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篇值得反复玩味和学习模仿的文章,简短,有力,最重要的是,明线、暗线纵横交错,古今中外来回穿越。看似平常,胜似平常,但绝不平常。如此返璞归真,又毫不漏出技巧痕迹的文章,实在太少了。

汪藻《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

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祸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主,姑令旧弼以临朝。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然事迫于危,而非权莫济。内以拯黔首将亡之命,外以纾邻国见逼之威,遂成九庙之安,坐免一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邦家之覆。抚躬犹在,流涕何从?缅维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惟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渐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志!

请记住这一天范文(反复研读玩味模仿)(1)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三载文

2.陈寅恪在《论再生缘》在云:“若就赵宋四六文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之《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为第一。”若就古今公文来算,汪藻的《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当然算最顶尖的水平,当然,这也是时也势也的成就,千年不得遇。

3.欣赏这篇公文,沿着陈寅恪的理路来,自然又是一种奇妙的领悟。陈寅恪给出的解释是:

此文篇幅虽不甚长,但内容包涵事理既多,而文气仍极通贯。又此文之发言者,乃先朝被废之皇后。以失去政权资格之人,而欲建立继承大统之君主,本非合法,不易立言。但当日女真入汴,既悉数俘虏赵姓君主后妃宗室北去,舍此仅遗之废后外,别无他人,可籍以发言,建立继统之君,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情事如此,措词极难,而彦章文中“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两句即足以尽情达旨。至于“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古典今事比拟适切,固是佳句。然亦以语意较显,所以特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职事之故,此文可认为宋四六体中之冠也。

除了内容、文笔方面已经极为高出外,最重要的就是,情事曲折,非常不好措辞。但汪藻就是几句话就把该说的意思全部表达出来了,而且用典用地贴切,但是又不复杂,大众一看便知道什么意思。

4.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公文立论的点很重要,找到不得不立,又立得稳的锥着实不易。但立论不需要很多,一个点就足以慑服举国之众。

第二,公文看似全无技巧,但是无处不是技巧。多一字少一字,语气重点轻点,长句还是短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技巧。所以说吧,难吧也难,不难吧确实不易。

第三,文气贯通很重要,所有高级的技巧,都体现在文气上。

第四,气魄也很重要。此所谓境界。给了舞台,就要干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写每一篇公文也要有这个劲。所有事业,做到极致,蓦然回首,你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