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梦工厂新消息(东方梦工厂单飞)(1)

黎瑞刚 (IC photo/图)

4月22日,上海东方梦工厂媒体开放日上,CMC资本、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东方梦工厂董事长黎瑞刚在回应外界猜测和质疑时表示,东方梦工厂是CMC的核心资产,目前运行良好,而最好的回应是用作品“说话”。

这也是去年2月CMC全资控股东方梦工厂后,黎瑞刚第一次公开回应与美国梦工厂之间的合作变化。东方梦工厂出品的原创动画电影《雪人奇缘》将于2019年9月面世,这也是该公司“单飞”后的首部作品。

股权变动无碍公司迭代

2012年,经过马拉松式的漫长谈判后,黎瑞刚与时任美国梦工厂CEO卡森伯格终于达成协议,双方合资成立东方梦工厂,成为当时中美之间最大文化产业合资项目。

“东方梦工场有自己的中国逻辑,首选动画电影,这是主题乐园和衍生品的源头,只要能够复制卡森伯格每部电影平均四亿多美金的业绩,就不会亏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黎瑞刚仔细研究了梦工场动画出品的23部动画电影,“总票房95亿美金,平均每部进账四亿多美金,除了创业初期一两部不太成功之外,其他基本能保持较高水准”。

很快,东方梦工厂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徐汇滨江拿下土地,进行动画电影的研发运营,这是双方合作的一段蜜月期。黎瑞刚现在还清晰地记得2012年他去参观美国梦工场总部时感受到的震撼。那是一个被当地人称为Campus的地方,一千多名员工在里面工作、生活,三餐丰盛,康乐设施齐全。在黎瑞刚看来,那既是激发创意的工作环境,更是“大而全的重资产模式”。

黎瑞刚希望某天中国的动画也能登上国际舞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得先向国外动画公司学习,而合资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东方梦工厂目前参与过的最大项目就是《功夫熊猫3》。2016年,《功夫熊猫3》携前两部的余威横扫国内票房,全球票房超5亿美金。这部经过中美两家“梦工厂”三年制作的动画电影,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整个制作过程中,中美双方史无前例地深度结合在一起,而之前没有哪一部动画电影有过类似的经验。黎瑞刚至今记得,当时他和东方梦工厂现任CEO朱承华多次访问美国,在洛杉矶制作地,他们带领的中方团队反复讨论脚本,给美方输出中国元素。

2016年《功夫熊猫3》发行之后,美国梦工场的创始人之一杰弗瑞•卡森伯格决定把梦工场卖给环球影业。黎瑞刚觉得独立的时机到了,这使他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一家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公司,掌握并运用着国际先进的制作流程和手段——这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动画公司,“由中方控制国际化公司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2018年2月,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宣布正式全资控股东方梦工厂。由华人文化领衔的中方财团全资收购了东方梦工厂,并保留了公司的原中文名,将英文名由Oriental DreamWorks变为Pearl Studio。

黎瑞刚解释,中美合资变更为CMC全资控股,一方面希望寻求更适合中国的电影动画公司发展路径;另一方面,环球影业收购美国梦工厂后并无在中国发展动画产业的计划,双方目标不同,因此决定分开。

“股权上是分开了,但我们和环球影业在业务上还有很多合作,这次《雪人奇缘》的国际发行也是由环球影业来负责的。”由于环球影业参与发行,这部动画片将同时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

独立单飞后的东方梦工厂,被黎瑞刚称为“迭代”,这意味着公司拥有独立的决策运营体系,拥有完整IP权利、采用创新的轻资产模式,“东方梦工厂是CMC的一个核心资产。”

发力国产原创动画

“在中国还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够像东方梦工厂这样,对于好莱坞的生产流程、创意模式、观众的观赏习惯有如此深入的认知,而且可以拿出等量级的作品奉献给全球的市场。”黎瑞刚表示。今年秋天,东方梦工厂第一部由中国团队出品的动画影片《雪人奇缘》将登陆全球院线,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

未来东方梦工厂将保持一年1至2部大片的内容产出。《雪人奇缘》后,第二部作品Over the Moon(暂译《奔月》)将在2020年问世,还有与周星驰合作的The Monkey King等。

东方梦工厂内部也将这种转换称为“迭代升级”。简单来说,所谓的“迭代”,就是原来的东方梦工厂是中美合资企业,通过合资,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标准和视野的动画制作公司。公司走上正轨之后,中方资本看准时机进场,全资收购,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为中国及全球观众创造世界级的家庭娱乐内容”的动画公司。

东方梦工厂首席创意官周珮玲认为,收购完成后,公司原有的国际化团队并未改变,上海、纽约和洛杉矶三地团队汇聚了美国专业院校里的华裔创意人才。周珮玲是美国华裔,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她对新故事的要求也和她的族裔身份很像:“一方面要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一方面也要很国际性”。

东方梦工厂的开创之作很快被提上日程。《雪人奇缘》的故事,既有中国式的亲情,又涉及被广泛关注的环保议题。

《雪人奇缘》衍生品的打造——“雪人”形象周边产品,也具有国际“血统”,它来自美国动画巨头迪士尼动画。这样的经验大部分来自公司的CEO朱承华。2005年,朱承华成为迪士尼中国第一批职业经理人,是迪士尼动画形象的衍生品的负责人之一。“我们吸取了迪士尼很多经验,研究了所有大家看到过的雪人形象。”

“迭代”之后的东方梦工厂,似乎已隐约显现这样一个三角:华人文化领衔的中国资本是后方力量,CEO朱承华具有迪士尼经验,首席创意官周珮玲则来自美国。它的目标是,用中国的资本力量讲全世界家庭都爱听的故事。

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