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风险挑战,全市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政企携手、共克时艰,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努力实现新时代新飞跃,先后荣获了全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城市。
2021年,泉州在全省率先打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 N N”政策组合拳,制定“九奖八补七服务”政策,发布16个惠企政策主管部门、171项奖补政策申报指南。在此基础上,泉州今年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 1 13”政策“大礼包”,并落实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
政策“解渴”,包袱“减负”,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轻快——
坚持实体为本。泉州以制造业立市,培育了9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城市前10位。
聚焦品牌运营。泉州有“品牌之都”的美誉,塑造出安踏、恒安、达利、九牧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9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985件、有效注册商标60万件,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形成泉商网络。泉州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遍布950万泉籍华侨华人,成立上千个侨团组织和250多家异地泉籍商会,200多万人在外经商。同时,泉州本地涌现出一大批爱拼敢赢、根植性强的民营企业家,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0万户大关,居全省首位。
站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泉州正围绕“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实施“抓创新促应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绿色数字技改”“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书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之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安踏“982”创动空间,了解安踏品牌发展之路。(林劲峰 摄)
述说泉州
传统产业持续创新引领发展
安踏营收首次超过耐克中国
“收益259.65亿元,同比增长13.8%……”作为当前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绝对龙头,安踏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首次超过耐克中国半年营收。这是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在与国际体育用品集团竞争中迎来的又一里程碑。
重视创新、舍得投入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泉州众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法宝。上市15年来,安踏已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搭建覆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创新研发网络,累计申请专利2600多项,是国内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体育品牌。
8月8日,在晋江举行的安踏年度创新科技大会上,安踏集团发布了最新的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成果——氮科技中底平台与碳管悬架系统,并宣布每年将投入超10亿元研发创新资金。
“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据安踏集团介绍,安踏在全球设立五大研发中心,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研发费用已领先全球行业水平,占销售成本超过6%。同时,安踏正在加大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赋能供应链、智能工厂、零售体系,使企业在数字化的新赛道上抢占先机。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是“晋江经验”历久弥新、充满活力的精神密码。当前,以纺织服装、鞋业、卫浴等为代表的泉州传统企业已纷纷走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转型升级之路。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石墨烯应用端材料创新研发,石墨烯防腐涂料打破国外涂料巨头垄断局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九牧集团将尖端科技与卫浴、家居产品相结合,能够实现如厕、洗漱、沐浴的全场景自动化……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新兴产业成发展新动能
行业第一梯队企业落地安溪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溪官桥镇的福建粒量科技有限公司临时厂区,十余名员工正在中试线上忙碌着。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黄荣介绍,中试线是小批量试验生产线的简称,通过中试线可以起到锻炼团队、验证设计、优化工艺的作用,为公司全面量产奠定基础。据了解,粒量科技公司的首批Mini LED产品将在9月底面世。
当前,Mini/Micro LED封装产业正驶入快车道,成为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福建粒量科技有限公司深耕Mini/Micro LED显示产业多年,研发功底深厚,品控精准,在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
“Mini/Micro LED大幅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亮度、显示分辨率,是LED技术演变进化下的优良技术,是提升各类显示屏性能的最优选择。”黄荣说,在产品迭代及技术更新不断加速的当下,公司将致力于Mini/Micro LED封装产品及其模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而在位于安溪龙门镇的安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福建粒量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安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有完整的光电产业链和技术相对成熟的工人,这是吸引我们落地新厂区的原因。”黄荣表示,新厂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计划于明年竣工投产。作为Mini/Micro LED封装产业及显示模组垂直整合研发生产基地,该厂区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纳税超6000万元。
据龙门镇副镇长苏永福介绍,吸引粒量科技公司落地新厂区的安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2950亩,已入驻企业27家,其中投产6家,将打造成为生产、研发、生活、生态有机统一,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当前,园区集聚数控机床、气动元件、无人机、机器人、模型研发生产、智能应用、精密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形成了氮化铝、铝塑膜、蓝宝石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许雅玲)
,