、北欧式滑雪等长距离滑雪比赛中,每名选手滑雪鞋上安装着射频识别标签,会自动将信号发送到读卡天线;速度滑冰比赛中,计时钟由发令枪启动,电子眼在每名选手穿过终点线激光束的那一刻,将信号发送给计时电脑……在现代体育赛事中,几乎所有项目都有无线电技术的身影。
此外,无线电技术还在组织指挥、媒体转播、安保防控、智慧观赛等领域广泛应用。无线电频谱就是无线电波依照频率高低排列形成的谱系。各种无线电业务在不同的频率上“各行其道”。
据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大活动开始之前和进行之时,对核心区域及周边进行电磁环境监测是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从“相约北京”测试赛开始,顶着大圆盘天线的无线电监测车就在冬奥场馆周边来回监测,采集无线电信号数据。遇到监测车进不去的地方,无线电安全保障人员就拿着天线和仪表下车徒步监测信号,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路测”。
无线电监测车、无线电固定监测站、可搬移监测站、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共同构成了覆盖目标区域的监测“天网”。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把指配给各相关单位的上万条频率汇总形成重点频率清单,制定细化监测方案,利用“天网”在赛事期间开展24小时保护性监测,确保在冬奥会期间干扰信号清零,风险隐患归零。
北京市经信局还开展了“决胜冬奥空地联动”无线电监测专项行动,创新性运用空中直升机监测平台、地面移动监测站、奥运场馆内小型无线电监测站等空地联合监测手段,实现了无线电监测的全覆盖。
日均工作14小时,确保计时记分毫厘不差
雪车雪橇的平均时速在120-160公里左右,被誉为“冰上F1”,由于速度快,该项目对计时记分的要求也非常严苛,要达到千分之一秒级,稍有延迟,就谬之千里。确保冬奥会官方计时记分系统(OMEGA)不受干扰,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线电频率主管邹明(中)正与同事对OMEGA计时记分系统开展保护性监测。受访者供图
“我们团队每天从早8点到岗工作,晚上10点半下班,其间对600余条许可频率和备用频率开展保护性监测。”李海坤拿着便携式监测设备,每天沿着山脊从山顶走到山脚,循环往复。
他说,“电波卫士”需要不断观察和判断,在某一个频率,正常情况下应该只有一个重要用户的频谱,如果突然发现一个其他信号,就意味着可能存在干扰隐患。此时,便携式监测设备配备的天线就可以测出信号源方向,从而引导“电波卫士”不断靠近信号源,最终帮助他们找到干扰设备。
除了正式比赛,团队在运动员进行预训练和官方训练时,也需要承担计时和拍摄的任务,所以“电波卫士”日均工作时间可以达到14小时。在赛会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还为各国国家队、授权转播商等重要用户紧急申请了6条频率。
雪天背负设备行走山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计时记分系统受到无线电有害干扰,可能影响赛事成绩。如果电视转播的视频图传信号被干扰,可能导致直播画面出现马赛克、黑屏或直接中断等情形。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区西北部,这里共运行着赛道计时记分系统、地空电视媒体转播、交通安保调度、行业保障指挥、参赛队员联络等多种无线电通信网络以及许可设备3万多台套。
“由于场地区域范围广、自然环境复杂,为保证各类无线通信网络的畅通,我们采用小型无线电监测站搭配手持式无线电监测设备的方式,逐日扫描指定用频,并对重点频点和区域开展监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无线电频率主管邹明说。
由于场馆各类无线电设备使用非常密集,用户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的情况偶有发生。
遇到用户反馈后,保障团队会快速响应。“当时没有摆渡车,我们为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会背着20多斤的监测设备,步行奔走在相距10公里的竞速与竞技区之间。”邹明说,他们工作的区域海拔超过1000米,由于山路蜿蜒崎岖,人员行动非常不便,碰上刮风下雪的天气,不仅体感寒冷,也要格外注意防滑。
目前,保障团队已经帮助美联社、OBS、泰国代表团等重要用户排查了4起无线电干扰。“从我们处理的情况来看,干扰主要表现为设备自身存在问题或用户无意识的干扰,比如无意中误用了批复给他人的频段。”
如今冬奥会已临近尾声,从12月起就开始进驻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邹明还将继续留在岗位,为冬残奥会无线电服务工作进行准备,以保障残奥会赛事无线电安全。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