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活趣事多(乡村生活轶事)(1)

  我生在村里,小时候又长在村里。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祖辈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我真正拥有的乡村生活也是初中以前那几年,高中以后一直在外奔波,不是上学就是上班,虽然离自己生活过的村子远了,但好多事却永远记在心里,更何况现在有事没事一年也要回去几次。村子里确实有好多地儿、好多事让我留恋,而且久久不能忘怀。

  我上小学的教室位于大队部所在的院子里,一排东房,一排南房,北面是大队部,西面是古色古香的舞台,舞台对面是一座庙。教室又低又矮,窗户经常糊着破报纸或者干脆就没有糊纸,一到冬天西北风长驱直入,结果就是教室里面和外面其实温度也差不了多少。不过好在冬天来临时,大队会派人到我们所在的教室里盘一个泥火。就是那种周围都有窟窿,用砖和泥垒的、胖胖的、上面细下面粗的火,下了课大伙可以围火取暖。泥火差不多和我们一般高。有一次窟窿冒出来的火苗还点着了我的破棉袄。

  划冰车是我们的最爱,是村里男孩爱玩的娱乐项目之一。冰车是大人用废旧木板和铁丝做的,放了学或者星期天我们可以在结了冰的河面上好好疯一天。或许这也是我们喜欢冬天的缘故吧,虽然衣衫单薄冷得发抖,但是因为可以玩得开心,所以即使手都冻破了,大伙儿也根本不会在意天气到底有多冷。

  在村里上厕所也是一件较为尴尬之事。那时候村里的厕所,对了,在我们村都叫茅房,大都是露天的,也不分男女,如果你要上茅房,在茅房口要先咳嗽几下,如果里面有咳嗽作为回应则证明里面有人,你需要等等再去。

  村里人吃饭也是有讲究的,虽然饭菜一般或者根本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但是吃饭的规矩还是必须有的。给老人先舀第一碗,并且要双手递给,长辈要坐中间,好吃的要先孝敬老人。筷子不能竖直插在碗中间。家里的男劳力要吃干一点稠一点的,因为他们要下地干活,女人和孩子稍微稀一点。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饭粒掉出来要捡起来吃掉,不能浪费。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更不能打打闹闹等等,大多数的规矩现在看起来似乎也并没有过时。那时候农村光景的确捉襟见肘,但是也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哪怕是吃一颗糖都会乐一整天。

  村里如果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会去帮忙,做饭、洗碗、抬材、打墓,各样活计在总管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纯朴而且真心。

  或许是社会进步而造成的不同吧,以前村里是没有专门收集垃圾的场所的,一般都是自家街门外就可以随意丢弃,什么煤灰啦,各种生活垃圾,都一股脑地倒在院外不远不近的一个较为固定的地方,任凭各种气味四处弥漫。现在村里集中收集处理垃圾,的确是比以前干净了好多。

  记忆中,在村里不用下地干活的就是赤脚医生、供销社售货员和开拖拉机的驾驶员,就连队长包括大队部干部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村里代课的老师也是有工分的,而且每年过年时候还会给家家户户写对子。赤脚医生和售货员是最受欢迎的,医生掌管着村里人头疼脑热及人命关天的大事,售货员手里有一般人买不着的稀缺货。所以,我们那个年代,小孩子说的长大后的愿望,除了当警察,估计就是想当医生和售货员的多。

  上小学时我们写字算题用的都是父母在供销社给买的石板,用石笔写就然后唾口唾沫用袖子就可以擦干净的那种,估计现在大多数小孩都没有见过,都快成“文物”了吧?因为石笔还要几分钱一盒,我们都是下河在河两边自己挖回来,然后锯开用的。女孩子会拿破布蘸水擦石板,不过这样倒是经常会受到顽皮男同学的奚落。

  至于小孩子们玩的,虽然玩具比现在的孩子们少之又少,可游戏却有很多种。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冬天河里滑冰外,就是打籽、捉迷藏、打瓦、“娶媳妇”、跳格格、跳绳、挑花棒、扔沙包、赶铁环等等,都是现在孩子们没见过而且大多数没有玩过的游戏。因为穷,就地取材的游戏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料除了石头就是大人们干活剩下的边角料。就这,我们小时候也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画面至今都记忆犹新。

  生活在村里,除了玩游戏,就是盼望来一支盲人文艺宣传队和看一场露天电影了。每每有这样的演出,大队部院子里的人乌泱乌泱的,当然了,也不都是本村的,邻村的村民也有闻讯而来的。毕竟听一次说书、看一场电影还是比较稀罕的。

  除此以外,我还喜欢上了看闲书和听评书,《岳飞传》和《夜幕下的哈尔滨》我百看不厌、百听不厌。至于电视嘛,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刚开始还是黑白电视,好像是西湖牌还是黄河牌,记不太清了。反正大队有了彩色电视第一天演的是电影《西安事变》。

  说实话,我们那时候的乡村生活不仅穷,电没有、路不通,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更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手电筒、收音机就是我们罕见的家用电器了,但我还是觉得我们那时候的生活充实且有意义。

  农村的吃食都是绿色环保的,玉米面、白面都是自己在村里磨坊磨;豆腐是用石磨磨出来的;蒸糕用的黄米面是用石碾碾的;炒菜的油是自己种的麻自己动手榨出来的;菜自己种;水都是山泉水、井水,就连村里男人们吃的旱烟都是自己种自己在石碾上压出来的。

  现在,人们吃什么用什么都靠买,特别是城市更是普遍,可我总觉得少了很多趣味。我到现在还是怀念小时候在农村的那段生活,大概也是因为怀念那时的单纯和无忧吧。

(转载自:阳泉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