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悠久的文化长河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而杰出的人物。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片天空,那么这些伟大的人物就是其中闪烁的明星,明星有天空的载体才能发光发亮,而天空正是因为有这些闪烁的明星,才会显得更加璀璨,而就在它们相互辉映之间,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滚动。

历史上的十八个圣人(中华圣人录序言)(1)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但凡圣人,必有伟大而坚定的信念,他博古通今,拥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和思想。他怀揣着重建社会价值传统、挽救世道人心的崇高理想。圣人出,必能知天下人心,必将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德能服天下,其才能治天下。圣人的出现是时代的召唤,是应运而生,是时势造就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呢?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也就是说,想成为圣人,就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资治通鉴》中还有一句关于圣人的描绘:“才德全尽谓之圣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

在中国古典中记载的著名儒家圣人如:尧、舜、孔子。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还有一些先贤大儒,被儒家弟子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虽然他们有时也被尊称为圣人,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圣人,准确的可以称之为贤人)。

圣人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在儒生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因为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且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因此,被称为圣人。

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到底有多少人呢?从四人、十人、十四人、二十四人、三十四人到六十五人,最多的八十人,各种说法不一而足。有的甚至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因为历史上能同时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也就两个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明朝的王守仁(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

其实,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的说法比较合适,他们才是真正的圣人。即使这十大圣人也说法不一。普遍认为,十大圣人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酒圣杜康、茶圣陆羽。其他名人有的也可称为圣人,有的领域被称为圣人的还不止一位。

笔者根据中国历史名人的突出成就和杰出贡献,将陆续为读者介绍五十位圣人。这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又是因何成圣的呢?现在就让我们顺着这些圣贤的脚步,一览他们的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