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花鲢就是“胖头鱼”。花鲢也叫大头鱼、胖头鱼,因为这种鱼的头很大,大部分都能占到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有些甚至能占到身体二分之一,因此而得名“胖头鱼”。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胖头鱼也是有“土著”和“正经”之分。其中花鲢就是“正经”的胖头鱼,同时也有些“土著”的胖头鱼。也就是说花鲢可以称为胖头鱼,但“胖头鱼”可不都是花鲢哦。
在我国胖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有些“胖头鱼”还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自然它也就是保护动物了,希望大家可不要搞错了。
俗称“胖头鱼”的花鲢简介胖头鱼是我国正儿八经的“胖头鱼”,它的学名实际上并不叫花鲢,而是叫鳙鱼。如果大家对四大家鱼还有印象的话,就知道鳙鱼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胖头鱼也称为“花鲢”,并不是因为它是鲢鱼,而是因为这种鱼长得和鲢鱼很相似。在有些地方也叫它黑鲢鱼,皂鲢、黄鲢、鳙头鲢等,都是要在“鲢”字前面加上点什么内容,也是为了把它更好的和鲢鱼区分开来,避免把鲢鱼和花鲢鱼搞混了。
虽然要辨别鲢鳙是一门比较深厚且必要的学问,但实际上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区别就很大,第一个特点就是花鲢鱼的头部很大,从俗称它为胖头鱼、大头鱼就看得出来了。把这两种鱼放在一起,头部超大的肯定就是花鲢鱼了,而鲢鱼的头部顶多算是正常大小。
第二个特点就是它们身上的鱼鳞有区别。虽然鲢鱼和花鲢都是一种鱼鳞较小的鱼类,它们的鱼鳞不如青鱼、草鱼粗大,但是鲢鱼也叫它白鲢,就是因为它的鱼鳞基本都是银白色的,没有夹杂其他的颜色。
可是花鲢就不一样了,它身上的鱼鳞中还有很多黑色的斑点,看起来就像是点缀了很多的花斑,这也是它得名“花鲢”的原因。
花鲢是鲤科鲢亚科鲢属的花鲢,其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备受青睐的经济鱼类,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光是消费者喜欢吃它,同时渔民也喜欢养殖它。
因为花鲢鱼的食性,它是一种滤食性鱼类,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水质的作用,因此还得到了“水中清道夫”的美称。
更值得一提的是花鲢吃的地方也很有特点,一般的鱼头部是没什么营养,也不太好吃的,因为都是骨头没什么肉。可是花鲢鱼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鱼头,这也是最鲜美的地方。
在野生环境下,花鲢鱼可以长到20斤左右,最大的能长到100斤左右,而越是个头大的花鲢其头部就越鲜美。
在南方一般都是用花鲢的头部做剁椒鱼头吃,而北方地区则流行用它来炖豆腐、炖汤等吃法。近些年还研发出了各种鱼头煲,也是非常美味的。
珍贵“土著”胖头鱼——新疆胖头鱼在我国胖头鱼的种类可不只是花鲢这一种,还有不少土著胖头鱼,而新疆胖头鱼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新疆胖头鱼的学名叫扁吻鱼,这也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土著鱼类,并且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非常久远了,迄今已经有3亿年了,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
这种鱼很明显的一个特征也是它的头部很大,头部占身体的比例也比多数的鱼要大得多,而且这种鱼的吻部十分扁平,扁到呈明显的楔形,因此学名叫“扁吻鱼”。
由于这种鱼在我的分布范围有限,也就在新疆塔里木水系才有,而且整个扁吻鱼属也只有一种,所以也叫它新疆扁吻鱼,但是在民间多数叫它新疆胖头鱼,或者是新疆大头鱼。
作为我特有的一种珍稀土著鱼类,新疆大头鱼如今因为数量稀少而被誉为“水中大胸熊猫”,也就是说它已经和大熊猫是同一个级别了。
其实在几十年前,新疆胖头鱼的数量也不少,在当地还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鱼类,这种鱼的头部很大,但脂肪丰富口感佳,在过去一直都是新疆南部一带民间的传统滋补品。
当时有些年份食物歉收了,老百姓还以这种鱼充当粮食呢,这也是新疆人获得“吃鱼民族”称号的原因。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还成立了捕鱼队,这也让新疆大头鱼迎来了黄金时期,每年捕获的新疆大头鱼多达200吨左右。但是到了1966年以后其产量就开始不断减少了,等到了1974年以后其产量都快要绝产了,而在1987年的时候几乎一条大头鱼都难以发现了。
正是由于过度的捕捞,再加上塔里木水域上、中、下游及各支流水利设施的不断建设,人类的活动制约了新疆大头鱼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严重减少,如今野生的大头鱼数量极少,并且还成为了濒危物种。
写在后面提起胖头鱼,或者是大头鱼,现在多数人都会第一个想到花鲢,因为它才是正经的胖头鱼,并且因为它又是四大家鱼之一,在我国的养殖历史悠久,所以知名度很高。
但如果是在新疆地区,更多的人会先想到的是当地的土著鱼类,那就是——新疆胖头鱼。各位朋友,你们见过这两种鱼吗?你还知道哪些胖头鱼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