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历史上,“二七”开始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指的就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亦称“二七大罢工”。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前后牺牲52人、打伤300多人 ,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今日,放眼全国,除了郑州有二七纪念馆,位于当年京汉铁路的首尾的长辛店和武汉,也都有“二七”主题的纪念馆。

但若是说起“二七”两字对城市的影响,恐怕这俩个地方都比不了郑州。

建国初期,郑州市中心的主干道长春路,被更名为二七路。

1951年11月,在烈士就义处修建二七广场,广场内辟一花坛,花坛中央矗立一个高为21米的木制灯塔。

1951年9月,二七纪念堂动工开建。

1955年,为纪念“二七”大罢工,郑州市将“二区”改为“二七区”

1971年夏末春初,木塔因根部朽断,基础变形,颓然倒下。

市领导王辉请著名建筑师林乐义重新设计“二七塔”,由于在此被残酷杀害的烈士有两位,恰巧传统文化中塔的层数以七层为宜。如果双塔连在一起,则塔既有“二”又有“七”,正好可以用以纪念“二七”工运。

方案敲定后,1971 年 7 月 1 日,在党 50 岁生日那天开工,到 1971 年 9 月 28 日竣工,不到 100 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献礼的二七纪念塔如期建成。

2

01区域配套

二七区规划最新消息(龟速发展的二七)(1)

老郑州人有句熟语:“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城”

火车站给郑州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二七塔则是国内外游客来郑的必经之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伊始,郑州的一场商战,就在二七塔下悄然打响。

当时郑州人口不到200万,而半径不足200米的二七广场聚集了一大半商业体,僧多粥少,“二七商圈”几大商场纷争格局已然形成。

亚细亚抢先进攻,打起全国商界最早的大规模营销战。为了应对亚细亚,紫荆山百货、百货大楼、商城大厦、商业大厦、华联五家“国字号”联手“抗敌”,四面楚歌的亚细亚一举发动让利50万元大销售,郑州商战全面爆发。

于是,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在二七商圈上演,短时间内,在竞争的硝烟中,几大商场销售额直线上涨,郑州商业由此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然后,商战具有两面性。

在经历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三大战役后,五朵金花五败俱伤。

2001年,亚细亚资不抵债宣布破产,失去对手的其他几家商场除郑州华联商厦外,要么陆续倒下,要么被收购倒闭,郑州本地品牌在商战后集体落寞。二七商圈在出现了短暂的空档期。

随后北京华联、大商金博大、郑州百盛等一批诞生于“商战废墟”之上的商业撑起二七商圈2.0时代。

但是商海起伏,新旧更迭,二七商圈不断演绎着新的商业格局。

传统百货业态侥幸留存者气息奄奄,新入场的大卫城,万象城入场即王炸,凭借现代的装潢,丰富的业态,迅速成为二七商圈的商业顶流。

除以之外,远离商战旋涡的万达广场,岁月静好中低调发展,不仅扩大了二七商业的辐射半径,也是二七商业的中坚力量。

02教育配套

二七区规划最新消息(龟速发展的二七)(2)

大学路作为二七区的主要干道,不仅有法桐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更是因为有郑州大学雄踞于此。

1952年,中国效仿前苏联进行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拟将一批沿海及东部地区高校迁往中西部,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未能落户郑州,而是搬回济南。

考虑到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这便是郑州大学的开端。

那个时候省会刚刚迁入郑州,公共交通十分闭塞。为了来郑学子方便入学。便将郑大校址选在火车站一路之隔的大学路。

郑州大学的入驻,加上区政府带动,很快大学路两旁学校遍地开花,幸福路小学,陇西小学,政通路小学,汝河路小学,郑州二中早早生根发芽,现在已经成长为二七区的老牌名校。

03医疗配套

二七区规划最新消息(龟速发展的二七)(3)

郑州大学不仅使二七区的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同时还孕育了二七区的医疗资源。

九个郑州大学附属医院二七区独占其三,郑州一附院更是全国闻名。在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9名。

