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1)

01、欧瑾琳:我心中的法官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2)

法官,或许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个,但我心中,法官二字,拥有诸多涵义。

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 欧瑾琳

法官——不再神秘的职业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3)

“法官开庭的时候真的会戴假发吗?”——七年前初进法院工作,常常听到类似问题,一开始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渐渐发现当时普通大众对于法官这一职业确实知之甚少,大部分印象来自于当年风靡两岸的几部律政港剧。细想自己,何尝不是因为电视里精彩绝伦的庭辩现场选择了法学这一专业,只是当时感受到的光芒更多来自于唇枪舌剑的律师,法官这一静坐于高台,沉默而严肃的角色,仿佛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陡然生出距离感。

近年来,我已极少听见类似的问题了,说起原因,一则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主动到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当事人日渐增多;二则法官们主动延伸法律职能,既能坐堂办案,更能主动走进大众视野:巡回法庭,法官来到老百姓身边开庭断案;网络直播,通过审判公开平台让老百姓在家旁听庭审;走进屏幕,法官们亲自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普法故事;走进基层,机关、乡村、社区、企业、学校、景点……处处都留下了法官们热情普法的身影。法官越来越接地气,法官这一职业也不再带着朦胧的面纱,这是法官在进步,也是社会在进步,更是法治在进步。

法官——生命必须承受之重任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4)

有人认为,法官手中持有利器,轻则左右贫富离合,重则掌握生杀大权,仿佛法官可以予取予夺。其实面对案件,每个法官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方面,须知案件终身责任制是每个法官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另一方面,每个法官内心秉持的公平正义之秤也绝不允许自己做出与内心确认不符的判决。每当手上接到一个事实扑朔迷离,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的案件,我开庭前一晚都睡不好觉,满脑子反复设想第二天开庭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推敲有可能遗漏的焦点问题,猜测会在哪个环节遭遇无意的隐瞒甚至有意的欺骗,进而应该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在法庭上尽可能还原事实。甚至这样的庭审结束后,自己还处于头脑风暴之中无法自拔,一遍遍复盘庭审,怕遗漏了重要的问题,怕轻视了关键的信息,对自己的庭审驾驭能力否定肯定又否定,默默总结经验教训。曾经开庭到太晚,回到家匆匆煮了碗速食螺蛳粉果腹,脑子里还在反复上映庭审片段,一碗粉下肚才发现煮的汤底忘放佐料,一碗不酸不辣没有配菜的螺蛳粉,却被吃了个精光。这样的小插曲在法官群体中再常见不过,法官们尝尝自嘲却又乐此不彼,只因为选择了做法官就选择了扛这一份重任在肩,这是责任与担当,更是理想与信仰!

法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5)

“官者,管也。”然而,正如我院一位廉政榜样法官所言,比起“法官”,不若“审判员”与我们的身份更贴切。每一位法官都能领悟“法官”的重点在“法”不在“官”,法官是法律的执行者,学法用法皆因以法律为准绳,法言法语皆为严格公正司法。法台驻足,利器在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法官这一特殊身份,注定了法官会受到重重诱惑,曾经也有当事人趁着书记员核对笔录的空隙,悄悄走到审判桌前对我说:“法官,你帮我把全部钱追回来了,我分你一半”。初任法官的我面对这种场合一时无措,紧张地大声回应:“你迫切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是你这是行贿,请你注意你的言行!”一时间,当事人尴尬地落荒而逃。此后,再有类似场景我学会了礼貌而坚定地拒绝,如真有冥顽不灵者,也会不留颜面当众斥责。

法官这一敏感身份,也注定了法官会面临种种质疑。犹记得办理几起劳动争议系列案件,在多方工作后,用人单位答应了劳动者所有合法诉求。此时调解结案,是让劳动者最快拿到赔偿金的方式。由于人数较多,我一开始让劳动者一方派出代表来综合发表意见,但是这名代表个人情绪较大,我担心她无法理性判断,所以又一一与各个当事劳动者沟通想法,反反复复,几近沙哑。我这一举动引来了劳动者代表的不满,电话里责问我:“你为什么一再来帮对方说服我们?你这样我能相信你吗?”一瞬间我百感交集,无奈、气愤、夹杂着些许自嘲,甚至有挂电话的冲动。但是我知道不能功亏一篑,沉默了片刻,我还是耐心解释:“因为我了解法律,了解调解方案对你们利益的保护,你可以对我个人的工作方式不理解,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因为误解而错过调解方案”。后来,我找到这批案件在进行劳动仲裁时,劳动者委托的代理律师,在向律师阐明案件情况后,他立刻明白调解方案十分有利于劳动者,也答应帮助做劳动者的工作。多方联动下,案件终于调解成功,那名质疑过我的劳动者来法院签调解协议时,不好意思地向我致谢。事后我也不禁反思,调解不是仅靠一腔热血,也要靠智慧与耐心。