除此之外,二七区还有骨科医院,武警医院,郑州六院等三家三甲医院。这种医疗配置,放眼郑州也只有金水区可以与之一战。

但是圆而不满的是二七区三甲医院几乎全部集中在陇海路以北,周边遍布老破小住宅,医院服务范围十分有限,加上医院本就是人流密集场所,在火车站旁边无疑加剧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目前二七区新房主要集中在三环沿线,三环内尚且还有郑州二院,八院等老牌医院。三环外的医疗资源几乎一片空白。

医院不同于学校和商业开发商需要捆绑建设,医院的建设需要政府规划且成长周期漫长,因此二七区三环外的医疗现状短期内很难改变。

04绿地配套

二七区规划最新消息(龟速发展的二七)(4)

建国伊始,当郑州第一任市长宋致和先生骑着高头大马来到郑州时,映入眼帘的是漫天黄沙,整个城市很荒凉,没有生气,他当即提出种树治沙的口号,发动市民种植梧桐树,此后“中原绿城”的名号逐渐响彻华夏。

与此同时,郑州城市公园的建设也迅速拉开帷幕,郑州先后建设三座不同情调的公园。其中当属位于二七区的人民公园面积最大。公园里的大象滑梯也是那个时代最初的童年记忆。

时间进入就是90年代,人民群众业余休闲娱乐活动得到了政府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城市公园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零散分布的小游园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

这些小游园便是二七区的主要公园用地,但是小游园过于分散,且体量较少,只能作为绿化点缀,无法成为公园的替代品。

直到2014在中原窑厂废弃地营造地形,堆山植树,窑厂变废为宝,成为南环公园,二七才算有了另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

05交通配套

二七区规划最新消息(龟速发展的二七)(5)

郑州发展一路向东,这个发展格局同时也体现在郑州的地铁规划上。

二七区处于郑州西南角,远离郑州发展方向。片区内虽然有4条地铁线穿区经过。但是1号线,6号线(未开通)5号线仅仅算是“路过”二七区,且全部都在二环以内,二环内的通勤选择较多,对地铁依赖较小。

三期地铁规划中唯一一条贯穿二七区的七号线还要等到23年才能开通。等到地铁4期规划又是5年后的事情了。

所有对地铁需求较大的朋友,如果不是地缘客户,大可考虑考虑其他片区。

3

老城时代,二七区凭借二区商圈,成功出圈,但是步入新城时代,郑州主城八区纷纷开疆拓土建立新区,二七新区自然没有例外,甚至其城市规划还要早于港区,白沙等地。

但是遗憾的是,二七新区努力多年仍未能重回城市塔尖,当管南,高新区房价奔向16000之时,二七新区依然以洼地的姿态,等待一波又一波真正读懂这里的人。

二七新区除了开发商自建的学校外,公共配套几乎毫无建树。无缝衔接主城的二七新区凭实力混的如此惨淡,有理有据。

第一、二七区自身硬伤过多。

二七新区有垃圾综合处理厂、陵园、郑西高铁专线三大硬伤,尤其是垃圾综合处理厂,稍微有一点风南四环沿线就能明显闻到刺鼻的气味,购房者自然敬而远之。

第二、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

前期区域内土地多为一二级联动土地不单拍,土拍少,土地财政收入就少。

且开发住宅就是一锤子买卖,可以解近渴,但无法形成长期的税收来源。

同时开发商扎堆拿地,较长的开发周期导致配套建设缓慢。

片区内开发商实力一般,没有造城能力,且重点全部放在营销端,卖完房子说好的配套迟迟未能兑现。

第三、三分钟热度的片区定位。

作为早在08年就以提出概念的二七新区,10几年间定位不断变动,在滨河新区、运河新区、生态文化新城、二七新区之间不断徘徊。随着绿地双塔的流产,彻底粉碎了二七新区总部经济中心的幻想。

十年时间,常西湖新区四大中心后来居上,光速落地;白沙组团鲲鹏软件小镇夜以继日,为期不远;双湖科技城也在地王迭代中初露锋芒。

只有二七新区还在探索定位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与强势区域错位发展,才是明智之举,希望二七新区可以抓住华侨城,打造文旅产业链,依然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