“法官”并不是一声简单的称呼,而是当事人内心最真切的呼唤,一句“法官你好”,寄托的可能是当事人私力救济无果时最后的希望。为此,我常觉法官必须有一颗强心脏,能够经得起利欲的考验,受得了委屈与误解,抗得住注视与压力;要保有柔软温热的心肠,情法两尽、不偏不倚,以拳拳赤子之心不负众人殷切期望;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披荆斩棘、殚精竭虑亦势必要追逐真实、追求正义。

法官——法治大厦的顶梁柱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6)

法治,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奉法者强、立法者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都是重要篇章。有人说,法官对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就如同裁判对于一场足球赛的重要性一样。没有裁判或者没有公正的裁判,比赛无法公正、顺利地进行;没有高素质的、能令民众信服的法官阶层,法治大厦的建成总是缺少一根顶梁柱。法律的完善、法学的发展、民众法治信仰的养成以及高素质法官阶层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艰苦奋斗。而吾辈有幸生长于这个新时代,成为新时代法官,就要传承能够古为今用的司法逻辑,以依法审判为载体,以服务国家建设、护航公众社会生活为目标,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民众的实际司法需求和社会关切,发出中国法治的当代声音,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我心中,法官于己是一生的荣耀,坚持学习并时刻铭记法官的内涵精神,才无愧于法官这一身份。无论何时何地,法官都应秉持共同的初心——司法为民,坚守共同的战线——公正司法,求索共同的道路——法治之路,追求共同的目标——公平正义!无论何时何地,法官誓言永不会忘,“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坚决拥护宪法,永远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秉公办案,清正廉洁,公正司法,为维护社会正义、捍卫法律尊严而奋斗。”

作者: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 欧瑾琳

02、梁龙全:左手笔杆 右手天平

每当提起梁龙全,大家的语气总是带着钦佩和赞赏:有人说他毕业于名校,法律功底扎实;有人说他才华横溢,写的文章文采飞扬;有人说他业务能力过硬,审理案件公正高效;还有人开玩笑地称他为“法官里面最会写文章的,写文章的人里最会办案的”。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梁龙全,进入合浦县人民法院已经有10年了。他先后在民一庭、审监庭、研究室、星岛湖法庭、审管办工作过,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和出色的文字功底。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7)

忙中不乱有提升

在研究室工作时,他常常过着连轴转的日子。当时还未进行司法改革,已经任助理审判员的他,除了要完成研究室的工作以外,还要兼顾办案任务。

但繁重的工作任务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他在撰写报道的过程中,学会了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案件的审理过程,对与当事人的“相处之道”有了新的认识;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他不断提升审判业务能力,并运用到相关论文的撰写上,把文章写得更专业、更有高度。

他善于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收获累累硕果:他撰写的《关于破产案件中加强保护职工权益的调研报告》获全区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他的多篇论文先后获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优秀奖、最高人民法院优秀奖等奖项,他撰写的两篇案例还被收录进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司法为民不止步

虽然在宣传工作上获得了多种荣誉,但他并不止步于此。带着为更多当事人带去司法服务的想法,在2017年初,他申请调去乡镇法庭工作,开始新的工作旅程。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8)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9)

2017年10月,该院的车载法庭正式启用。时任星岛湖法庭副庭长的梁龙全承办的某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将作为车载法庭启用后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该案的原告系智力二级残疾人,其在叔叔的带领下到被告开办的水泥砖厂工作。在一次清洁机器过程中其不慎被水泥搅拌机搅断一根手指,构成六级伤残。事发后,被告已经代为支付医疗费1.4万元以及额外赔偿原告5.3万元,但原告仍诉求被告赔偿20多万元。

在巡回审判的前一晚,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他驱车前往40多公里外的当事人家中做调解工作,直到月上中天才回到法庭。

法官风采送法进万家(法官你好这一路与您相伴)(10)

在巡回审判的当天,他从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耐心地释法理、说情理,最终双方同意和好,并达成协议:由三被告共同赔偿原告10万元,现场给付5万元,余款5万元于同年12月前付清。看到双方当事人化解矛盾后释然的表情,梁龙全心里愈加坚定了司法为民的决心。

临危受命挑重担

2019年,在该院的审判管理工作遭遇瓶颈时,他临危受命挑起审判管理工作,针对12项指标出台35项工作措施,均衡分析结案情况,对结案效率和结案质量进行双重把关,着力整顿清理长期未结案件。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该院2020年年中审判质效荣升全市第一。

2020年,为做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他常常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他不仅统筹协调全院各部门合力化解涉企业合同类案件,还在案件分类标识、专业审判、专项清理上下苦功夫,最终该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尽管成绩耀眼、荣誉在身,但褪去光环后,梁龙全其实和众多法官一样,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和奉献。在他心里,只要能做到让每一个经办案件的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便是对法官职业最好的演绎了。

来源:合浦县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